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发布 2022-07-22 13:54:28 阅读 6513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绿都城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设计教师:设计日期:2023年3月。

适用年级:四年级。

学习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

学习内容及授课时间:

四则运算(6课时)

观察物体(3课时)

运算定律(9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三角形(6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图形的运动(二)(3课时)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5课时)

营养午餐(1 课时 )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2课时)

总复习(4课时)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四年级的学生,总体来看,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仅小部分学生不能掌握所学内容,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较浓厚,上课时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另外还有一部分后进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底子薄、惰性强,这二类学生在本学期还要重点抓。

二、本册教材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二);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三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观察物体的角度。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轴对称和平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平均数。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求出平均数并简单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学会和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根据立方体堆积的立体图形,能描述前、上、左三个角度的视图。

5、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求平均数,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的重、难点:

1、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三步计算文字叙述题的解答方法,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对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行检验,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

正确计算混合运算,能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学会小数的意义、单位,会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应用以前学的方法求近似数。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性质的应用,正确按要求近似数。

3、小数的乘、除法。重点:掌握计数方法,知道小数乘、除法同样可以用整数简算的方法进行简算。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正确进行简算。

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重点: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难点:画三角形的垂线和平行线,各种图形特征的应用。

五、教学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6、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8、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精选资料欢迎 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课程必修课 教学材料 四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科目名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编写人员 王春红张莉。授课时间 建议课时60课时,预设课时50课时 编写日期 20xx年2月12日 课程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 等式的性质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学习必备欢迎 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课程必修课 教学材料 四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科目名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编写人员 王春红张莉。授课时间 建议课时60课时,预设课时50课时 编写日期 2012年2月12日 课程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 等式的性质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 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数学。课程类型 必修。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课时 60课时。设计者 李奇。背景。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四则运算 位置与方向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角形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统计 数学广角等内容,其中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小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