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点:
1、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2、两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 )
a.克服商业危机 b.扩大海外市场 c.对外倾销商品d.追逐商业利益。
2.新航路开辟后,来自美洲的**源源不断流入中国,货币金属匮乏的中国消除了自从北宋以来持续数百年的“钱荒”。由此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部分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b.各地区的商业往来和市场扩大。
c.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d.使国内**贬值,物价**。
3.《公司的力量》一书中如此表述:“在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时代剧变中,人类数千年来建立在亲友、乡邻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
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超越人格和亲情……”这段话反映了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 )
商品种类增多 ②**范围扩大 ③**中心转移 ④经营方式转变。
a.①③b.②④cd.①③
4.有历史学家指出:“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2024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此变化源于( )
a.西欧发生的“商业革命” b.“海上马车夫”荷兰沟通世界。
c.蒸汽轮船用于远洋航行 d.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海上探险。
5.16世纪后期,欧洲出现了一批女王地图。如图所示,女王的整体形状是欧洲,其头部的位置是西班牙,意大利和丹麦为其双臂。女王眼望非洲,脚踏亚洲。该地图象征( )
a.西班牙成为当时的欧洲霸主。
b.意大利和丹麦最早从事殖民扩张。
c.亚洲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d.非洲尚未被殖民掠夺。
6.郭家宏在《从旧帝国到新帝国》中认为:“英国**开拓殖民地的动机是为了商业与财富,并非为了领土扩张,所以英国在政治上对殖民地的控制比较松弛……2024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第一帝国正式解体。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不重视对外殖民扩张。
b.英国海外殖民扩张更关注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
c.英国不重视控制殖民地是美国获得独立的主要原因。
d.英国的殖民动机与管理政策是导致第一帝国解体的主要原因。
7.某学者指出:“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该学者强调的是,工业革命( )
a.与技术进步无关b.孕育于特定的历史条件。
c.只能发生于优秀文化传统的欧洲d.是偶然发生的文化现象。
8. 19世纪的英国“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
”下列对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
a.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b.民众道德普遍沦丧。
c.追逐利润制假贩假 d.科技革命是双刃剑。
9.对下面图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 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10. 202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2024年,刚组建8年的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产量已经占美国精炼石油总量的84%,并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
两大公司命运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组织的推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
11.下表反映了19世纪世界**总额的发展趋势。对影响该现象形成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
两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最终确立 ③交通运输方式的革新进步 ④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普遍建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12.有学者认为西方文明一个特点就是,它通过与外部民族的接触获得促进自身转变的动力。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开辟新航路 b.殖民扩张与掠夺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工业革命的开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
13.马克思认为现代的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消除所有生产和资本积累障碍的进程,但全球化不能消除不同国家发展的不稳定现象和不平等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4年以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基本固定生活在彼此隔离的地区,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黑人被贩卖到非洲以外,特别是美洲,白人大批移居北美东海岸和南美。……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
……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都曾卷入这种交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是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工业)商品的低廉**,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欧洲的投资者发现,工场的雇佣劳动力比种植园的奴隶劳动力便宜。更有利可图的是,自由工人本身就是工业品的重要消费者。同时,欧洲人意识到,将非洲人留在非洲,可以确保美洲的原材料**,非洲也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
……2024年丹麦废除了奴隶**,其他国家竞相效仿。2024年,最后一艘贩奴船横渡大西洋,抵达古巴。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归纳作者看待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视角。据材料。
一、二,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世界商品**的变化。(10分)
2)据材料三,分析废除奴隶**的原因。(8分)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根据《百科》整理。
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业发展示意图。
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析该观点。(8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英国的工业革命,比较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和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差异。从洋务运动的结局看中国工业化的根本缺陷是什么?(6分)
普文高三寒假作业 十一
基础知识点 1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 本特利指出 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不得不重建。当时,世界重建的经济基础是 a.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b.北约与华约组织...
普文高三寒假作业 五
基础知识点 1 两极世界的形成。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3 世纪之交的世界政治格局。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 照此推断,美苏 冷战 对峙的原...
高三物理寒假作业七
一 选择题 本题含8小题,共48分 1 一辆汽车以速度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了后一半,恰好停止,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v 2b 2v 3 c v 2d v 3 2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粗糙斜面上有一质量为的木块在匀减速下滑,则地面受到的压力应 a 等于 b 大于。c 小于 d 无法确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