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教学及备考建议

发布 2022-08-11 22:44:28 阅读 7300

一、 指导思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区的中考备考工作要以安徽省中考考试纲要为指导,依据高效课堂教学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促进全区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现就我区届九年级语文教学及备考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二、 备考目标。

1.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字词、名句的默写,病句修改和开放性创新题型等的训练。

2.强化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的复习及名著阅读的拓展,注重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3.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说明文和议**)和古诗文阅读。

4.强化写作训练,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

三、中考语文备考应遵循三原则。

1.吃透考纲,了解近几年中考试题——准确把握命题方向和趋势。

2.立足课本,梳理初中课文知识结构——熟练语文知识内核。

3.触类旁通,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学会知识的拓展、创新。

四、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

一)授课阶段。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上册及下册第一至三单元;

下学期三月上旬结束新课;三月中旬转入中考复习。

二)复习阶段。

语文学科复习内容容量大,知识点多而散,且考查面广,能力与技巧的需要突出,更需要在复习策略上深思熟虑。

本学年从的三月中旬要转入复习阶段。中考前三个月的时间,要计划进行三轮比较系统的复习。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轮复习(3月):课本知识复习。建议在讲九年级上下册的同时以新带旧,把。

七、八、九年级教材中同题材、同类型的内容进行整合,讲授新课与复习旧课同时完成。重点是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复习。

第二轮复习(4月—5月):专题复习。这一阶段重点是归纳核心知识,分项复习。

1)语文积累与运用。识字与写字;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名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句子的选用与仿写;语段的概写;对联、广告、标语等的拟写;图表、**、漫画的研习;名著导读与文化文学常识;口语交际;材料**;综合性学习等。

2)现代文阅读。记叙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意、概括要点;重点词、句、段赏析;品味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记叙文阅读之个性表达等。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的方法及作用、说明的顺序和结构、说明语言的品味、说明文阅读之个性表达。议**包括:

整体感知与论点归纳、论据的理解与运用、论证方法与论证语言、议**阅读之个性表达。

3)古诗文阅读。文言文的断句;解词翻译;内容赏析;技法赏析。

4)作文训练,要定位准确,多写、精评。写作训练不但作为一个专题,而且贯穿九年级整个复习的过程。所谓厚积薄发,源于平常的不断的训练。

首先,要求学生平时多注重积累,积累写作素村和写作的创意。其次,将写作的训练纳于复习的全过程。其三,老师要把握命题的要求和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

近几年的作文试题能看出,命题、半命题作文是中考的作文题型首选。

第三轮复习(5月—中考):强化复习。精选试卷、套题等进行备考训练,着眼于实战练习。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全面检测第二轮复习效果,模拟考试过后,作好认真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练习强化。然后精选的中考真题,利用课堂考试,学生互改,找出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原因,再进行单独强化。这样循环训练,狠抓难点和疑点,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前两轮模拟考试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再作弱项集中复习,以提高学生综合答题的能力,教给答题的技巧和方法。

这一阶段,任务较为艰巨,学生的心理变化很大,一定要作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在以上三轮复习中,针对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形式,各知识点的复习要始终贯穿于每一轮的复习过程中。在吃透《课标》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复习计划很重要。各阶段的复习侧重点要选好,要注意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切不可孤立的复习。

五、复习指导基本思路:

(一)课本知识复习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教师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首先,大胆的取舍复习内容,确定好重点册,然后再分体裁复习。分体裁复习时确定好重点的单元、重点的课文以及语文知识,然后根据《考纲》,师生应进一步明确哪一些内容是应了解的、哪些内容是必须掌握的,了解到什么程度、掌握到什么程度,一般运用什么复习方法都要有明确的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复习。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查、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以及怎样应对,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例如,文学常识中的作家作品,内容繁多,就要让学生明确哪些是应了解的、哪些是一般掌握的、哪些是应详细掌握的;字词内容除了集中记忆以外,课文中的预习提示、课后练习,一些阅读材料甚至一些学生作品,在讲解之前都要求学生准确朗读,让学生平时就养成借助工具书记忆字词的习惯,这比强行记忆效果要好得多;修辞方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表达方式、词语的感**彩以及刻画人物的方法等一些学生易混淆的内容要让他们分清;课本重点语段的阅读训练,注意利用网络优势,及时引入相关的课外材料,注意知识的强化和迁移的训练等等。

二)专题复习。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知识积累和基本技能训练。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在于积累与运用,必须认真地抓紧抓实,备考中要注意在生活中学语文,联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要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

古诗文要认识到背诵是基础、默写是关键、赏析是提高的复习原则。

名著阅读以中考纲要规定的篇目为主,结合课本后的名著导读,掌握作品的作者、内容主旨、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大概的故事情节等。

仿写、病句修改、语序的调整、句式的变换等方面的训练也不可少。

综合实践活动要以课本规定的综合活动为主,搜集资料,关注生活,关注热点,专题训练,特别是向生活拓展延伸题,一定要引起重视。

阅读训练 :试题的阅读板块分为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这一部分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选文上,课内选段,课外选篇,兼顾多类文体,注重文质兼美,适合考试;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重视科技文阅读。

(2)在设题上,以简答题为主,由侧重静态地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等内容)转向注重整体感知,注重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考查。(3)在答案设计上,多强调意思对即可,鼓励学生写出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审题上节省时间是最大的失误。

客观题,问什么答什么,在多项选题审题时,一定要注意问什么答什么,在同一属级中选择答案,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主观题,关键要读懂题,不搞“大兵团作战”,答到点子上,针对具体的问题谈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将所有能够记住的内容都写上去。

作文训练:分析近几年中考作文试题,作文训练的选题以反映社会生活、反映时代特征的内容为主,注意训练学生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同时建议更突出针对学生作文**现的问题进行训练。挑选好作文和典型的病文印发或及时点评让学生进行比较、评价,并对病文和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比较、赏析,从中学习他人独特的技巧和积累丰富的素材。

安徽考纲作文分项评分标准从内容(30分)和表达(25分)品评作文。考查我们考场作文“文章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感情是否真实、内容是否充实”和“表达方式运用得好不好、文章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是否流畅”,每个等次有一定的差距。要了解中考作文批阅标准,并在考前作文训练中得以贯彻。

学习作文评分标准,是切实把握中考作文关键一环。

另外,要在考场上让你的作文取得高分,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就是包装:书写规范整洁,不用涂改液,不乱涂鸦,博得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分。拿出浑身解数看家本领,开好头,结好尾。

绞尽脑汁搜肠剐肚引用名言警句、睿智心语、时髦新词入文。张扬个性,敢于冲破传统规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三)强化复习

这一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针对前边复习中学生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项、强化训练。

1)进行开放性试题的专项练习,进一步让学生熟悉这类题的处理技巧和方法。

(2)强化限时作文的训练,历练心志,提高学生的实战效率。

(3)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当然,应控制测试的次数,防止学生产生厌考情绪。

总之, 如何搞好中考语文复习,是一项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去研究和探索。各校要加大对九年级教学工作指导和管理力度,制定出教学质量目标和奖惩措施,定期开展学情调查,适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加强集体备课,不搞单打独斗,明确分工,密切关注中考动态,及时解决复习考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协作、互助和提高,采取有效方式确保复习计划和备考方案的落实,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真正提高,中考成绩能够彰显实效!

2023年度九年级语文教学及备考计划

教师 一 班级分析。1.成绩回顾。上学期我所任教的八 1 班和八 2 班参考人数分别为49人和47人,最高分分别为88.6分和86 总分100分 均分分别是68.5分和68.7分,分别排在教委第一和第二名。就试卷难度来看,成绩较理想,但仍未能完全发挥学生水平。2 班级分析。1 整体来看,这两个班的学...

语文教学反思 高三作文教学反思及建议

一 作文教学反思。连续两年在高三参与作文复习备考工作,在备课组老师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了作文复习的尝试,有得有失,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 首先意识上要高度重视作文的复习。很多老师认为写作能力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力,高三作文复习收效甚微,所以不是很重视作文的复习,或者只是简单的讲评考试作文。诚然,作...

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及教学建议

九年级数学教学总结。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新学期开学伊始,我们九年级的全体老师相聚一堂 教学中的得与失,一起分享教育工作带来的苦与乐,我作为一名九年级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深感责任重大。紧张忙碌的九年级上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想上学期的教学工作虽有所得,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