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浮力复习课(1~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知道什么是浮力.
(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并能综合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和浮沉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能力方面的要求.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及总结规律,和对各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及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在思想教育方面.
(1)学生通过对阿基米德的了解受到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3)让学生应用本章知识解决些日常生活中各种有趣的问题,开拓了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科学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章重点是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2.难点(1)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利用它们来解决综合性问题.
难点(2)浮力现象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现象,但又有不少生活经验干扰学习正确的知识,教学中既要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又要注意纠正那些非科学性的经验和观念.
三、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浮力的知识是已经学过的密度、压强、二力平衡、液体内部压强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求同学们通过复习能进一步正确理解、熟练掌握浮力的应用.
演示3个实验:
[演示1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
[演示2]将鸡蛋放入盛清水玻璃杯中,这时鸡蛋沉入水底、然后向杯中加浓盐水,鸡蛋上升.
[演示3]一只装有一块石头的塑料小船浮在一个盛水的玻璃大容器中,若将石头投入水中后,大容器中的水面会如何变化?
以上3个实验现象都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浮力知识来解释.引导学生回答:实验1是因为气球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当浮力大于气球的重力时,气球上升.实验2是因为鸡蛋的密度大于清水密度,所以鸡蛋沉底,当鸡蛋密度小于盐水密度所以会上浮.第3个实验学生们会有“上升”、“下降”、“不变”三种答案.认为“上升”的学生解释:因为石头原来在小船上,没有v排放入水中有v排了,所以水面上升.认为“下降”的学生解释:
小船因载重量减小而向上浮起所以使水面下降了.认为“不变”的学生解释:石头使水面上升,小部使水面下降,有使水面上升的因素,也有使水面下降的因素,所以水面不变了.
当老师演示后:结果是水面下降了.
老师解释:要用到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等我们上完这节复习课后同学讨论再得出答案.
(二)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1.本章词语解释:(老师写出词语后由学生来回答.然后投影到幕上)
(1)上升:物体在液体中向液面运动的过程.
(2)下沉:物体在液体中向容器底部运动的过程.
(3)漂浮:物体独自静止地浮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在液下为v排,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以上为v露.
(4)悬浮:物体独自静止地悬在液体中任何位置,此时 v排= v物.
(5)沉底:物体在液体中沉到容器底.容器底对它有个支持力.
(6)浸没: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与悬浮的区别是可以有其他物体的帮助.
(7)浸入:物体部分或全部浸入液体中.
(8)浮体:凡是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叫浮体.
2.本章知识结构如下:
3.浮沉条件:
4.计算浮力的方法:先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以下几种方法:
1)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式中表示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对它的上下表面压力差。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已知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且形状规则的物体。
2)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将挂在弹簧称下的物体浸入液体中静止后有:f浮=g物-f拉。
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这个式子对任何受到浮力的物体都适用。
4) 根据物体漂浮、悬浮的条件有:f浮=g物ρ液g·v物=ρ物g·v物。
这个式子只适合浮体。
5.物体a在液体中处于同一直线上三力平衡时的情况:
力的平衡式:f浮+f拉=ga,f浮+f拉=ga,f浮=ga+g物,f浮=ga+f拉,f浮+f支=ga.
在解一些综合性的浮力计算题时,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会列出力的平衡式,然后将式中的f浮、ga展开成f浮=ρ液g·v排,ga=ρag·va,再将已知量分别代入式中列成方程组解出所求的未知量。
6.例题。例1 解答刚上课时的第3个实验:当石头放在小船上时,船与石头漂浮,受到的总浮力为f浮=g船+g石。
当石头投入水中:∵ρ石》ρ水,所以石头沉入水底,石头受力浮力为f浮1例2 把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将它全部浸没在密度为0.85×103千克/米3的某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零,求此物体的密度?
分析:本题有多种解法:学生讨论后选以下3种解法:
1) 根据弹簧秤示数为零,可知此物处于悬浮状态,由悬浮条件可知:ρ浮=ρ液=0.85×103千克/米3
2) 由公式f浮=g物-f拉,即f浮=g物-0f浮=gρ液**物。
因为v排=v物所以 ρ物=ρ液。
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体积再求其密度:g物=mg=1千克×9.8牛/千克=9.8牛。
根据 g物=f浮=ρ液**排。
v排=。103千克/米3
让学生讨论以上三种解法的优缺点得出:第1种解法最简单,但它要求对物理规律了解得比较深刻。第2种解法由公式推导也较简单也易想到。
第3种解法按部就班、分步求解、条理清楚,但比较繁琐。
(三)课堂小结。
1. 浮力部分的内容适合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
2. 不论物体是什么形状,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3. 阿基米德原理是液体静力学中的基本定律。内容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原理的前一半内容是讲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作用及浮力的方向,后一半内容是讲浮力的大小。
即f浮=g物=ρ液g·v排。由公式可知:浮力大小只与v排和ρ液有关,与物体本身重力、质量、密度无关。
4.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是解决浮力问题的很重要的一步。
四、说明。1. 浮力部分是初中力学部分的难点,也是中考考核时难度大的部分,所以建议复习时用5节课进行。第。
一、二节主要进行概念、定律的复习并配备一些例题。第。
三、四、五节上习题课解一些综合性习题时要注意归纳解题方法、明确解思路和解题步骤,防止死记乱套公式。
2. 沉底的物体若物体与容器底之间没有液体时就不再受浮力,因为浮力的实质是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上下表面压力差而产生的,当下表面不受压力时就不受浮力。
3. 蚊子能停在水面,涂过石蜡的针能静静浮在水面,这是由于受到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不属于漂浮物体。
八年级物理浮力复习
问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向上的压力与向下的压力差,用公式表示为 f浮 f向上 f向下。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我们还应了解两种特殊情况 1 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如图 a 所示,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为零。即得f浮 f向上。2 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
八年级物理浮力
浮力教学设计。大连市第二十六中学物理组王新。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的方向。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知道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 方法和结论。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理解运用阿基米德原理 理解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演示与学生应用来归纳知识,形...
八年级物理浮力
第九章压强与浮力。9.4 浮力。设计意图 浮力知识内容的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教学难点,知识的涉及范围比较广,应用性比较强。学生对浮力的已有知识中有些错误认识,如 认为沉在水底的物体不受浮力等。教学设计力图使学生比较轻松地去认识浮力,去理解浮力,因此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切入点,让各种观点交流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