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笔试《系统工程》作业集答案

发布 2023-05-18 23:47:28 阅读 5747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该类题目为客观题,一般较容易以有少数项排列的内容构成,一般项数在4项及4项以内,且对项的内容较少描述)

窗体顶端。1.系统根定义的成分包括( )

a 顾客。b 执行者。

c 世界观。

d 环境限制。

2.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目标。b 指标。

c 标准。d 管理。

3.以下方法中为定性**方法的有( )

a 线性回归分析法。

b 专家会议法。

c 德尔菲法。

d 时间序列**法。

4.根据效用函数的公理,若 ,则以下公式正确的是( )a b

c d5.以下哪个图不是路线图的一种( )

a 甘特图。

b 流程图。

c 结构框图。

d 鱼骨图

窗体底端。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题,共25分)(名词解释一般采用三段论的方式进行:是什么,包含什么内容,具有什么作用,如系统就可以这样理解:

它是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要素结合而成,包含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其作用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窗体顶端。1、系统。

2、系统目标。

3、结构模型。

4、决策。5、层次分析法。

窗体底端。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5题,共30分)(该类题目为主观题,一般以有4及4项以上排列项的内容为主,同时对各项有一定的叙述)

窗体顶端。1、一般系统论的原则有哪些?

2、体系的目标有哪些?

3、霍尔硬系统理论中时间维有那些阶段?

4、软系统方**的步骤有哪些?

窗体底端。5、评分法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6、多目标决策的求解过程有哪些?

二、名词解释。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有机整体。

2、系统目标:系统目标是指系统发展要达到的结果,一般来说,系统目标决定了系统的发展方向,它对系统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结构模型:结构模型描述系统结构形态,即系统各部分间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包括:因果、顺序、联系、隶属、优劣对比等。

4、决策:决策就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运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根据所获得的环境信息,分析主观和自然条件,提出若干个不同的备选方案,并从中选出满意方案的过程。

5、层次分析法: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三、简答题。

1、答: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故一般系统论认为应从整体上研究问题;

动态结构原则:由于系统总是处于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系统论应考虑系统的动态结构;

能动性原则:系统是多种多样的,系统论的任务,不仅于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新系统,是他的存在和发展和服人的目的需要;

有序性原则:由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层次的动态演变有某种方向性,因而使系统具有有序的特点,有序使系统趋于稳定,有目的使系统走向期望的稳定系统结构。

2、答:1、实现体系的集成,满足在各种想定环境下的能力需求;

2、对体系的整个寿命周期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持;

3、达到体系中成员系统间的费用、性能、进度和风险的平衡;

4、对体系问题求解并给出严格的分析及决策支持;

5、确定成员系统的选择与配比;

6、成员系统的交互、协调与协同工作,实现互操作性;

7、管理体系的涌现行为,以及动态的演化与更新;

3、答:系统工程活动从规划阶段到更新阶段按时间排列的顺序,可分为7个工作阶段:

1)规划阶段——调查研究、明确研究目标、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初步方案,制定出系统工程活动的方针、政策或规划;

2)拟订方案阶段——根据规划阶段所提出的设计思想和初步方案,从社会、经济、技术、可行性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体的计划方案和选择一个最优方案;

3)系统研制阶段——以计划为指南,组织人、财、物及各环节、各部门,实现系统的试制方案;

4)生产阶段——生产零部件及整个系统,并提出装配计划;

5)装配阶段——将系统安装完毕;

6)运行阶段——安装、调试好系统,完成运行计划,使系统按预定的目标运行服务;

7)更新阶段——完成系统的评价,改进或以新系统代替老系统,使系统更有效的工作,为系统进入下一个研制周期准备条件。

4、答:1)调查非结构化问题。

通过信息图,发现与问题相关的完整的人类活动系统。 它是一个不为传统方法如:

数据流程图、层次模型所包含的,但对ssm来说却非常重要的成分。

2)对相关系统进行根定义(root definition)。

根定义通常用一句话来表述系统转变过程, 并包含有六个基本成分,使之做到非常结构化和标准化。

这六个成分包括:顾客、执行者、转变过程、世界观、所有者、环境限制。

3)评估是否是可行的、理想的系统变革。

4)系统执行,解决问题。允许组织运用组织化、结构化的手段,解决复杂的组织难题。

5、答:1)确定评价项目,即哪些指标采取此法进行评价。

2)制定出评价等级和标准。先制定出各项评价指标统一的评价等级或分值范围,然后制定出每项评价指标每个等级的标准,以便打分时掌握。

2)制定评分表。内容包括所有的评价指标及其等级区分和打分。

4)根据指标和等级评出分数值。评价者收集和指标相关的资料,给评价对象打分,填入**。

5)数据处理和评价。按照单项评价、综合评价和评价结果的运用来组织。

6、答:1)提出问题:即对目标进行高度的概括;

2)阐明问题:使目标具体化,要确定衡量各目标达到程度的标准;

3)构造模型:选择决策模型的形式,确定关键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之间的逻辑,估计各种参数,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产生各种备选方案;

4)分析评价:利用模型并根据主观判断,采集或标定各备选方案的各属性值,并根据决策规则进行排序或优化;

5)择优实施:根据优化结果,选择优化方案,付诸实施。

四、计算题。

1、解。根据分布率可得其分布函数为:

则当:0≤r≤0.5时,x=2

0≤r≤0.8时,x=4

0≤r≤0.9时,x=6

0≤r≤1.0时,x=8

2、解。1)、划分状态,按盈利状态为标准:

销量<60千件属于滞销。

60千件<=销量<=100千件属于一般。

销量》100千件属于畅销。

2)、计算初始概率。

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

滞销状态的月数有:m1=7个。

一般状态的月数有:m2=5个。

畅销状态的月数有:m3=8个。

3)、计算初始转移概率矩阵。

m11=3,m12=4,m13=0;m21=1,m22=1,m23=3;m31=2,m32=0,m33=5。m11表示由状态1转为状态1,m12表示由状态1转向状态2,以此类推。从而有:

p11=3/7,p12=4/7,p13=0/7;p21=1/5,p22=1/5,p23=3/5;p31=2/7,p32=0/7,p33=5/7。即

4)、**第21月的销售情况。

由于第20月的销售情况属于畅销状态,而经由一次转移到达三种状态的概率是:p31=2/7,p32=0/7,p33=5/7,因此,第21月畅销的可能性最大。

四、计算题(第1题13分,第2题17分,共30分)(计算题比较灵活,一般注重计算的过程和步骤,具体的数值根据限制条件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1、设r为区间[0,1]内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数,试通过r确定如表所示的离散分布的随机变量。

2、某商店在最近20个月的商品销售量统计记录如下:

试用马尔科夫法**第21个月的商品销售量。

一、不定项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有机整体。

2、系统目标:系统目标是指系统发展要达到的结果,一般来说,系统目标决定了系统的发展方向,它对系统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结构模型:结构模型描述系统结构形态,即系统各部分间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包括:因果、顺序、联系、隶属、优劣对比等。

4、决策:决策就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运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根据所获得的环境信息,分析主观和自然条件,提出若干个不同的备选方案,并从中选出满意方案的过程。

5、层次分析法: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三、简答题。

1、答: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故一般系统论认为应从整体上研究问题;

动态结构原则:由于系统总是处于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系统论应考虑系统的动态结构;

能动性原则:系统是多种多样的,系统论的任务,不仅于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新系统,是他的存在和发展和服人的目的需要;

有序性原则:由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层次的动态演变有某种方向性,因而使系统具有有序的特点,有序使系统趋于稳定,有目的使系统走向期望的稳定系统结构。

2、答:1、实现体系的集成,满足在各种想定环境下的能力需求;

2、对体系的整个寿命周期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持;

3、达到体系中成员系统间的费用、性能、进度和风险的平衡;

4、对体系问题求解并给出严格的分析及决策支持;

5、确定成员系统的选择与配比;

6、成员系统的交互、协调与协同工作,实现互操作性;

7、管理体系的涌现行为,以及动态的演化与更新;

3、答:系统工程活动从规划阶段到更新阶段按时间排列的顺序,可分为7个工作阶段:

1)规划阶段——调查研究、明确研究目标、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初步方案,制定出系统工程活动的方针、政策或规划;

2)拟订方案阶段——根据规划阶段所提出的设计思想和初步方案,从社会、经济、技术、可行性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体的计划方案和选择一个最优方案;

系统工程作业集答案

系统工程 作业集答案。第一章。1.系统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 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 结构和环境的整体。2.系统工程 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二 判断正...

2019系统工程作业答案

第一次。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 a 硬件。b 软件。c 固件。d 中间件。答案 ab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包括 a 大系统理论。b 信息论。c 控制论。d 运筹学。答案 abcd 从系统观点出发,全部环境因素应划分为 a 自然环境。b 人的因素。c 科学技术环境。d 社会经济环境。...

系统工程作业

英语培训班选择评价。英语培训班选择评价。一 概述 全世界有3.8亿人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大约2.5亿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 另外还有10亿人正在学习英语。而作为我们大学生,学习英语更是必不可少,因此,英语培训已经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能否学好英语取决于 自身的努力。自身的努力是内因,是关键成功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