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发布 2022-09-13 16:54:28 阅读 1061

2. 趣味性作业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然而有些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脱离实际的无趣模式,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如在学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学生对水浒故事大有兴趣,教师可适机鼓励学生阅读全书,届时开个读书交流会交流阅读心得。再如教完《犟龟》等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练习,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

学生趣味盎然地完成新颖多样的习题,练习成了他们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怕做作业、写作业拖拉大都是因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积极主动的。

因此,教师设计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做到新颖多样,突出趣味性,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如设计唱唱、画画、写写、演演、等能激起学生积极主动性的作业形式。学生趣味盎然地完成新颖多样的习题,练习成了他们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习的主动性。

3.开放性作业的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

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教师可设计如下几个类型的开放性作业。①、想象性作业。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如读了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后,可让学生根据人物性格、时代背景等因素合理想象作文并加以交流。再如学了《地毯下的尘土》之后,可让学生通过合理地充分地想像,编写米妮遭遇到恶巫婆的场景,增强、提高学生的文本体验与解读能力。

②专题搜集性作业。专题搜集就是指围绕某一专题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渠道广泛涉猎,收集整理信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物化形式,表达、传递信息。它是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体现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

例如教学《苏州园林》、《未来的桥》等课文前,布置学生搜集同课文有关的**、影像、文章等资料,教学时结合资料理解文章内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搜索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好读书笔记,积累祖国丰富的语言材料。

③、自主性作业。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因而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因此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

4.研究性作业的设计。

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新课程理念更是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作为语文老师,都能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语文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的兴趣,这时如果设计一些研究性作业,或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在学了《孔乙已》、《范进中举》之后,我部置给学生一道研究性问题:

造成孔乙己和范进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升学考试?虽然论题较大,但学生乐意,加之教师的指导,结果还是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拍手叫好。

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孩子指明**的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空间与方法,把孩子们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

5.让作业设计学生走进家庭。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非常广阔的,教师可结合教材,布置一些学生需要和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由于这类作业具有浓浓的“亲情感”,所以学生在完成时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能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情感,如在学习散文《风筝》之后,根据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不让孩子有玩的空间,可以这样设计作业:利用晚上时间,抽空给你的家人讲讲鲁迅《风筝》的故事,然后和家长一起**一下关于“游戏”的看法,合作完成一篇作文。这样的作业,不但进一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情感,更使学生与家长在合作中加强的沟通。

如教完《看云识天气》后,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介绍的有关知识,去观察天上的云和光,并推断出近日的天气情况。”使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推测、交流、展示及验证等亲身活动,去体验课文知识的真实性。

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有关天气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实践能力。在教《真正的英雄》时,让学生上图书馆或利用互联网,了解“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一些情况,查找在各领域上的英雄资料,研究真正英雄资料应该是这样的。这样的作业设计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总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准绳,多方位、多角度地设计语文作业。设计“趣味性、开放性的语文作业”正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具体实践。

让语文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课外作业观亟需转变,“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这里得到发展。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摘要 作业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阶段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巩固和延伸,故历来教师都注重对作业的布置。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为追求 高分数 的考试结果,作业的设计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忽视语文教学应具备的功能。为此,本文以教学实例为证,对初中语文的作业设计原则和方法作初步 关键词 ...

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作者 徐学政。读与写 教育教学版 2012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2 1578 2012 06 0111 01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作业。设计科学适当的作业是...

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以往,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偏向于布置一些抄写和巩固的作业,而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变薄弱了,因此,我们需要对语文作文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作业中也应该提倡自主 合作 的学习方式,我对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改革做了一点尝试。在实践中,需要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