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 下册 课程纲要》

发布 2022-08-10 04:37:28 阅读 2084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课时:50课时。

设计者: 背景。

人教版四年级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从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并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点,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内容。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课时1: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2:乘除混合运算。

课时3:积商之和的混合运算。

课时4:两个商之和的混合运算。

课时5: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题。

课时6:有关0的运算。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课时7: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课时8: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课时9: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课时10: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11:加法交换律。

课时12:加法结合律。

课时1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课时14:乘法交换律。

课时15:乘法结合律。

课时16:乘法分配律。

课时17:连减的简便计算。

课时18:加减计算的灵活应用。

课时19:连除的简便计算。

课时20:乘除的灵活应用。

课时21:乘加的灵活应用。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课时22:小数的意义。

课时23:小数的读写。

课时24:小数的意义和读写练习。

课时25:小数的性质。

课时26: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时27: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课时28:小数点位置移动练习。

课时29:生活中的小数。

课时30:单名数、复名数的互化。

课时31:生活中的小数练习。

课时3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课时33: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

课时34:求近似数的练习。

第五单元:三角形。

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时35:三角形的特性及各部分名称。

课时36:三角形的稳定性。

课时37: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课时38:三角形的分类。

课时39: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时40:图形的拼组。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课时4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课时42: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课时43:小数加减法练习。

课时44: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课时45: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课时46:运算定律练习。

第七单元:统计。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课时47: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课时48:练习。

课时49: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课时50:练习。

实施。一) 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文中插图、多**。

3.课外资源:工具书、同步练习。

评价。一) 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1.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30%)=平时测验(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

1)平时检测: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习题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2)课堂表现:课堂上随机提问8—10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2.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

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百分制。

2.课堂评价: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三)结果处理。

以上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合计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和建议。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小学数学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学习材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数 60课时左右课程简介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观察物体 二 图形的运动 二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 评课稿。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运算定律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整体感觉苗老师这堂课很成功,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 1 目标定位准确,过程实施得法。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明确整数的运算定律及减法的性质如何在小数加减法中的应用,使计算简便...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2011 11 29 10 29 提问者 刘寨一小宋 浏览次数 1230次。最佳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日期 总课时 48课时。课程类型 必修课。学生 教材及其资源背景分析 从四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的学习,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