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 6 2电功率

发布 2022-08-18 19:42:28 阅读 2101

6.2电功率 (教科版)

整体设计。本节是上一节《电功》学习的延伸,是初中电学实验中较复杂的一个实验。本节实验中要求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这电学中的两大基本仪器,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中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学好本节对培养良好的科学**能力、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生了解到电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公式p=ui有了初步认识,通过本节实验**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电流、电压对电功率的制约关系。

本节实验与前面做过的**实验相比较,从实验角度使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如何影响小灯泡的的亮度。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能更好地完成本次实验报告设计的全过程。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要完成教材中相关问题的讨论,可提出如下问题或由学生提出一些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想到的问题,课上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

实验分析讨论也是一个**过程,是学生能力的升华过程,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教学重点:知道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观察实验→展示成果→总结交流。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2.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小灯泡的电功率随着它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并发现其变化的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用电器正常工作和不正常工作对用电器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用电器的意识以及节约用电的意识。

课前准备。2~4人为一组,每组配有:学生电源(或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导线若干。教师制作好课件。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1.什么是电功率?什么是额定功率?什么是实际功率?

2.如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哪两种方法?它们分别是根据什么公式进行测量、计算的?

学生纷纷回答:

1.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电功率的大小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额定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路中工作时所消耗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有两种方法:

w方案(1):可以利用电能表和秒表测。依据的公式:p=_。

t方案(2):也可以利用公式p=ui测出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功率。

如果我们要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用哪种方法呢?因为小灯泡不能接在家庭电路上,所以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测。

推进新课] 一、想想议议。

课件展示问题:参考上一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你能设计一个方法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吗?怎样计算?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引导:小灯泡的实际电压有很多,对应的实际功率也有很多,为了全面地看清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化情况,我们需要测量多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大小。测哪些情况下的功率有代表性呢?

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即可:

多**课件展示:测量要求:

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并观察小灯泡亮度。(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引导学生依据上述要求设计实验,并把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写出来。

教学说明:学生经过以前的**活动,已能了解实验活动的基本程序,所以,不必过多讨论,用课件展示提醒即可,也可在学生短时间讨论后,由几个小组长汇报一下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 二、设计实验。

1.设计思想(实验原理);2.实验电路;3.实验器材:

(注明使用器材规格);4.实验数据(记录)**。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设计完成后,可以进行实验。三、进行实验。

1.实验操作步骤;2.实验现象观察;3.实验数据记录;4.实验中存在什么问题:

教学说明:教师提醒学生做第(2)种情况的实验时,需小心调节滑动变阻器,以免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因电压过大而烧坏灯泡。在同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巡视,及时指导。

) 四、分析和论证。

根据公式p=ui计算灯泡的电功率。五、评估和交流(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选择2~3组同学利用投影和大家交流。(要求同学配合投影上台讲解) 多**投影展示讲解:第一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根据公式p=ui,测出小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电路: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设计如右图所示电路。

说明: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其两端电压,因为要测量不同电压下的功率,所以电路中要接入滑动变阻器,用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

实验器材:1.小灯泡:额定电压。

2.电压表:量程最小格示数3.电流表:量程最小格示数4.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___允许通过最大电流___a。5.电源___v;6.开关;7.导线。

说明:电源的选择应考虑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大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1.2倍,但不能过大。实验数据_(_记录_)_**:__

___项目__次数__

实验要求__

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__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_1.2_倍__

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__

发光__情况___

电流__(a) _

电压__(v) _

电功率__(w) _

六、实验步骤__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值的1.2倍,观察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并作记录。

5.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说明: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时注意:

1)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2)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估计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最大值,选择合适的量程,并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及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

3)连接好以后,检查一遍,保证电路连接正确。

2.合上开关前,应检查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在阻值最大值的位置上,若不是,要弄清楚什么位置是最大值位置并调整。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白向什么方向滑动滑片可以使变阻器阻值变大或变小,怎么调能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或变小。

七、实验结论。

由公式p=ui计算小灯泡的功率,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1)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正常发光;(2)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较正常发光亮;(3)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较正常发光暗。八、评估。

反思小结实验过程中的得失,完成实验报告,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的体会。

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互相交流,谈谈你在设计实验及实验过程中有什么新的感想,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纷纷讨论和交流,教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指导。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实验过程的总结与点评。

即学即练。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电功

电功。学习目标。1 知道电功及其单位。2 会使用电能表测量某一电路在某段时间消耗的电能,并据此计算电费。3.培养节约用电的意识。课前学习。一 复习回顾。什么是功?定义,单位 水流可以做功吗?和水流有很多相似的的电流可以做功吗?二 尝试学习。1 调查 家里上个月交了多少电费?收电费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电功

电功。学习目标。1 知道电功及其单位。2 会使用电能表测量某一电路在某段时间消耗的电能,并据此计算电费。3 知道电流的热效应。4 经历实验 得出焦耳定律的过程,知道焦耳定律,能运用焦耳定律解决简单的电热问题。课前学习。一 复习回顾。1 电流的磁效应指的是什么?哪些装置或设备是运用电流的磁效应?2 一...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3 1电现象

3.1电现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电现象 包含的内容多而散,主要有摩擦起电的概念 带电体的特性 正负电荷的定义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电流的形成 电流的方向 电池等。其中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电流的形成和方向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带电体的特性和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