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系统工程作业答案

发布 2022-09-03 17:42:28 阅读 5541

第一次。

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

a:硬件。b:软件。

c:固件。d:中间件。

答案:ab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包括:

a:大系统理论。

b: 信息论。

c:控制论。

d:运筹学。

答案:abcd

从系统观点出发,全部环境因素应划分为 :

a:自然环境。

b:人的因素。

c: 科学技术环境。

d: 社会经济环境。

答案:abcd

通常情况下,模型可分为。

a:形象模型。

b:概念模型。

c:模拟模型。

d:抽象模型。

答案:ad抽象模型是指。

a:形象模型。

b:概念模型。

c:数学模型。

d:模拟模型。

答案:bcd

构造模型的一般原则是。

a:现实性原则。

b:简化性原则。

c:适应性原则。

d:借鉴性原则。

答案:abcd

在随机网络中,输入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

a:与型。b:或型。

c:非型。d:异或型。

答案:abd

在随机网络中,输出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

a:随机型。

b:确定型。

c:网络型。

d:概率型。

答案:bd按系统性质进行的系统**分为。

a:离散型**。

b:确定型**。

c:连续型**。

d:随机型**。

答案:ac动态规划法的基本原理是。

a:相变原理。

b:耗散结构理论。

c:突变原理。

d:最优化原理。

答案:ad管理系统一般由以下子系统构成。

a:计划决策子系统。

b:控制协调子系统。

c:执行子系统。

d:信息子系统。

答案:abcd

)研究的是系统从原始均匀的无序状态发展成为有序状态,或从一种有序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有序结构,以及系统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化过程。

a:相变理论。

b:耗散结构理论。

c:协同学理论。

d:突变理论。

答案:ac )是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上的突变。

a:突变。b:涨落。

c: 混沌。

d:相变。答案:ad

本世纪60年代,经过对非平衡态和不可逆过程进行的深入研究,提出了。

a:耗散结构理论。

b:相变理论。

c:突变理论。

d:超循环理论。

答案:ad相变理论主要研究。

a:非平衡相变。

b:平衡相变。

c:铁磁相变。

d:超导相变。

答案:ab第二次。

论述题] 名词解释:

大系统:大系统理论:

信息论:控制论:

运筹学:状态变量:

**:系统模型:

系统控制:系统环境:

多阶段决策过程:

反馈:答案:

大系统:一般是指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环节数量大或层次较多,其相互间关次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并常带有随机性质的系统。

大系统理论:研究大系统的结构方案、稳定性、最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的功能问题的理论。

信息论: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做是借助与信息的获取、传送、加工、存储而实现其有目的性行动的研究方法。

控制论:研究控制系统的状态、功能、行为方式及其变动趋势,使系统按预定的目标运行的技术科学。

运筹学:研究系统在给定条件下,对系统的有限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求最佳效果的数学方法。

状态变量:能够全面描述系统运动的最少的变量集合。

**: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模仿实际系统运行状态的过程。

系统模型:把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通过适当的分离、筛选、抽象和归纳等工作之后,用某种表现形式描述出来的简明映象。即模型是系统理想化的抽象或简化表示,是实际系统的代替物,它描述了现实世界的某些主要特点。

系统控制:有目的地向系统或子系统施加作用,使系统的状态与功能相适应,保证系统达到预定的目的。

系统环境:存在于系统之外的系统无法控制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信息和人际关系的总称。

多阶段决策过程:将系统运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而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做出决策,但是每个阶段最优决策的选择不是孤立地考察本阶段所取得的效果如何,必须把整个过程中的各阶段联系起来考虑,使得整个过程达到最优。

反馈:当把控制作用信息施加于被控制的对象后,再把被控制对象所产生的反应、结果反送回来,去与给定信息进行比较、判断,确定它与预期结果的差距,然后按照差距采取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差距。

第三次。论述题]

1、简述系统的特性:

2、简述系统的分类:

3、耗散结构理论。

4、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5、系统工程方**的特点。

6、系统分析的基本特点。

7、系统分析的准则。

8、系统分析的步骤。

9、**模型的建立过程。

10、评价指标的权重的分配原则。

11、不确定型决策的5种决策准则。

12、战略的基本特征。

13、战略研究步骤。

14、战略研究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5、构成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要素:

答案: 1、简述系统的特性:

1) 集合性。集合性是指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而形成的集合。系统的集合性表明,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所组成的。

2) 相关性。组成系统的个要素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特定关系。某一要素的发生变化则会影响其他要素的状态变化。

3) 层次性。一般系统都具有明显的一定的层次结构。一个系统可以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而子系统还可以分为亚子系统,以至最终可分解为要素,这样就可构成具有特定的空间层次结构。

4) 整体性。系统整体性表明系统中的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根据特定的同意性要求协调存在于系统整体之中。

5) 功能性。功能性是系统的基本特性之一,它表明系统具有的作用和效能。系统的功能以系统的结构为基础,系统的特定结构决定系统的特定功能,这是区别一个系统和另一个系统的主要标志。

6) 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之间,它必然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2、简述系统的分类:

分别按系统构成分类、系统物态分类、系统状态分类、系统与环境关系分类和系统特定标志分类5个方面进行阐述,阐述方法如第1题。

3、耗散结构理论。

从定义、形成条件及其作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4、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1 大系统理论。是用以提高那些规模庞大、结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经济意义重大的系统的经营管理、操作运行和经济效果的方法。它是控制论的一种派生方法,也是在原有的控制论的基础上,结合信息论、运筹学、经济学等形成的综合性的方法。

2) 信息论。信息论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系统中一般规律的新兴学科。

3) 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着重于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

4) 运筹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与军事活动中能用数量来表达的有关运用、筹划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它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数学的分析与运算,作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以达到较经济、较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主要分支包括:

规划论、对策论、排队论、质量控制等。

5、系统工程方**的特点。

从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复杂大系统及其三个主要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和科学性方面进行阐述。

6、系统分析的基本特点。

1) 系统分析的概念。

2) 对特点:以特定问题为对象、以整体协调优化为目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凭借价值判断分别进行简单阐述。

7、系统分析的准则。

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2) 局部与整体效益相结合。

3)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4) 系统内部与系统环境相结合。

8、系统分析的步骤。

1) 说明问题。

2) 确定目标。

3) 收集资料。

4) 建立模型。

5) 综合评价。

9、**模型的建立过程。

1) 确定状态变量。

2) 确定模型中变量的初始条件和对参数的估计。

3) 选择模型的时间变更方法。

4) 确定各主要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以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方法。

5) 绘制各子系统中各实体间的逻辑关系流程图,并用数学形式描述状态变量如何随时间而变化。

10、评价指标的权重的分配原则。

1) 应反复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权重分配尽量达到合理。

2) 合理确定权重的赋值范围。

3) 遵循由粗到细的赋值原则。

11、不确定型决策的5种决策准则。

1) 乐观准则。

2) 悲观准则。

3) 乐观系数准则。

4) 等可能准则。

5) 后悔值准则。

12、战略的基本特征。

1) 目的性。

2) 全局性。

3) 长期性。

4) 层次性。

5) 相对稳定性。

13、战略研究步骤。

1) 明确系统基本使命和目标。

2) 实施战略的总结。

3) 现状分析。

4) 未来**。

5) 战略态势的确定。

6) 形成新的战略。

7) 战略评价和选择。

8) 战略策划。

9) 战略实施。

14、战略研究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 基本原理。

1) 从历史推知未来的原理。

2) 从局部推知整体的原理。

3) 各种方法相容的原理。

2) 基本方法。

1) 趋势外推的统计**法。

2) 专家直观判断法。

3) 数学模型法。

4) 交叉影响分析法。

15、构成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要素:

1) 制订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与方法。

2) 构成要素:

1) 产品结构和市场规模。

2) 业务活动范围。

3) 企业的经营资源。

第四次。论述题]

分析计算题:请**附件。

答案:按住crtl键,点击《系统工程》计算题答案。

第五次。系统价值是指系统的效果或目标的达成度,价值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a:相对性。

b: 绝对性。

c:整体性。

d:可分性。

答案:ad系统评价中的德尔菲法,具有以下特点。

a:匿名。b:循环和有控制反馈。

c:权重因素。

d:统计团体响应。

答案:abd

决策过程包括( )和最后决策等几个步骤。

a:确定目标。

b:收集资料。

c:拟定方案。

d:方案择优。

答案:abcd

通常情况下,可以用( )作为衡量决策者对于某一决策问题的各种损益值的偏爱程度的主观尺度。

a:收益。b:损耗。

c:效用。d:主观价值。

答案:ac论述题]

名词解释:网络系统模型:

因果反馈回路:

系统动力学模型:

状态空间模型:

答案: 网络系统模型:利用网络的形式来描述系统组成要素间的关系的模型。

因果反馈回路:在系统中,要素间常表现为相互作用,即原因引起结果,而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与形成原因的环境,使原因随之变化,形成因果关系回路,称为因果反馈回路。

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研究系统动态行为的模型。

状态空间模型:利用系统的状态变量来描述系统动态特征的数学模型。

系统工程作业集答案

系统工程 作业集答案。第一章。1.系统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 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 结构和环境的整体。2.系统工程 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二 判断正...

系统工程作业

英语培训班选择评价。英语培训班选择评价。一 概述 全世界有3.8亿人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大约2.5亿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 另外还有10亿人正在学习英语。而作为我们大学生,学习英语更是必不可少,因此,英语培训已经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能否学好英语取决于 自身的努力。自身的努力是内因,是关键成功因素 ...

系统工程大作业

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和运行革新的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要的思想。理论。方 方法与技术的总称,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他是按照为题导向的原则,根据总体的协调需要,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管理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相关思想理论方法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应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基本方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