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磁现象》

发布 2022-08-15 08:43:28 阅读 4445

《磁现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知道什么是磁性、磁体和磁极;

2.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了解磁感线并会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4. 知道磁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2. 通过讨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 通过磁场概念的建立和对磁场的描述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磁场的描述方法。

教学难点】磁场,磁感线感念地建立。

1.多**课件。

2.实验器材:实物展台、条形、蹄形磁体,铁钉(铁)、铜导线(铜)、铝导线(铝)、细线,一元硬币(钴)指南针等。

一、新课引入。

1.和学生做互动魔术

2.解密小球消失的原因。

利用多**课件介绍中国的几个伟大的发明。

二、新课讲授。

师:介绍今天的实验器材有条形磁体,u型磁体等。

师:很好!我们认识了不同形状的磁体。那我们用这些磁体进行**。

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给的实验器材根据要求进行自学课本。

经过自学并实验,归纳出以下几点:

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叫做磁极。提示:并讲解磁极总是成对出现,至今还未发现单磁极的磁体。

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一极叫“南极”,指北的一极叫“北极”。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互相吸引。

师:除尘擦在外面为什么不会掉下去,说明两磁体间有一种特殊物质。那磁体周围到底有什么?

师:展示课本里的两幅**。引入磁场概念。

3、在磁体的周围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特殊物质,叫做磁场。

师:展示ppt,通过天气预报研究风向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做实验。

师:通过导学案的提示和老师给定的学案纸画出磁感线。

4、磁感线的特点:

1)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2) 磁感线分布的密疏表示磁场强弱。

5、布置两道习题。

师:****《大众悬浮车》。

师:通过**,磁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引入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电冰箱的磁门,门后面的两个相吸的磁铁,银行卡的磁条,指南针,核磁共振机,被磁化的螺丝刀可以吸引铁钉等。

6、磁化。一边做演示实验,一边提问学生:

1)用普通的铁钉靠近大头针,能否吸起大头针?

2)用磁体向同一方向摩擦铁钉,靠近大头针,看到什么现象?

3)介绍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后,分组做磁化实验,掌握用磁体磁化铁钉的技巧。

介绍其他磁化的方法和生活中应用到磁化的例子:磁带,ic卡等。

简单介绍磁化的利与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继续补充说明磁化的利与弊。略。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 磁现象》教案

1.磁现象 教案。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知道磁场具有方向性。2 知道磁感应线。二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知道磁化现象。2 使学生学会自制永久磁体,会判断有关现象,解答一些简单问题。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 归纳的能力。2 通过磁场概念的建立和对磁场的描述来培...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 电现象》教案

1.电现象 教案。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知道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是常见的静电现象。2 知道在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过程中,电荷只是在物体间发生转移,电荷的总量是守恒的。3 知道火花放电和尖端放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电中和现象。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得出正负电荷及相互间的作用,培养逻辑思维...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3 1电现象

3.1电现象。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2.知道电荷周围有电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进行的,了解电荷之间作用的规律。3.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 了解电池的作用。4.知道电流的三种效应 知道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及其应用。二 过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