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11《学问和智慧》练习苏教版

发布 2022-07-26 18:18:28 阅读 8139

十一学问和智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陶冶( )寸积铢累( )大窾( )

矻矻穷年( )探骊得珠( )犀锐( )

2.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有没有积极思考的习惯,在于能不能融会贯通。

b.过去的事,如果你不想记住它,就当它是浮光掠影吧。

c.今天的会本来是要讨论减负的,可是几个人空谈半天,无关宏旨。

d.我们原以为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没想到探骊得珠,想人之所不想,竟做出这样出色。

的一篇文章。

3.(陕西中考)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②所谓的民族价。

值观一定不能有“钱”,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③就像。

一个人一样,使一个人富裕起来是容易的,给一个人一百万就富裕起来了。④_使一。

个人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

1)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

3)第④句的横线处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出来。

4.仿照例句,从“友谊·理解”“成功·失败”“幸福·苦难”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造一个。

句子。例句: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

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先品味,把握该句的特点,再造句子)

仿句。5.(云南中考)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

假借。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

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例如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比如“武”字,即“止戈为武”

ab.①⑤cd.④⑤

6.(乐山中考)阅读下面三则关于“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材料一:近年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阅读载体也多样化,我国国民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长略。

有减少。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分钟,比2024年减少了1.95

分钟。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分钟,比2024年增加了5.18

分钟。材料三:上海市的调研显示,58.22%的青少年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

青少年青睐纸质图书的主要原因包括“阅读习惯”“需要深度阅读”“为了收藏”“内容查找方便”“需要记录或做读书笔记”等。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该怎样处理“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

阅读“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回答问题。

7.句首“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8.选文中的词语“肥皂泡”“探照灯”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9.选文第一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

10.作者列举罗马圣彼得和巴黎圣母教堂两座建筑物有什么作用?

11.谈谈你对“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

运用学问”这句话的理解。

原创)自信的力量。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奥里森·马登也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物质,就会看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开始做事前,总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

自信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一个人的成功,从不少人的创业史上我们都可见一斑。自信可以从困境中把人解救出来,可以使人在黑暗中看到成功的光芒,可以赋予人奋斗的动力。或许可以这么说:

“拥有自信,就拥有了成功的一半。”

同样两个努力工作的人,自信的人在工作时总会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度过:当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时,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有实力,当遇到实在无法完成的任务时,则认为也许任务本身实在太难。而缺少自信的人则会把成功归功于好的运气,把失败看成是自己本领不到家。

只是由于这小小的心理差异,虽然二人花的时间,精力都差不多,但往往较为自信的那一方的收获要大得多。

国内外多少科学家,尤其是发明家,哪一位不是对自己所攻克的项目充满信心呢?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只会一次又一次地激发起他们的斗志——他们认为:失败越多,距离成功也就越近了。

但自信不是平白无故地就会附着在人身上的,首先人要有真才实学,接着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信,并把它作为一种极其有用的动力。空有满腹自信,那只说得上是自以为是罢了。这种所谓的“自信”,不但不能推动人前进,反而害人不浅。

网络评论人王小山说过:“没有真东西,只有信心的话,前途只有一条——死,而且死得很难看。”这句话听起来有些过火,但事实上如果仅有自信的话确实是十分危险的。

同样,在我们的学习中,仅有自信也是不够的,自信应该与努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时常见到有部分同学在考试之际,没有一丝紧张,满怀自信地步入考场。但考试过后,这部分同学中有的分数挺高,有的分数却是羞于见人的。

这看似不可理喻的事情其实很简单:这部分同学中一种是既自信,又刻苦认真学习的;一种是单有自信,却未付出努力的。这两类同学看上去都是充满着信心去应试,但由于平时知识的积累不一样,后果就截然不同。

所以说,我们做人,就应当先做一个满腹经书,然后才充满自信的人。因为自信只是一种虚无的力量,想要成功,就得让自信附着于“实干”这一燃烧自信的机械上,以使自信发挥出它应有的力量。

12.文中阐述的观点是___文章先论证了接着。

提出自以为是的“自信”不但不能推动人前进,反而害人不浅。最后得出。

这一结论。【论点及论证思路】

13.文章第①段引用拿破仑·希尔和奥里森·马登所说的话有什么作用?【引用的作用】

14.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论证方法及作用】

1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结合文章谈启示】

16.比喻论证使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有力地论证论点。请你。

模仿文段写一片段。

课文片段**】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

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

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

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惟有这种有。

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清澈,最为宝贵。

写法分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肥皂泡”,尽管外表五。

光十色,但瞬起瞬灭。将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有很强的穿透力,又比喻成“珍珠泉的泉水”,因为“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清澈,最为。

宝贵”。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切,因为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联。

系。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刻的道理阐述得。

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参***】1. yě zhū kuǎn kū lí xī

2. b 3.(1)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

2)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这个字,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

个民族必须有精神。

3)但是(或:可是)

4. 示例:惟有从理解中产生的友谊,才不是春天易谢的花朵;它永远像松柏一般,四季常。

青。 5. c

6.(1)说明了我国国民电子阅读运用率逐年上升,而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间有所减少。

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已成为阅读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适度利用。但是我们依。

然要重视阅读效果最好的纸质阅读。

7.过渡(承上启下)。

8. 肥皂泡:形容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无掠影,肤浅,瞬起瞬灭,一触即破。探照灯:形。

容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有深度,有广度。

9.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10.论证了“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智慧更为重要”的观点。

11.作者在指出学问和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同时,强调了智慧更加重要,强调智慧对。

于学问的把握、辨析和实践,只有这样,两者才能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相互促进,相。

得益彰。 12.自信的力量自信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一个人的成功自信附着于“实干”这一燃烧自。

信的机械上,以使自信发挥出它应有的力量

13.引起读者思考,引出议论的话题。

1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以学习中的学生为例(以“有自信又刻苦认真学习”和“单有自。

信却未付出努力”的两类学生为例)进行对比,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自信与努力结合”

的必要性(重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5.示例: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只要我们充满自信,心存斗志,并且努力、奋斗、

拼搏,不怕失败,不畏艰险,就有可能取得成功。(提示:围绕“自信”“努力”答即可。)

16.【例文】其实完美本身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完美是八月十五一轮圆满的明月,完美是白。

璧无瑕的一枝出水芙蓉,它激发人们内心最强烈的欲望,它深深地撩拨着人们的心弦。

然而,这月是水中月,这花是镜中花,多少人受了“完美”的**,踏上一条没有终点。

的道路,最终失足于心灵的沼泽。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学问和智慧》教案苏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学问和智慧 教材分析。文章分析了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把 学问 比作 滋养人生的原料 铁 突出 学问 的基础性,主体性 把 智慧 比作 陶冶原料的熔炉 炼钢的电火 突出 智慧 的外显性,应变性。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 突出形成 学问 的方式是积累 智慧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学问和智慧教学反思苏教版

学问和智慧。今天,准备上 学问和智慧 第一课时,预期完成的教学任务是 学生能理清学问与智慧的内涵及两者关系 课前预设了三个教学环节 由学过的 论美 一文内容导入新课 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弄清 学问 和 智慧 这两个概念的内涵 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厘清 学问与智慧 的关系,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上课后...

九年级语文上册11学问与智慧教案苏教版

11学问与智慧。教学目标 1 弄清 学问 和 智慧 的区别与联系,了解作者所阐述的学习观,理解作者所说的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 的观点。2 理清文章结构。教学设想 本文以自学为主,老师只是引导和点拔。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 纸上谈兵 的故事吗?请同学们讲讲。赵括有没有学问?他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