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发布 2022-07-16 11:13:28 阅读 6748

总体情况:

2023年安徽中考语文卷在整体上延续了近年来安徽中考语文卷的风格。在结构上仍然分为三大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所占分值与比例也与之前完全相同: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卷面分5分。

但在各个部分当中都有所变化与创新,整个试卷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没有偏题、怪题。

下面,从命题意图、考生答题情况、失分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逐题分析。

第一部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命题意图: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考查的主要方向仍然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这一部分由四题组成。

第1题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10分,主要考查学生古诗文积累情况。在名句上下句补写方面仍然采用8选6的出题方式,涉及到诗、词、曲、古文多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名篇默写不是沿袭前几年的绝句或短小词曲,而是默写《钱塘湖春行》的后四句,这既考查了整体记忆诗词的水平,又提醒大家不要拘泥于已有形式。

第2题语段综合训练9分,主要考查学生拼音、字形、运用字典理解字义、仿句的情况。

第3题名著知识4分,主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积累。考查范围在《考纲》要求的8篇之内,包括《安徒生童话》和今年新增篇目《骆驼祥子》。题型均为内容填空,无理解性填空,难度较小。

第4题综合实践活动12分,主要针对“文明出行”问题考查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况,包括概括**信息、口语交际、病句修改,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体现了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考生答题情况:

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部分学生失分较少,主要失分在错别字和整句的遗忘。错别字分两种:一种是写成同音字,如“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写成“雁”,“天涯”的“涯”写成“崖”;另一种是书写不规范,如将“草色入帘青”的“入”写成“人”。

仍然有少数同学在8选6时没看清题号,而将诗句位置填错失分。

语段综合训练中能使用新华字典,因而字音字形部分学生基本能得分,但字义失分较多,如“华而不实”的“华”应为“开花”,不少学生选择了字典中“华”的第一个义项“华丽”。

名著因考查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内容,整体得分较高,但仍有部分同学遗忘失分。

综合实践活动部分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失分在**信息概括题,题干中明确要求避免使用**中的数字而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一些同学因审题不细失分,还有部分同学信息不会使用“最多”、“最少”这类词语,只是笼统概括,不能清楚地反映**内容。

失分原因:1、部分学生不花功夫背诵默写,或者只背不写,只背不理解。应加强学生书写能力,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不至于默写时出现同音字的错误。

2、很多学生以为考试给带字典,平时就不注意字词的积累了,于是遇到像“华而不实”这样的成语,即使查了字典也在“华”的众多义项中找不出正确的那个释义。

3、部分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只是走马观花式的了解故事梗概,对文章的细节读过就忘记。导致个别空填不正确。

4、学生概括**信息时不会将数学语言转换成语文语言,答题时也不会分类分条,一概而论。

第二部分:阅读。

今年阅读的考查依然是两篇课外现代文阅读和一篇课内文言文,共55分。

一)第一篇阅读《西塘古镇》17分,如所有老师所料,是一篇说明文。只是选文内容一改以往的科普性质,为一篇介绍风景名胜的文章,人文气息更浓,引领学生感悟生活和作者的情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命题意图:从文章题目设计来看,主要考查学生提炼、概括、总结信息的能力和说明文知识及运用能力。具体从文章结构的划分、说明对象特征的概括、说明方法的判断、说明文语言的品析和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来考查,没有出现偏难题目。

考生答题情况:

说明文阅读答案较固定,很多答案能从文中直接找到,因而得分较高。

第5题:将文段分成四部分。按照总分结构四部分不难分出,但有不少学生在最后一个分段处失分。

第6题: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本题可以直接从第段和第段找出答案,少部分同学因阅读马虎而没答全面。

第7题:判断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作比较基本都能答对,而很多学生将作诠释写成下定义。

第8题:品析说明文语言的表达效果。部分学生只是一味答“准确严密”,而未从具体句子分析特点,导致失分。

第9题:第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4分)本题是在对文章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筛选以及总结与概括,较第6题来说稍难一些,学生得分基本在2~3分,多数在答“势”时只答到河道交错,而未答到面积狭小。

还有部分学生将“势”与“事”所指写反了。

失分原因:1、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提炼不全面。

2、学生对说明方法中的“下定义”和“作诠释”概念模糊不清。

3、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凡是考说明文语言就只考虑“准确严密”,而忽视了词语本身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二)第二篇阅读《远去的乡村》23分,是当代著名作家李汉荣先生的一篇散文。李汉荣有多部作品入选山东、上海中学语文课本,还另有多篇文章被作为高考及中考现代文阅读题材。这篇散文依然秉承作者“回归到生命的本质当中去,与山河自然、生灵万物共呼吸”的思想。

命题意图:从文章题目设计来看,有些题目既源自文中,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比如将仿写放在对文意的理解上,对文章的感悟用原文的话回答。当然也有一些散文阅读中的经典题型,考查学生对散文语言的品析能力,主要从修辞方法及其作用方面考查,还有对主旨的理解能力。

考生答题情况:

散文阅读一直以来是学生失分较多的地方,本篇阅读也不例外。

第10题:根据文章内容仿写句子。此题开放性很强,学生可从文段中任选一方面进行仿写,得分较高。

第11题:用原文中的话回答两处感悟。(1)田埂上摔跤后的感悟较好回答,而(2)听豆荚炸裂声后的感悟不少学生拘于表层回答“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

第12题: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此句共有三种修辞,而大多数学生只回答出排比拟人两种,而忽视了反复。

第13题:结合语境品味加点词语内涵。本题4分,多数学生只能得到2分。对于“固执”一词学生基本能答到“强调父亲对乡村的热爱与眷恋”,但很少有学生回答到“流露出我对父亲的敬意”。

第14题:对题目“远去的乡村”的理解,其实也就是在考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此题分值较大,学生基本能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来答,但不少学生忽略了“诗意”二字。

失分原因:1、对散文的阅读拘于表面内容,而忽略了深层的含义。

2、语言赏析时只关注主要的修辞,导致答题不全面。

3、学生比较浮躁,喜欢故事性强的一类文章,对这类散文很难静下心来满满品读,导致答题不够深入。

三)第三篇阅读选的是课内文言文《三峡》,15分。

关注近几年中考文言文篇目后发现,就《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三峡》、《出师表》没涉及,今年阅读就考到了《三峡》,依然是4小题,15分。

命题意图:今年文言文的考查比较简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和对简单句子的翻译能力,皆为平时课堂所讲,没有难度。而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没有涉及到主旨问题,也是较为浅易的题目,可见命题老师没有刻意增加文言阅读难度。

考生答题情况:

第题学生主要失分在“略无阙处”中“阙”的解释,应该是“断缺”或“中断”,很多学生写成“缺口”。其它字词句的解释、翻译课下注释皆有,多数学生都能得分。

第17题“猿鸣三声泪沾裳”中“泪沾裳”与前文写猿声的哪两个字照应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题目,失分较少。

第18题“第①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②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也是平时学生上课时老师经常强调的内容,但有些学生特点答得不全,还有直接用原文回答,不知道概括特点的,也不得分。

失分原因:1、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文言文比较马虎,基础的字词意思没有掌握。

2、翻译中失分最多的“阙”是课下注释中没有明确给出解释的,有些学生不知道意思,也有些参考资料上写成“缺口”给学生造成误导。

3、审题不清,对山和水的特点直接用原文回答二不知根据原文意思自己概括。

第三部分:写作。

今年中考作文是“那段___的日子”,要求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补充题目,完成作文。这与去年作文“__在其中”相比有相同也有所变化,虽然是半命题作文,但把半命题变成了“四选一”,即考生选择的空间却被限制了,这就等于说是四道命题作文,考生可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选择其一来进行写作。这种题型在08年时也考过一次。

命题意图:这次作文采取了命题与半命题结合的形式,提供四个词供选择,既节约了学生拟题的时间,又给了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文题表意明确,无论哪个词语都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让学生有话可说。

因而主要考查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与习惯,命题者希望通过限定的四个词语引导考生从真实的生活经历入手,说真话抒真情。

考生答题情况:

考生选择“温暖”和“自由”的居多,因为这两个是带有积极情绪的词语,考生驾驭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这样的文章学生只要认真写作,不出现审题的重大失误,按照评分标准,基本都能拿到中等分数。只有那些立意深刻,能写出对生活或对社会、对自然的真实独特感悟的才能拿高分。

而很多学生只注重“那段日子”本身,重事件的叙述而忽视了内心真实的感悟和具体的生活细节,并没有分析出温暖和自由的真正内涵,只停留在表层。更有部分学生内容空洞贫乏,缺少实实在在的内涵,仅仅是凑一些字数,缺少真情实感,如依然很常见的就是雨天母亲送伞、午夜父亲背住院等俗套故事,这样的文章显然得不了高分。

而对于“孤单和烦心”,这两个看似有些悲观低沉的情绪,有些考生能从中挖掘出积极向上的一面,比如在孤单或烦心的时候,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学会坚强面对,这样的日子更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样的立意再加上流畅的表达自然可以得高分。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___处填入了题干中所给的四个词语之外的词,这样的文章即使写的再好阅卷时分数也会降一个等级,如原本分数可得二类上,就自动降为二类下。

失分原因:1、审题失误,虽然题目上专门黑体字强调从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但有些考生依然粗心大意,填上了四个词语之外的一个词语,这样等于未作文已走题。

2、题材陈旧,毫无新意。很多俗套故事再次出现,即使是真实事件也不易得高分。

3、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很多编造的情节即缺乏细节描写的支撑,又没有真情实感,很难打动人。

4、立意较浅和消极。立意较浅的文章很难显示那段日子的意义和价值,只局限于事件本身,未能发现其给我们带来的深层意义。立意消极的文章分数一定很低,因为考场作文,不仅展示学生的文笔、情感,也要表现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总体情况 2013年安徽中考语文卷在整体上延续了近年来安徽中考语文卷的风格。在结构上仍然分为三大板块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阅读 写作 所占分值与比例也与之前完全相同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卷面分5分。但在各个部分当中都有所变化与创新,整个试卷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基...

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23年中考复习建议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今年,全国初中毕业学生全部进入新中考。纵观各地中考语文试题,都是根据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教基 2002 26号 和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 教基 2008 6号 精神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命制的,几乎每一份试卷都很好地反映...

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4年菏泽中考语文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为依据,结合近几年菏泽市课程改革实践的实际。试题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力求既有利于选拔优秀学生,又给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体现了我市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健康 富有活力的发展方向。一 试卷的特点。试题既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运用及语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