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广东莆田石桥头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练兵考试语文试题(一)
说明:1.试卷3页,答卷4页,共7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 ,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他出山前的志趣的句子是: ,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赞同。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①我生性zhí ni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②我来了,雷电也不xuān rǎng风也不拥挤。
我走了,我走得很轻,而且wēn shēng xì y地。
具有这种xī l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中国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结合,可谓相得益彰。
b.他身上优点很多,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是问心无愧的。
c. 在新加坡青运会上,中国游泳队唐奕面对强手从容自信,脱颖而出,独揽三枚金牌。
d.成语巧用有点睛之妙,就怕使用者误用或者滥用,结果是不能增彩,反倒贻笑大方。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虽然她相貌平平,但是教学有方,很受学生欢迎。 (修改:把“她”提到“虽然”之前。)
b.今年气候异常,我市防风抗灾形势严峻,我们必须及早进行部署和研究。 (修改:将“部署”和“研究”交换位置。 )
c. 在他们那里,渔民们还保持着单脚划船。 (修改:在句尾加上“的习惯”。
d. 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仅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还有爱的抚慰。 (修改:将“还”改为“而且”。
5. 仿照划线句子,要求句式与划线句相同,语意连贯。(4分)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轻寡人与以头抢地休祲降于天。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8.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 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向高潮部分发展的过程。
c. 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有力地衬托出秦王的蛮横。
d. 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
二)(9分)
太祖视事东阁①,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②者。参军③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太祖喜曰:“此言甚善。
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
”乃赐之币。
注]①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②浣濯;洗涤。③参军;官名。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主公躬行节俭或能及于已然。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宋思颜向太祖谏言的目的是什么?你从文中哪几句关键的话可以得出此结论?(4分)
三)(10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我们把这种平民公益叫做“微公益”。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微公益”行动,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暖意。
参与“微公益”行动的人能力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八十多岁的甘肃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天津老汉白芳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惠及学生三百多人;新疆维吾尔族大叔阿里木靠烤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资助贫困学生上百名……他们都是普通人,像大地上的一粒粒微尘,像大海里的一滴滴水珠。也许有人认为他们渺小,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他人,诠释良知。
他们灵魂深处溢出的芬芳,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彰显着普通人平凡中的伟大和崇高。
发起“微公益”行动的民间组织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催生爱心、传递善良,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他们以爱传爱,以善扬善,汇聚成一股股爱的暖流。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
“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个体的想法上升为一个群体的意识的时候,当个体的行为演变为一个群体的自觉行动的时候,它的影响就会变得巨大而深远。
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早已深深融进我们民族的血脉,成为有口皆碑的道德美谈。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对此产生了疑虑、困惑。他们看不到个人力量对社会的影响,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在他人需要帮助、遇到危难时态度冷漠。
其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变小德为大德。孟子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微公益,每个人都能做到,关键看你做不做。
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微公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必将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本文最主要要表达的观点是( )3分)
a参与“微公益”行动的人能力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
b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
c发起“微公益”行动的民间组织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
d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微公益”行动,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暖意。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b第④主要论述当前倡导“微公益”的原因。
c第②③两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个人和民间组织角度论证“微公益”的措施。
d作者对“微公益”行动的前景持很乐观的态度。
请依据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微公益”的认识和对参与“微公益”的态度。(4分)
四)一双皮鞋的秘密(17分)
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大多数同学都买了皮鞋,我也想买一双。
星期六回家,我对妈妈说了。妈妈半天没说话,只是盯着我。好久,她才说,非买不可吗?
我没有说话,却点了点头。妈妈说,你快要交学费了吧?我又点了点头。
妈妈又说,你的学费还没攒够呢!我听了没说话,把头转到了一边。妈妈说,你爸爸在地里刨葱,你去看看吧。
我去了地里,爸爸正在刨葱。见我不说话,爸爸问,怎么了?我还是不说话。
爸爸就不问了。那天的天气很好,可我却觉得很闷,头就像被谁用棍子打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到了地里。
她把我想要皮鞋的事给爸爸说了。爸爸听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晚几天买不行吗?我不说话,我想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就穿上新皮鞋。
可我说不出口,我知道我的家境很穷。
爸爸说,你想要皮鞋,行,你肯下力气吗?我说,肯下力气。爸爸说,邹县的葱比咱这儿贵好几分钱,只是路太远了,我一个人拉排车怕拉不到。我当时就说,我帮你拉。
邹县离我们这儿有七十里路,我和爸爸吃过晚饭,就拉着一千多斤的葱上路了。刚开始,我觉得还行,没怎么费力。大约走了有二十里路,就觉得浑身上下酸酸的,排车的轮子好像坏了。
我和爸爸吃力地前进着。爸爸说,你能坚持到邹县吗?我咬了咬牙,说,能。
爸爸就不再说什么了。
晚上没有月光,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眨着眼。有露水从天上落下来,打湿了我和爸爸的头发。晚上已经很冷了,可我们身上却流着汗。为了一双皮鞋,我豁出去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科入学测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科入学测试卷。姓名班级成绩 1 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 项是 4分 a.匿笑 n狼藉鲜为人知 xi n 物竟天择 b.匀称 ch ng 怂恿戛然而止 g苦心孤旨 c.亢奋 k ng 蹒跚面面相觑 q张皇失措。d.炽热 z...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安徽省合肥市29中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6分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海日生残夜王湾 次北固山下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沁园春 雪 雨说 1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诗人说 望 写的却远超出视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诗人选择的观察点很高,存在于想像之中。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说说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