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答案 1

发布 2022-07-14 10:22:28 阅读 7530

原文说“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 “和”的状态。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前提错误。)

2.c(“要素”指人的精神诉求,不是指学说;另外“三家都不可或缺”是指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信奉”。)

3.d(a.无中生有,原文没有“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 之说;b. 偷换概念,改变了范围,“中国固有的学问”比“儒道两家”大得多,另外“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说“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c.

概括失当,并非“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儒道两家即可互补,所谓“一张一弛”。)

食:给……吃饭)

何:为什么;什么。b 乃:于是,就;是。d 其:他的;自己)

辞官归隐”有误,原文为“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司马光认为“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

8. (1) 如果士兵不听从, 那一定很危险, 不如趁他们懈怠的时候攻击他们。(“因”、“解”,各1分,大意1分)

2)人有生有死,就好比晚上过后一定早晨一样,自古及今,本来就不曾有人能超脱这个常规而独自生存下来。(“譬犹”、“夜旦”、“固”、“未尝”,各1分,大意1分)

附文言文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到陈涉等起义的时候,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年轻人,归属沛公。张良曾多次用《太公兵法》给沛公讲说,沛公认为他说得很好,经常采纳他的计策。

后来和张良一起南下,攻下宛城,西入武关。沛公打算用两万人马攻打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

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生意人容易用利益来使之动摇希望沛公暂时坚壁留守,派一部分人先出发,准备了五万人的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然后派郦食其带领贵重的财宝去引诱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并打算和沛公联合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听从。张良说:

“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乘他们懈怠时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

沛公一直追击败兵到了蓝田,再次交锋,秦军最终大败。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封为汉王,在巴、蜀地区做王。

张良因此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毁断绝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的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汉王于是一边走一边烧毁了栈道。

后来击败项羽,平定天下,分封功臣,于是封张良为留侯。汉高祖已封赏了有大功的臣子二十多人,其余的因日夜争功不决,未能进行封赏。高祖在雒阳南宫里,从复道上望见将领们纷纷互相坐在沙地上谈说。

高祖问道:“这些人在说什么?”留候说:

“陛下不知道吗?这些人在密谋反叛呢。”高祖说:

“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要反叛呢?”留候说:“陛下出身于平民,用这些人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的故旧亲朋,而所诛杀的都是陛下平时怨恨有仇的。

现在军吏们在计算战功,因天下的土地不够全部封赏,这些人怕陛下不能都封赏,又害怕平时的过失被陛下怀疑而受到诛杀,所以就相聚在一起密谋反叛。”高祖忧愁地说:“怎么办呢?

”留侯说:“陛下平时所憎恨的,而且是大家所共知的,谁最厉害呢?”高祖说:

“雍齿和我有旧仇,他曾多次使我受困受辱。我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多,所以又不忍心。”留侯说:

“现在赶快先封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看到雍齿受到封赏,那么人人都会情绪稳定。”于是高祖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群臣吃完酒宴后,都高兴地说:

“雍齿尚且能封为侯,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留侯常称说:“我家世代相韩,到韩国灭亡以后,不惜万金资产,为韩向强秦报仇,震动了天下。

现在凭三寸之舌成为皇帝的老师,分封万户,位列侯爵,这是一个百姓所能达到的富贵的极点,对我张良来说很满足了。我希望丢开人世间的事情,打算跟从赤松子交游。”于是学起了辟谷、导引、轻身养生之术。

适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强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么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呢?”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

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为文成候。

臣司马光说:人有生有死。就好比晚上过后一定是早晨一样;自古及今,本来就从未有人能超脱这个常规而独自生存下来。

凭着子房的通达事理,完全知道神仙之事是虚妄荒诞的;然而他想打算跟从赤松子交游,他的才智从这可以知道啊。面对功名富贵,是为人臣者最难处理的。像高帝所称赞的,只不过三杰罢了。

但淮阴侯韩信被杀,萧何被关进监狱,难道不是因为功名富贵到极点但还不知道满足吗!所以子房以神仙为借口,丢弃人间的事,把功名看成身外之物,对荣华利禄不屑一顾,人们常说明哲保身的人,子房是一个啊。

9.①首联以诗人议论提起。(2分)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或:壮志未酬,被迫闲居的感情。2分)

选取了水、林、莺、草、蝶等意象。(2分)构成了初夏季节莺语声声,蝴蝶翻飞的热闹美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4分)

10. ①怅寥廓,问苍茫大地②风萧萧兮易水寒士皆瞋目③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6分)

11.(1)(a,3分;c,2分;b项“以小见大”不对,1分;d项“改变家乡面貌的深深嘱托”不对;e项“表达对父亲不理解的悔恨”不对。)

(2)(1)屐齿印:木屐是本文的线索(1分),既表现了无私的父爱(1分),又突出家乡的贫穷(1分)。(意思对即可。

)(2)江南雨的惆怅: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1分),表现作者对贫穷生活方式、生活状况的伤感与压抑(2分)。(意思对即可。

)3).视野狭窄、思想闭塞、观念落后使父辈和乡亲固守着原有的生活方式,难以摆脱贫困(3分)。这是作者对处于贫穷的父辈与乡亲落后生活的深深思索(3分)。(意思对即可。)

4).“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等表现父亲的勤劳(2分);背我过河、“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等表现父亲的慈祥、善良(4分);“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等表现父亲的保守(2分)。(本题必须结合原文分析,只答父亲勤劳、慈祥、善良、保守而缺少分析的只能得一半分;另外答父亲节俭、坚韧、敦厚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在句中应使用“逆来顺受”。b“胆战心惊”,形容人非常害怕;c“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d“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也用来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项成分赘余,“由于”和“使”去掉其中一个;b项“林地”“种植”主谓搭配不当,将“种植”改为“分布”;成分赘余,“高速路或主干道的路边”中,将“路边”改为“旁边”;成分残缺,“扬尘”后应加“抑制”。c搭配不当,陈述对象为戴彬,而非“非诚勿扰”,去掉“的”。)

(这是一段描述性文字。注意对事物进行描述时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⑤①解说“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③解说“海峡港湾”。)

15.参考:① 孟母迁居与德为邻②礼义廉耻为安心之方③求名应求万世名④志于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可视学生答案内容与形式的吻合度酌情给分。

16. (1)“元芳体”蹿红网络 ,或 “元芳体”风靡一时 ,或 “元芳体”一夜走红。

(2)诸如以“暗藏职场智慧甚至官场哲学”(当领导的,问计于民是一妙招;当下属的,不多言,不妄言,既充分尊重领导权威,又注意拿捏分寸。你不能太蠢,也不能太聪明,更不能铁口直断。);面对生活压力的自我戏谑和调侃”(我们内心焦虑的投射,是想通过这种自娱自乐、自我解嘲的方式,来舒缓心理压力、缓解我们自身的恐惧、烦恼与无奈啊!

);是一种流行娱乐方式”(无论网上流行的“甄嬛体”、“离骚体”、“**体”,还是今年流行的“杜甫很忙”,“包大人很黑”都是网民在网络上跟风炒作的结果,一种娱乐消遣方式,体现了网民的娱乐精神,“元芳体”成为近来又一场网络狂欢。);体现了广大网民表达诉求、寻求民意共鸣的愿望。”(元芳体”是草根阶层以娱乐化的语言,对社会事件寻求共识,追求共鸣的一种方式。

“元芳体”的走红是网民对社会建设的参与,而不仅仅是娱乐。)等为观点,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17.略。

高一语文周练1答案

于其身也 对于不拘于时 被 受 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 得辍耕之垄上 去 到 句读之不知 宾语前置的标志 士大夫之族 这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 焉 风雨兴焉 从这里圣心备焉 句末语气词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代老师 其 其可怪也欤 表反问语气 其皆出于此乎 表推测语气,可译为 大概 ...

2019高一语文月考1 答案

达志中学2019 2020学年高一 上 语文月考1参 1 c 3分 解析 易 替代。2 c 3分 解析 连词,表修饰关系 连词,表承接关系 均为介词,用,拿。3 c 3分 解析 a项,数词活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 c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作状语 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 ...

高一语文答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参 1 b a中bi f i c中j d中qi n r 2 a b项 坟莹 应为 茔 敬酒不吃吃伐酒 应为 罚 c项 义愤填赝 应为 膺 陪了夫人又折兵 应为 赔 d项 呕气 应为 怄 雷铤万钧 应为 霆 3 c 高山景行 指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