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22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 修改

发布 2022-07-13 19:00:28 阅读 1982

第一章概况。

一、 工作面范围内及上下采掘情况。

1、 41122工作面开采煤层为上二迭龙潭煤组上段的11#煤层,该工作面走向长446.5米;倾斜长251m;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2.85m,容重1.35。

2、 41122工作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运输巷推采197.1米、回风巷推采24.5米、中间巷推采164米,工作面已完成上下切眼刮板输送机、支架的对接,对接后工作面倾斜长251米。

41122工作面对接完成后,原41122(2)补回风巷改称41122回风巷、原41122回风巷改称41122中间巷。

3、 井下四邻采掘情况:41122工作面位于四采区9#层回风下山的西翼,回风巷北帮以北约34米为本煤层41120工作面采空区,工作面切眼以西和以南均未开采,工作面以东为已回采完毕的41113工作面。工作面垂直往上约16.

5~26.0米为9#煤层40902工作面采空区,垂直往上约43~48米为4#煤层40402和40404工作面采空区。面内有勘探期间煤田地勘公司142队施工的补21-3钻孔,其孔口坐标为x=2966410.

4;y=458616.94;孔口标高z=1841.03m,孔口至11#煤层底板的深度为223.

9米,全孔均进行了封闭,煤系地层采用的是1:2的水泥砂浆封孔。

4、 工作面推采至9#层煤柱工作面运输巷100m外停止回采。

5、 41122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一次采全高,采高2.0m~3.3m,沿11#层顶板或10#层下分层顶板开采,在回采期间加强煤质管理;当煤层变薄或过地质造带时适当降低采高,但不得小于2.

0m。工作面自西向东开采,当11#层与10#层间距大于300mm时,降顶回采11#煤层上下分层;当11#煤层上下分层间距大于500mm后,提底回采11#煤层的上分层,采高不大于2m。工作面采用mg300/720-awd1型双滚筒割煤机落煤,sgz-764/500型中双链刮板输送机运煤,zy3400/13/32液压支架169台支护工作面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6、 两巷出口端头支护:工作面上、下出口端头采用6m花边钢梁配合3.5m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三柱,沿走向支设大棚成对交替迈步支护顶板;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中间巷自煤壁线往外用3.

5m花边钢梁或工字钢配合3.5m或2.8m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三柱,垂直巷道支设抬棚支护顶板,其中回风巷超前20米进行支护、中间巷超前10米进行支护、运输巷超前至补运输巷贯通点进行支护,棚距为1m。

7、 41122运输巷压力大,为满足支护要求,从41122工作面煤壁线往外、至41122补运输巷贯通点为止,全部进行套棚和点柱支护,其中运输巷270米里程线至350米里程线段已采用梯形棚进行支护,其他段按照超前支护要求,一梁三柱进行支护。棚间距1m,棚与棚之间打点柱或使用3.5米半圆木做梁架棚加强支护。

8、 41122采煤工作面回风巷自切眼煤壁线往东每隔25m施工一个垂直于顶板深3m的高位瓦斯抽放窝子,工作面在推采过高位窝子期间时,必须加强上出口20m范围内的超前抬棚支护及端头支护,加强回采期间的瓦斯治理工作,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二、工作面储量及生产安排。

该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2.85m,容重1.35。

可采面积为106154㎡,可采储量为408427.5吨,单月产量60000吨,预计开采时间约为7个月,预计2023年5月上旬回采结束。

第二章地质说明书。

一、工作面井下位置与临近工作面关系。

工作面井下位于四采区9#层回风下山西翼,开采煤层为上二迭龙潭煤组上段的11#煤层,回风巷标高在+1636.7~1657.2m;运输巷标高在+1596.

6~+1625.6m。地面位于威宁县东风镇元木村泽家湾子以北的陈家坡上与小营盘之间,地表出露地层为三迭纪飞仙关组灰绿色细砂岩及第四纪覆土层,地貌形态为中高山山地,冲沟较发育,地形为陡坡旱地,植被不发育,地表无民房建筑物及重要工业设施,地面标高在+1820.

3~+1949.1m。

二、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1、地面位置:

地面位于威宁县东风镇元木村泽家湾子以北的陈家坡上与小营盘之间2、地形地貌及地表岩层出露情况:

地表出露地层为三迭纪飞仙关组灰绿色细砂岩及第四纪覆土层,地貌形态为中高山山地,冲沟较发育,地形为陡坡旱地,植被不发育,地表无民房建筑物及重要工业设施,地面标高在+1820.3~+1949.1m。

三、工作面特征和储量

四、煤层结构。

41122工作面开采煤层为11#煤层,俗称大栓炭,黑色或褐黑色,块状或粉状,线理至细条带结构,断口不平整,为半亮型煤。从该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及切眼实际揭露资料分析,煤层厚度较稳定,但在靠近9#层运输下山附近11#煤层存在一个分岔条带,该分岔带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斜切本工作面东南角,在走向上呈透镜状分布,上下分层间距有由东向西逐渐减小的趋势,根据41122工作面揭露情况,在41122运输巷6#导线点至10#导线点11#煤层上下分层间距由1.25渐变为0.

60m,向西逐渐减小;41122回风巷在开门向西40m,11#煤层上下分层分岔,其间距由1.0m逐渐减小至0.5m ;41122回风巷3#导线点处(回风巷开门位置)11#煤层上下分层间距仅有0.

24m。

根据41122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及切眼的实际情况分析,本工作面煤层厚度存在下列三种情况:

1、回采11#煤层上分层段:在41122运输巷6#至10#导线点之间,回风巷开门向西40m间,由于11#煤层上下分层分岔,仅回采11#煤层上分层,其煤层厚度在1.48-2.

18m间。

2、回采11#合并层段:根据补21-3#孔和41122运输巷实际揭露资料分析,在运输巷10#与11#煤层分岔,其间距在0.4-9.

0间,10#煤层不可采;但根据中间巷及回风巷实际情况分析,除靠近切眼的80m段,10#与11#煤层分岔(由西向东间距0.25-0.7m间),其余部分均可回采。

因此10#煤层有由北向南逐渐分岔现象。

3、回采10#与11#合并层段:在运输巷10#导线点往西,中间巷开门点40m往西,回风巷开门往西,11#煤层上下分层逐渐合并,其间距变化值在0.5-0.

03m间,11#上下分层均可回采。

该煤层结构复杂,有3-5层夹矸,在煤层上部普遍发育两层高岭石泥岩夹矸,上层为细晶,下层为粗晶,间距0.10米左右,是11#煤层区别于其它煤层的主要标志。11#煤层结构情况为0.

6(0.03)0.09(0.

04)1.20(0.10)1.

10五、煤层顶底板岩性及稳定性情况(详见综合柱状图)

1)直接顶为10#煤层和灰色砂质泥岩,厚度3.0~6.0米。

2)老顶为灰色钙质细砂岩,厚度8.0-12.0米。

3)直接底板为灰色泥岩,厚度0.8-2.0米。

4)老底为深灰色粉砂岩,厚度1.5-2.5米。

六、地质构造情况。

根据41122回风巷、运输巷、中间巷及切眼的实际揭露资料分析,在41122工作面的回采范围内,地质构造较简单,仅在回风巷开门位置见一条45°<50°落差在2.50m左右的走向正断层,且该断层在回风巷2#导线点往西4.0m左右延伸至工作面内,在该处其断层落差在1.

8m左右,往东其断层落差逐渐减小,对工作回采存在一定的影响。(详见41122工作面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1:2000和441122运输巷、补回风巷实测地质剖面图1:

200)

七、储量预算。

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计算范围:北以41120运输巷南帮为界;东以41113工作面停采线为界;南以41122运输巷南帮为界; 西以41122工作面切眼西帮为界,面积为143840m2。

q=面积×煤厚×容重。

611679.6(吨)

2、可采储量(111)计算:按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中间巷和切眼圈定的范围进行计算:该工作面走向长446.

5米;面积为106154m2。煤层平均厚度2.85m;容重1.

35111储量(q)=走向长×倾斜长×煤厚×容重。

408427.5(吨)

八、水文地质情况。

41122工作面开采煤层为上二迭龙潭煤组上段底部煤层,上覆地层中无强含水层,上部4#煤层采空区中虽有一些积水,但在40902工作面回采时已对采空区采取打钻放水措施,现40902运输巷闭墙内仍有水流出,据观测资料其水量在8.0-15m3/h,但在降雨期间,其涌水量将增大至25 m3/h左右。

地测部门定期对40902采空区涌水进行监测,发现涌水减少或不涌出,则必须由抽放工区打钻进行放水。

九、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1、瓦斯:据勘探和重庆煤科院鉴定资料,该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为15.87m3/t,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

2、煤尘:据2023年9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煤尘**性鉴定报告:11#煤层有煤尘**性危险。

3、煤层自燃倾向等级:据2023年8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11#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ⅲ类,为不易自燃煤层。

十、问题及建议。

1、由于该工作面南右下角有一个长约175~182m,宽约55~60m有狭长块段上部解放层没有开采,煤层瓦斯未能得到有效的释放,在回采前应根据该工作面的瓦斯治理方案对该块段的煤层瓦斯进行抽放,同时加强煤层的注水工作。

2、由于该工作面煤层有波状起伏,在回采过程中需在巷道的低洼处设置排水设备及设施,并在运输巷5#导线点和8#导线点附近的南帮施工一个水窝,设置排水设备及设施,以便排除该工作面积水。

3、由于该工作面煤层在运输巷6#导线点和回风巷9#导线点往西分叉间距大于0.4m,在回采至该范围时,要适当调整开采煤层,沿11#煤层的上分层开采。

4、由于11#煤层有煤尘**性危险,在回采过程中需加强防尘洒水工作,及时对工作面粉尘进行冲洗,杜绝粉尘超标。

十。一、附图:

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1:2000);

工作面井上下对照(1:2000);

3、煤层综合柱状图(1:100);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昭阳区黄家厂沟煤矿。编号 采11 03号。工作面名称 2211 二层出山 壁式c1回采工作面。编制人 吴定方。施工负责人 李章平。总工程师 吴定方。主管矿长 傅立勋。批准日期 2011年8月10日。执行日期 2011年8月15日。汇审单位及人员签字。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负责人传达人班次 1 存在...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一 二队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 采13032号。工作面名称 13032 编制人 陈宇飞。施工负责人 孟锁军 赵来峰。批准日期 2012年3月20日。17011工作面作业规程。会审签字。生产科 安全科 机电科 调度室 技术科 通风队 副总工程师 分管矿长 总工程师 注 题目为2号宋体,单位为小2号宋...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地质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250工作面位于125盘区下山下部的南翼,走向长度850m,倾斜长190m,可采储量902538t。采高控制在3.8m,预计可采期11个月。在工作面的回采范围内由于受到冲刷带及断层构造的影响将对回采煤质产生影响。第二节地质说明书。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