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7-31 05:24:28 阅读 3785

《摩擦力》教学设计。

江西省萍乡中学何茜。

教材分析】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第一章《力》的一个重点内容,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摩擦力》这节课中,重点是研究滑动摩擦力,要求会计算其大小和判断其方向,难点是静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教师要试图将学生初中学过的相关概念与本节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中要力图从两种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出发,让学生从产生的条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范围及其计算来理解两种摩擦力的异同。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力的规律;

2.知道动摩擦因素与哪些因素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4.能根据静摩擦力的规律,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5.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的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索思考能力,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3.通过具体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析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

4.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应用摩擦力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fn解决实际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二.难点:1.正压力的确定;

2.静摩擦力方向的正确判定。

设计思路】这节内容主体设计为科学**内容,以**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一,引导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以**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在产生条件、大小、方向上的不同及自身特点为主线二,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同时这节教材的内容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编写突出了这一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并通过**介绍与有关摩擦力的课外探索内容。

设计理念】1.《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2.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模式与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作出假设→检验假设→作出结论。

实验器材准备】

自制滑动摩擦力演示仪、滑块、弹簧测力计、自制摩擦板、砝码。

教学方法】实验**、分析归纳、观察提问、讨论分析、应用举例、练习巩固。

教学课时】1课时。

板书设计】:

第四节摩擦力。

一、 滑动摩擦。

1. 定义:

2. 产生条件:

3. 方向:

4. 大小:

二、 静摩擦力。

1. 定义:

2. 产生条件:

3. 大小:

4. 方向:

三、滚动摩擦。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节课包括以下3个部分的内容 1 认识滑动摩擦力。2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教材首先让学生感知桌面对运动物体有阻碍作用,从而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 随后从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出发,引导学生提出猜想,...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初二物理 摩擦力 这一课,由于抽象历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初二年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摩擦现象感性认识不深,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我设计本课题时,将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内容实现整合,主要是从真实情景 问题情景和虚拟情景三个方面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

九年级物理摩擦力

课题题目 十三 3.摩擦力。设计理念 摩擦力一节的课堂设计宗旨是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 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摩擦力定义的引出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采用了透镜式教学。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列举日常生活 生产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