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案 九年级化学17单元复习

发布 2022-08-11 19:04:28 阅读 7931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全收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些重要知识来自于实验,同时利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而第一单元的学习就是帮助同学们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常见仪器和使用方法、实验的基本操作、科学**的一般过程等等,为同学们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点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例1:(2008·潍坊)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甜菜的生长 b.汽油中加入乙醇 c.乙醇的燃烧 d.蔗糖的发酵。

点拨: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命题,同学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选项中各项的题意内容,a选项甜菜的生长,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所以是化学变化;b选项中汽油中加入乙醇,是将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没有出现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c选项中乙醇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d选项中蔗糖的发酵生成酒精是化学变化。

答案:b例2:(2008·哈尔滨)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点拨: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金属做电线是利用金属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是物理性质;富氧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和氧化性,是化学性质。

答案:d考点2科学**的过程及方法。

例3:(2008·龙岩)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

点拨:科学**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属于科学**中的猜想与假设。

答案:a例4:(2008·通州)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的生成物有___和___

点拨:本题是对蜡烛燃烧实验的**。蜡烛浮在水面,说明石蜡密度比水小;火柴梗外延最先碳化,因为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说明石蜡燃烧后的生成物有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1)小(2)外延外焰(3)二氧化碳水。

考点3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

例5(2008·镇江)用下列序号填空:

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燃烧匙⑤蒸发⑥过滤⑦搅拌⑧量取,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 ;由食盐水制得食盐晶体的操作 ;取用6.8ml某溶液的操作 。

点拨:本题要求同学们熟练记忆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以及作用。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吸取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操作是蒸发;取用6.

8ml某溶液的操作是量取。

答案:试管胶头滴管蒸发量取。

考点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例6(2008·南京)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点拨:取少量液体时,试剂瓶的瓶塞应该倒放;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称量氯化钠是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答案:a考点5化学实验事故的处理。

例7(2008·泰州)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点拨:正确处理实验**现的事故是非常重要的。酒精燃烧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既简单又及时是正确的;稀酸飞溅到**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可以有效地减小对**的伤害;误服氯化钡溶液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可以减轻毒性;碱液泼在衣服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由于浓硫酸有腐蚀性,就增加了对人体的伤害。

答案:d考点6化学研究的对象。

例8: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计算机新功能。

点拨: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中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内容。

答案:c考点7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

例9: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会制造劳动工具 b.发现和利用了火。

c.原子论和分子论的创立 d.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点拨: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原子论和分子论的创立。

答案:c走进化学实验室知识点梳理。

知识与考点】

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玻璃仪器的洗涤以及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等都是中考热点。

1.考查识图。根据题给仪器图形写仪器名称。

2.考查使用。简述某仪器或基本操作的用途和注意事项等。

3.考查判断。判断某一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或实验目的,判断某一操作的先后顺序。

4.考查思维能力。分析反常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违规实验操作的后果;判断实验结果的合理性等。

知识点网络】

典型题例】例1 下列各组仪器,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a.烧杯、蒸发皿b.水槽、量筒c.蒸发皿、试管d.集气瓶、燃烧匙。

解析常用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漏斗、集气瓶、水槽等。解题时可先找出不能加热的仪器:

水槽、量筒、集气瓶,然后再找出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的烧杯,所以能直接加热的一组仪器应是蒸发皿、试管答案 c

例2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解析此题考查判断实验操作图正误的实验知识。对照用量筒量取液体、倾倒液体、滴加液体、用试管给液体加热等基本操作要点,可知读取量筒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挨容器口;滴加液体时滴管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否则会造成读数错误码、液体外流、标签腐蚀、污染试剂、暴沸飞溅等事故。

答案 d

巩固练习】1.(08宜昌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08临沂)右图表示的是某同学用50 ml量筒最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请你仔细观察该图,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 ml。

3. (08泰州)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4.(08江西)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 ;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

九年级化学公开教学教案初中化学计算复习

马桥初中理化生组第二学期教研活动。九年级化学公开教学教案。课题 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复习 授课地点 阶梯教室 多 教室 授课时间 2013 年5月18日上午第二节课 8 50 9 35 授课教师 石配才。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2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3 有关溶液的...

九年级化学下《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教材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复习。教学设计及意图。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考点要求 1.理解溶解现象,了解溶液的组成。2.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曲线。4.了解结晶现象。6.能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实行简单的计算。通过复习,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溶液 饱和溶液 ...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 空气由什么组成。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 进水量 空气减少量 氧气消耗量。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 4 a.液面上升小于1 5的原因 b.液面上升大于1 5的原因 c.不能用铁 镁 碳 硫代替红磷的原因 5.集气瓶内放水的原因 三 纯净物与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