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1.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蒸发皿上方产生白雾。
白色粉末减少至消失。
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h4hco3 nh3 h2o co2
2.结论: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反应物生成物。
2.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氮气(n2):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ρ<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①铁丝表面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②导管内液面上升。
①铁钉与水、氧气反映产生铁锈。
②锥形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低,大气压把水压入导管内。
1.2化学研究些什么。
1.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2.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腐蚀性)
释放能量。吸收能量。
5.蜡烛燃烧:
石蜡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2.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
n2—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他—0.03%
2.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分数测定。
原理。红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p o2p2o5
产生大量白烟。
放热。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打开止水夹,瓶内进水约占五分之一体积。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误差红磷的量不足,会使氧气不完全消耗。
集气瓶为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装置漏气。止水夹没有夹紧。
没及时塞上橡皮塞。
3.洁净物、混合物。
洁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4.稀有气体。
氦(he) 氖(ne) 氩(ar) 氪(kr) 氙(xe) 氡(rn)
5.物质组成相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3.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1.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p137
燃烧匙:用来做燃烧实验的。
蒸发皿:蒸发、结晶和浓缩。
托盘天平:称量物质和质量(固体的),量程100g,精准度0.1g
铁架台:支撑和夹持物体。
酒精灯:加热。
研钵:研碎药品。
试剂瓶:粗口叫广口瓶,装固体药品;细口叫细口瓶,装液体药品。
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集气瓶:收集气体,作反应容器。
烧杯:装药品作反应容器,稀释药品,溶解药品,用于加热(垫上石棉网)。
锥形瓶:作反应容器,装药品。
试管刷:刷试管的。
试管夹:夹试管的。
干燥器:干燥物体、仪器。
药匙:取粉末状药品。
石棉网:散热、隔热。
坩埚钳:夹持作用。
烧瓶:可以加热,作反应容器。
漏斗:添加液体。
试管:用于加热,装药品反应容器。
水槽:装水。
滴瓶:装液体药品。
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1.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1.常用仪器。
2.基本实验操作。
①酒精灯 ②药品取用。
标签向手心最少1—2ml
瓶口与试管口对接倾斜不超过试管容积。
缓慢倾倒。粉末:药匙,或纸槽送到试管底部(最少盖住管底)
颗粒:用镊子放管口,缓慢竖起,滑入。
3.气体的收集。
排水:气体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ρ>而且不与空气反应。
向下排空气法:ρ<而且不与空气反应。
4.气体的制取:
过滤器:用滤纸和漏斗。
过滤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紧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上。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漏斗下端管口仅靠在烧杯内壁上。
玻璃棒紧靠3层滤纸一侧。
烧杯口紧靠在玻璃棒上。
6.量筒的使用:平放。
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最终量取的水多。
俯视:最终量取的水少。
7.试管的使用法:可用于盛放少量的固体及液体,可用作物质之间反应的容器,也可以进行加热。
8.实验规则和安全与要求。
1.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1.铜绿化学性质。
①铜绿与稀盐酸反应。
绿色粉末消失。
产生大量气沫。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结论:碱式碳酸铜 + 稀盐酸氯化铜 + 二氧化碳 + 水。
cu2(oh)2co3 hclcucl2 co2 h2o
铜绿分解实验。
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粉末。
试管壁上有水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碱式碳酸铜水 + 二氧化碳 + 氧化铜。
cu2(oh)2co3h2o co2 cuo
2.需要进行科学**。
1.方法:①提出问题 ②做出猜测 ③制定方案 ④查资料,搜集证据 ⑤得出结论 ⑥进行反思。
2.镁条燃烧实验现象。
产生耀眼白光。
放出大量热。
产生白色粉末(氧化镁)
结论:镁 + 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3.镁与食醋。
现象:放热产生大量气沫,产生气体叫氢气。
三需要学习化学符号。
1.元素符号 2.化学式 3.化学方程式。
2.1性质活泼的氧气。
1.氧气的性质:
1.物理:通常状态:无色无味气体,ρ>不易溶于水。
1.01×105 冷却—183°c 由气体变成淡蓝色液体。
218.4°c 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化学:比较活泼。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由上至下,缓慢进入,保证与氧气充分接触。
发出白光放热。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碳 + 氧气二氧化碳。
c o2co2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放热。发白光。
瓶内壁有水雾。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石蜡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热。
产生黑色固体。
结论: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
fe o2fe3o4
打磨。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
火柴将要燃尽的时候,放进水内。
瓶内要放少量水或沙子。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
剧烈氧化;既发光有发热。
缓慢氧化:不发光发热。
二。氧气用途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做助燃剂。
3.氧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方法。
原理: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蒸发。
2.实验室制法:
药品:①高锰酸钾(紫黑色晶体颗粒)②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③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原理:①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②过氧化氢(双氧水) 水 + 氧气。
h2o2h2o o2
氯酸钾氯化钾 + 氧气。
kclo3kcl o2
步骤:①连接装置 ②检查气密性 ③装药品 ④固定铁架台上 ⑤集气瓶装满水 ⑥加热⑦收集气体。
⑧连续均匀气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沪教初三化学教案 第六章溶解现象。第一节物质的溶解。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2 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说出溶剂和溶质。3 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4 初步分清悬浊液和乳浊液。5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重点难点 溶液的概念 特点。会辨认溶质和溶剂,能...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三节物质的组成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巩固化学式的书写,从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式的意义。2 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活动方案 活动。一 能根据化合式求算化学式中各原子的个数比 质量比。知识回顾 1 书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氧化铝碳酸钾硝酸钾 氯化亚铁干冰硫酸铵 ...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三节物质的组成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2 知道简单化合物的命名方法。3 能进行化合价的简单应用练习。活动方案 活动。一 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知识回顾 默写下列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na ca h o 亚铁 铁 al zn 氢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