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西省教育心理学真题

发布 2022-06-13 00:17:28 阅读 2337

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机考真题。

中学教育心理学(一)]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学习的主体因素是指( )

a.学生。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2.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人格的( )

a.复杂性。

b.独特性。

c.功能性。

d.统合性。

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4.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6.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0.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教学**。

b.教师。c.学生。

d.教学环境。

11.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13.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14.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

a.对象不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1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 )

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参***:一、单项选择题。

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解析】略。解析】食物为无条件刺激,诱发的唾液是无条件反应。

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解析】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

解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而言,属于自上而下的迁移。

解析】略。解析】在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

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解析】领会属于理解。

解析】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差生、后进生、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故两者概念不同。

解析】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关于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描述正确的是( )

a.它包括五种因素三种过程。

b.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

c.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

e.评价/反思过程会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止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3.学习的定义说明( )

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e.学习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结果。

4.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

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间接强化。

d.替代性强化。

e.自我强化。

5.以下代表人物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的有( )

a.桑代克。

b.贾德。c.安德森。

d.加特纳。

e.吉克。6.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 )

a.字词。b.人名。

c.时间。d.观念。

e.怎样骑车。

7.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 )

a.动作的定向阶段。

b.认知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联结阶段。

e.自动化阶段。

8.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监视策略。

e.调节策略。

9.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有( )

a.结构性。

b.目的性。

c.认知性。

d.序列性。

e.创造性。

10.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

e.群体的性别比例。

参***:二、多项选择题。

解析】略。解析】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见心理发展特征的论述。

解析】生理成熟和短暂的变化不属于学习。

解析】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解析】桑代克和贾德是早期迁移理论的主要代表。

解析ie选项为程序性知识。

解析】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经过了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

解析】复述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认知策略。

解析】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解析】群体的特点与个体的特点对个体从众都有影响。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社会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2.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而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

3.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4.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中激励的策略。(

5.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6.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7.适当的过度学习会阻碍知识的保持。(

8.概括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

9.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识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

10.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

11.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当,但女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男性大。(

12.少年期相对于生理发展速度而言,心理发展相对平稳。(

13.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

14.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

15.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过程是该门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学生走进教室时,黄老师正在准备演示,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金属板,正在加热一个铝制的罐头盒,热金属板的旁边有一盆冰水。上课铃响了,学生们还在讲话,这时候黄老师用钳子夹起罐头盒将其倒置于冰水中。突然砰的一声巨响,盒子在顷刻间变得粉碎,学生们停止了讲话,开始注视教室的前面,并立即开始提问。

1.黄老师使用了什么方式来使学生的注意力从讲话中回到课堂?( 不定项选择题]

a.激发求知欲。

b.制造突发事件。

c.利用变化律。

d.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2.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不定项选择题]

a.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求知欲。

b.通过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

c.结合学生日常经验引入教学主题。

d.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

3.就上述材料而言,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用了下列哪些措施?( 不定项选择题]

a.实施启发式教学。

b.唤起学生的恰当的动机水平。

c.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d.妥善进行奖惩。

4.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来形成?( 不定项选择题]

a.直接发生途径。

b.间接发生途径。

c.直接转化途径。

d.间接转化途径。

二)(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7分,共13分)

小明的智力发育和学习十分正常,课间同学们都到室外活动去了,可他却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他不愿和同学们一起玩,渐渐地对周围环境没了兴趣,对周围的人和事不予理睬,大家都说他是不合群的学生。

1.小明的这种现象,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状况?( 1单选题j

a.学生对与人交往根本不感兴趣,或因焦虑、担忧而不能与人交往。

b.学生不被同伴所喜爱,与他人交往时遭到拒绝。

c.家长过分保护,不让孩子与他人交往。

d.学生本身患有孤独症、精神**症。

2.作为教师,你认为应该怎样帮助小明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不定项选择题]

a.查找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鼓励学生主动交往,并给予相应的强化措施。

c.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d.多组织集体活动,创造交往的机会。

参***: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2.×【解析】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一反应联结。

3.√【解析】略。

4.√【解析】略。

5.×【解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

6.√【解析】略。

7。×【解析】适当的过度学习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8.×【解析】直观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

9.√【解析】略。

10.√【解析】略。

11.×【解析】男女智力大致相当,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12.√【解析】略。

13.×【解析】教育心理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应用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

2023年江西省教育综合真题答案

江西省2013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一 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60分 年,a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冯特 b.桑代克 c.华生 d.特曼。2 世界上第一位太空老师是 d a.克丽斯塔 麦考利夫 b.王亚平。c.阿尔文 德鲁 d.芭芭拉 摩根...

2023年江西省考真题

2014年江西省公 行测言语理解真题答案解析。江西华图。所有题目 于网络,与华图教育无关 1.观察过去五年广东的发展路径,可以 地看到当地 企业,民众从歧路彷徨到艰难转型的过程。要触动既得利益,要牺牲眼前利益,不仅需要勇气,更要智慧,要 已有的获利路径,要 用惯了的政策拐杖不仅需要自我革命,还需要群...

2023年江西省申论真题

一 注意事项。1 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2 作答参考时限 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 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 申论要求 依次作答。二 资料。1 自提倡素质教育以来,学生学钢琴 练舞唱歌 画画的校内外活动盛况空前,忙坏了家长和有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