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力和运动命题思路

发布 2022-07-31 05:25:28 阅读 9202

本资料**于《七彩教育网》

命题思路导航。

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来看,这一节考查的知识点有下列一些内容:

(1)参照物及选择

(2)速度及计算

(3)力的概念及受力分析,力的图示法

(4)惯性现象和牛顿第一定律。

(5)平衡力及力的平衡条件。

(6)力和运动的关系。

(7)二力的合成。

(8)摩擦现象,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这一节的命题特点是以考查概念为主,除速度的知识涉及计算外,其他内容的考查形式是以分析受力、分析现象得结论.也有些是用概念表述出来或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1.速度。2.有关力的概念。

这一部分知识的考查,在中考出题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了“力的概念,平衡力的知识,力和运动”的关系等知识.要掌握这类题的解法,首先要掌握下述概念.

(1)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孤立的一个物体不会出现力的作用,且受力物体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存在.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甲、乙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力时,甲对乙物体有作用力的同时,乙对甲物体也有力的作用,这一对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平衡.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3)力和运动的关系。

一个物体不受力或只受平衡力时,它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会改变).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所以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惯性和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称为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3.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合力: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

(2)求合力:当同一直线上二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力之和,方向与二力方向相同.

当同一直线上二力方向相反时,合力的大小等于较大的力减去较小的力.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

4.摩擦力。

在中考时,主要考察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的大小及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题方法侧重于对概念的理解,只有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才能综合分析问题.下面是对一些容易出错概念的分析和说明,并在中间穿插例题介绍和解题方法.

1.如何选择参照物。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我们要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用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叫静止.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叫运动.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通常我们是以地面或与地面固连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2.如何求速度(v)、路程(s)和时间(t)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3)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4)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用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如生活中:飞机的速度,汽车的速度,人的步行速度,自行车的速度,都是指平均速度.

(6)速度单位:

国际单位:m/s(米/秒)

常用单位:km/h(千米/时)

换算:l m/s=3.6km/h

(7)速度计算公式。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做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均为:

v=3.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1)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例如: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如果它受力,则一定受的是平衡力.

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它所受的力一定是非平衡力.

(2)要熟悉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力:如重力,用符号g表示,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还有:压力(f),支持力(n),拉力(f),这一类力属于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施、受力物体互相有挤压作用,且施、受力物体之间互相接触.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另外还有摩擦力,用符号f表示.产生摩擦力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3)在分析物体受的力时,一定能找到施力物体.

(4)在多个物体互相牵连,受力比较复杂时,可选定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这种方法叫做隔离法.

4.如何区别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我们已经在本节的第一部分进行了复习.而相互作用力也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而平衡力作用于一个物体.

5.如何用“惯性”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6.物体何时受静摩擦力。

有的同学认为:物体静止放在支持面上,就一定受静摩擦力的作用,这个分析是错误的.

(1)何时产生静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和与它方向相反的外力大小相等.

7.物体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如何求合力。

(1)当两个力f1和f2在同一直线上时,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已在前面“命题思路导航”中复习过.当这两个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如何求合力呢?

(2)合力的取值范围:合力的最大值为二力之和,最小值为二力之差,在这个范围内的其他值都有可能。

8.如何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

有的同学认为:物体受的力越大,运动就越快;物体受的力越小,运动就越慢,物体不受力,就要静止.这种分析实际错误地理解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从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任何力时,也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当物体受力并且做直线运动时,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2)当物体受不平衡的外力时,若合力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3)当物体受不平衡的外力时,若合力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九年级物理运动和力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复习课教案。设计意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对本章知识点作一梳理。主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归纳整理,老师只是起一个 穿针引线 的作用,关键地方给以强调和点拨。复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

九年级物理运动和力

第十一章 运动和力 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共有三大部分 运动 力 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些内容非常切近学生生活,却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矛盾重重,特别是力和运动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力学所要解决的中心课题,也是物理学的基础,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形成批判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力图从纵横两个视角 分教材特色和...

2019九年级上册物理《运动和力》力 F 知识点总结

一 本节学习指导。本节开始我们学习力学。这一节中我们学习力的相关概念以及牛顿第一定律,本节中我们把重点放在概念上,同学们要多思考。本节有配套学习 二 知识要点。1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单位 牛顿 n 注意 1 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物体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