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3 1电现象

发布 2022-08-18 19:28:28 阅读 4849

3.1电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电现象》包含的内容多而散,主要有摩擦起电的概念、带电体的特性、正负电荷的定义、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电池等。其中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电流的形成和方向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带电体的特性和电荷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摩擦起电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生活中一些摩擦起电的例子。知道了带电体能吸引一些东西,但不能具体描述出来。所以学生对静电现象并不陌生,这些都是我们应用建构主义理论组织课堂教学的有利因素。

但电流的形成比较比较抽象,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手段上要借助转换等方式“形象化”地表现电流的形成原因和方向。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和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2.理解电流的形成和方向的规定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会使用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摩擦起电的过程,从而总结出带电体的特性。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小实验让学生们喜欢物理、热爱物理。

重点:理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

四、新课引入。

通过观察《憨豆先生与发电机、摩擦起电》的**引入新课,在****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

师:****现哪些比较奇怪的现象。

生:女人的头发竖起来了,憨豆先生吸引了玩具,保安也吸引了玩具。

师:我们把这些现象统称为电现象。

板书:《电现象》

展示学习目标,教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五、新课讲授。

1.摩擦起电:

师:憨豆先生是在接触了那个有电的东西之后才能吸引玩具,那同学们能不利用你手上或老师给你们的器材吸引我给你的塑料泡沫和你身边的一些东西呢?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指导。

师:实验完成了,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实验现象。

生:吸管与纸巾摩擦或者笔与头发摩擦能吸引小的塑料泡沫。

师:除了吸引小泡沫还能吸引别的东西吗?你指的是摩擦之后能吸引小泡沫,摩擦前能不能吸引呢?

生:轻小的东西都可以。摩擦之前不能。

教师出示生活中一些摩擦起电的现象。

板书: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带了电,或带上了电荷。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师: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板书: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师:摩擦为什么能使物体带电呢?要从物体的微观结构说起。物体时由原子构成,结构如图所示。原子又是由什么组成呢?

生: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师:原子核带什么电?核外电子带什么?

生:正电和负电。

师:通常情况下原子不带电,叫电中性,所以物理也不带电。

结合讲述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和摩擦起电的条件。

板书: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领不同。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2: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师:演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请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从现象中总结电荷之间相互作用规律。

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板书: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师:摩擦之前和摩擦之后接近这种仪器。这种仪器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摩擦之前不张开,摩擦之后会张开一定角度。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这种仪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这种仪器叫验电器。介绍验电器。结构。原理。

板书:验电器。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流。演示实验:电流的产生。

师:介绍微小电流计,有电流经过时会发生偏转。并且做实验。叫学生观察微小电流计会出现什么现象?说明电路中有什么?

生: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有电流。

师:为什么有电流?电荷从一边到了另一边。说明: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板书: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师:电荷有正负,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板书:电流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师:刚刚电流是一瞬间的,如何形成持续的电流呢?

生:需要电池?

师:介绍电池。

板书:电池。

正极流出,负极流回。

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小结。5.练习巩固。

五、板书设计:

一)摩擦起电。

1.带电体的特性:吸引轻小物体。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正电荷:

负电荷:4.摩擦起电的原因:

5.摩擦起电的实质:

二)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验电器。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三)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2.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电功

电功。学习目标。1 知道电功及其单位。2 会使用电能表测量某一电路在某段时间消耗的电能,并据此计算电费。3.培养节约用电的意识。课前学习。一 复习回顾。什么是功?定义,单位 水流可以做功吗?和水流有很多相似的的电流可以做功吗?二 尝试学习。1 调查 家里上个月交了多少电费?收电费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电功

电功。学习目标。1 知道电功及其单位。2 会使用电能表测量某一电路在某段时间消耗的电能,并据此计算电费。3 知道电流的热效应。4 经历实验 得出焦耳定律的过程,知道焦耳定律,能运用焦耳定律解决简单的电热问题。课前学习。一 复习回顾。1 电流的磁效应指的是什么?哪些装置或设备是运用电流的磁效应?2 一...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 电现象》教案

1.电现象 教案。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知道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是常见的静电现象。2 知道在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过程中,电荷只是在物体间发生转移,电荷的总量是守恒的。3 知道火花放电和尖端放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电中和现象。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得出正负电荷及相互间的作用,培养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