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材料。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城北中学王万芳。
一、 教学内容。
一) 单元主题分析。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诗歌,分外国诗和中国新诗。抒发的是爱国思乡之情,蕴含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情感,感动着无数读者,净化着一代代赤子的心灵。这是华夏儿女亘古不变的情怀。
吟诵并欣赏这些诗歌,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并加深和家乡的感情。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是《脚踏一方土》,围绕这个单元的阅读主题设计,从**土地本义出发,挖掘土地背后的文化内涵。口语交际和写作的活动不可缺少。
本单元教材设计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语言。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对人生和生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获得人生的启示。
二) 单元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诗两首》中包括《我爱着土地》和《乡愁》。《我爱着土地》一诗通过“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乡愁》一诗则用通俗的语言,通过“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四种物象,层层推进诗情,有故土之思升华为爱国之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戴望舒在日本侵略者的铁窗内献给祖国母亲的歌。诗中以“我”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爱与恨,恋与悲,愁苦与希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解放区寄寓的民族复兴的希望。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舒婷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中,把个人的悲喜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委婉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外国诗两首》包括莱蒙托夫的《祖国》和休斯的《黑人谈河流》。《祖国》一诗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奇异的“爱情”,于平实中见真情。《黑人谈河流》则通过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唱出了一首寻根之歌。
表达了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围绕这个单元的阅读主题而设计,从**土地意义出发,挖掘土地背后的文化内涵。涉及地理、历史、文学,活动多样,内容丰富,有可选择性。可以根据情况选做。
但口语交际和写作的活动不可少。
四篇课文既然都是诗歌,当然要加强诵读。要反复朗读,熟读以至成诵。这些诗歌押韵,朗读时要注意韵脚;这些诗歌节奏比较分明,就要读出节奏。
总之,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关注诗中包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2.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诵读,通过对课文的语气、语调、重音、语速的把握,把课文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在反复阅读基础上,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理解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 关注诗中包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2.学习诗化的语言,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把握拟人、象征的写作手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的思路,通过联想和想象,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部分精彩语段及关键语句的品析,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课文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编排特点。
与九年级上册的新诗单元一样,这个单元的新诗仍按主题编排。主题名称为“土地情思”,其内涵是爱国思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来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通过欣赏这些诗歌,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从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来看,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诗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要用形象思维,即便是阐述一个道理,也一般依赖于具体的形象。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形象来表情达意。
如,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黎明”,余光中《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戴望舒《我用这残损的手掌》中的“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诗人对每一个形象的选择,都是为了服从所要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都蕴含着一定的含义。教学时要向学生分析这些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用得好在**。
其实,这里所谓的“形象”,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意象”,即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教科书中之所以没有出现这个术语,主要是考虑到用“意象”一词初中生不易理解,用“形象”一词显得通俗易懂。但“意象”一词的内涵是什么,在每一首诗中是如何使用的,教师应该明白。
古典诗词中有名句,新诗中也有一些名句。要让学生找出这几首诗中的名句进行反复品味并积累下来。如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舒婷的“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休斯的“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等诗句,都意味深长,要让学生细细揣摩,品出其中的滋味。
教学新诗,应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情,感受诗美;教学新诗,教师对诗中的精彩处和难点应作必要的讲析;新诗教学,要避免那种泛泛的课堂讨论。
单元结束时,可举办一次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新诗朗诵会,以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和新诗欣赏水平。
可结合自读课本中选编的新诗来教学这个单元。这些诗中,有闻一多的《祈祷》、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李广田的《乡愁》、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舒婷的《土地情诗》、江河的《祖国啊,祖国》、海子的《五月的麦地》、赵丽宏的《祖国啊》、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席慕蓉的《长城谣》、彭斯的《阿富顿河》、鲁勃佐夫的《我宁静的故乡》、叶赛宁的《我又回到这里,回到亲爱的家》等,它们多为名诗,与爱国思乡主题有关,思想内容好,艺术手法高,是课内教学延伸的好材料。
四、教学建议。
下面对各课提几点教学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1.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
《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要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认真体会这种情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背诵这首诗。
让学生理解《我爱这土地》中两节诗之间的联系,以及“鸟”的形象对表现主题起到的作用。
让学生概括《乡愁》中提到的人生四阶段,理解每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的含义。引导他们理解诗人的乡愁是怎样升华为家国之思的。
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读读余光中其他的诗,如《乡愁四韵》《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五陵少年》《新大陆之晨》《春天,遂想起》《当我死时》等,体会这些诗里的思乡情绪,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内心产生了种种感觉。随着“手掌”的移动,诗人的情绪也发生了变化。指导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变化脉络。
诗人的情绪投射在客观对应物上,使它们染上了诗人的感**彩。指导学生找找,这首诗中哪些具体的形象寄寓了诗人的主观情感。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了解舒婷的诗歌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2 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献身祖国的精神。教学重 难点 1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2 诗中抒情主人公 我 的具体内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计划
三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中国新诗和外国诗的学习上已经有宁一定的基础。全套教材共有中国新诗和外国诗17 课23 首,本册是4 课6 首。学生已经能够较为充分地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节奏美 情感美。但因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及其对诗歌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学生的欣赏易停留在表面,应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学科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诗两首 预习学案。宁阳六中冯丽。预习课题 我爱这土地 乡愁 预习目标 1 了解作家作品,背诵这两首诗。2 感受诗歌的形式美,初步理解意象,整体感悟诗歌主旨。预习重点 1 诵读诗歌,品味语言。2 感受意象,体悟情感,把握主旨。预习任务 1 查字典 词典,扫清文字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