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8-08 07:12:28 阅读 3445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3.2用频率估计概率。

斗门街办中学刘卫国。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知识技能基础:九年级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掌握了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初步认知了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在实验上难以较准确的衡量两者关系。

通过学生的活动模拟实验:参与试验、统计数据,分析数据获得了用试验方法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体验,并且集体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达到用模拟实验模型解决此类问题,且和同学有参与,交流,分享学习数学快乐。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利用计算器模拟试验的方法估计较复杂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难点是设计模拟试验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关键是通过试验、统计活动,体会随机事件的概率。

道具:天雁牌学生用计算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

经历设计实验、进行试验、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合作交流的过程,估计一些复杂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试验、统计等活动过程,得到频率和概率联系。并能在模拟实验中和同学们一起合作交流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贴近学生生活的抛硬币,生日问题的**实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交流精神。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二、发现问题;三、模拟实验;四、**新知;五、我能实验;六、解决问题;七、小结练习。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

内容:抛硬币实验引出频率和概率概念目的:发现细微的概念差异。

第二环节:发现问题。

内容:细微的概念差异,引出数学的严谨性。目的:解释频率的概念时候,需要以实验为基础。效果:为后续模拟实验做好铺垫。第三环节:模拟实验。

内容:先抛硬币实验,该实验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可行性,方便操作。

局限性,浪费课堂时间,且无法对后续内容穿针引线。在模拟实验,用计算器模拟,激发学生想**兴趣(为什么自己没想到呢,到底怎么操作。最大可能激发学生学习求知的欲望。

)最后,利用计算器取随机数原理,用0代表正面,1代表反面,达到不同的实验,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目的:学生会用计算器取随机数原理,模拟实验,体会频率的稳定性。分析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练习。祥见课件。

效果:期望达到本课高潮,学生积极参加实验活动。通过实验分析数据,得到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练习。

第四五环节:**新知,我能实验。

内容:幻灯片展示问题。

1)400位同学中,一定有2人的生日相同(可以不同年)吗?有什么依据呢?

2)300位同学中,一定有2人的生日相同(可以不同年)吗?

3)教师提出一个论断:“我认为咱们班50个同学中很可能就有2个同学的生日相同”你相信吗?

对于问题(1),学生能给予肯定的回答“一定”,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用“抽屉原理”加以解释。例如,有的学生会给出如下的解释:“一年最多366天,400个同学中一定会出现至少2人出生在同月同日,相当于400个物品放到366个抽屉里,一定至少有2个物品放在同一抽屉里—抽屉原理:

把m个物品任意放进几个空抽屉里(m>n),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物品”。

对于问题(2),学生会给出“不一定”的答案。很可能形容。对于问题(3),学生会表示怀疑,不太相信。不太可能形容。

提出问题,能否用模拟实验原理,求频率的方法求概率,同学们大胆想象模拟实验的设计,并相互交流。

活动短暂的交流后,同学们自己实验。(为节约时间,同桌合作快速实验)活动设计目的: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新知的欲望。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得到生日相同的频率,实际效果:得到的频率很大,注意排查无效数据,在实际课堂中,有个别学生无法完成任务,无法得到有效数据。

展示概率“几个人中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大小表:n202122232425262728pn

p0.68100.71050.73050.75330.77500.79530.81440.83220.8487

n383940414243444546

p0.86410.87810.89120.90320.91400.92390.93290.94100.9483

n474849505152535455

p0.95480.96060.96580.97040.97440.97800.98110.98390.9836

n5657585960

p0.98830.99010.99170.99300.9941

在试验中**新知,寓教于乐。

第六环节:解决问题。

内容:课本p70随堂练习详见幻灯片展示。

目的:巩固新知,丰富数学活动经验,直观感受较复杂事件的概率问题。设计方案:问题一,设计用实验方法求出频率而代替概率。

问题二,学生先交流,设计实验,注意留意本课时间,如果时间允许,由学生叙述实验原理。反之,我来简单提示模拟实验模型能否解决此类问题。

活动过程指导:

1)激励学生探索该问题的模拟试验。(2)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在讨论、交流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稳定于概率的意义。

活动评价指导:

1)主要是积极评价,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2)看学生能否用试验的方法估计一些复杂随机事件的概率。(3)关注学生对概率意义的理解是否全面。

4)此问题的理论概率约0.78,在此不要求学生把结果精确到那一位。

第七环节:小结练习。

内容:总结本节内容,布置相关练习目的:回顾本节教学目标,加深印象。

四、教学反思。

1、教材是教与学的素材,可以充分利用、拓展、丰富、创新。本节课教材提出的生日相同的问题,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也就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多用积极的评价、恰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应注意的问题:模拟抛硬币实验,模拟生日问题注意时间,必要时候需要老师加以引导,以便节省时间,按计划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对学困生在小组里的表现应予以更多关注,多鼓励其参与,并给予指导,使其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产生成就感。

如果时间允许,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达到一带多,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图表补充:1、用“树状图”原理,求班上60名同学中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

先求出“60人中没有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365×364×363×…×306

p(a0.0059365×365×365×…×365则60人中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为:p=1-p(a)=1-0.0059=0.9941

即“60人中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为0.9941如果班人有45人或55人等,可类似地进行计算。

2、用“树状图”原理,求6人中至少有2人生肖相同的概率先求出“6人中没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12×11×10×9×8×7p(a0.2212×12×12×12×12×12

则“6人中有2人生肖相同的概率”为:p=1-p(a)=1-0.22=0.78

目的:巩固并拓展学生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频率与概率说课稿教案

课题6.1频率与概率。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九年级 上 授课教师辽宁省锦州市第三中学刘宝钰。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摸牌等实验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知道据此可以估计某一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统计推理的合理性,进一步体会概率与...

青岛九年级数学上册频率与概率学案北师大版

6.1 频率与概率 1 学案。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理解当实验次数较大时实验频率稳于理论概率,并可根据此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理解当实验次数较大时实验频率稳于理论概率。教学难点 实验中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学习过程 一 知识准备 1 必然事件是指。2 不可能事件是指。3 不确定...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频率与概率》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 频率与概率 单元测试题。1 下列事件中,属于随机事件的是 a.掷一枚普通正六面体骰子所得点数不超过6?b.买一张体育彩票中奖 c.太阳从西边落下d.口袋中装有10个红球,从中摸出一个白球。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能性很大的事件必然发生 b 可能性很小的事件也可能发生 c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