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学校中学部导学案执笔教师:马桂芝。
学科:化学教师:化学备课组第 2 周第5 节总课时11
课题:制取氧气。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2.记住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3.通过练习连接仪器,熟练基本操作。
4.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5.通过实验**,记住氧气的一些主要化学性质。
重点: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难点: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
1.实验室有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将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写在下面,如果你能知道各种物质的化学表达符号(物质的化学式)请在相应物质下面注明。
2.请说出实验室可以利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它们是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3.请说出每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所用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课堂**】一、自主学习。
1.请仔细观察课本图2—15和2—17
1)在图2—15和2—17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此装置适合于用哪种方法来制取氧气?
3)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4)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5)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二、交流学习。
1.请在仔细阅读课本p39——41页的《活动与**》的基础上,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一下问题。
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如何检验,如何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为什么?用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制取氧气需要么?
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 ?
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否则会产生什么后果)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6)本实验中需不需要验满?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时需要验满?如何验满?
7)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思考: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观察思考】动手做一下木炭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交流】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应用坩埚钳夹住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思考:为什么?)
2.做铁丝燃烧这个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思考:为什么?)
三、我的收获。
1. 实验室装配仪器的一般顺序是什么?
2.总结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形成全班共识后记在下面。
达标检测:试卷测试。
板书设计: 制取氧气。
一、反应原理。
二、验满。三、检验。
收获与反思:此部分内容均涉及实验,学生刚刚接触实验,可能掌握起来有些吃力,需要时间,同时也新接触了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死记硬背容易使文字表达式丢项,再有就是对氧气的验满和检验混淆,不知使用燃着的木条还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一段时间后,我相信学生会掌握。
化学第二单元2, 3课时
育英学校中学部导学案执笔教师 杜海。学科 化学教师 化学备课组第 2 周第 3 节总课时9 课题 氧气。学习目标 1 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 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 硫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3 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
第二单元 七课时
第二单元比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比较。教学目标 1 通过 动物乐园 这一情境,使学生体验比较多少的过程,掌握比较的方法,并学会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2 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3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数数。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师 小朋友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第二单元2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授课时间。用字母表示数 一 2013 年2月25日。教案序号课型。1新授。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利用具体数字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出这些关系用字母表示出来。2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内容的丰富,数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会用字母表示一个数,体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