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6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选题(总题数:63,分数:130.00)
1.单项选择题。
解析:2.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分数:2.00)
a.认知需要。
b.审美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爱与归属需要√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重要心理学派别的了解和掌握。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从低级到高级五种基本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前四种属于缺失性需要,第五种属于成长性需要。缺失性需要的特点是此类需要对于个体来说不可缺少,未满足时会激励个体尽力满足这些需要,而一旦满足,其激励作用会降低。成长性需要的特点是个体的该类需要会因该类需要的满足而增长。
在马斯洛的著作中,论述了上述五种需要之外,还提及了两种需要: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有学者将之归类为成长性需要。
因此本题选d。
3.远处行驶的汽车看起来很小,但人们并不认为汽车变小了,这体现的知觉特征是。
分数:2.00)
a.恒常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选择性。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觉特性的了解和掌握。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个体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最佳解释和说明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不可能同时把接触到的外部事物纳为知觉对象,而总是根据当前的需要有选择地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把它们构成一个整体,使之得到清晰的知觉。
知觉得恒常性是指知觉系统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认识的特性。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方面,本题涉及的是大小恒常性。因此本题选a。
4.一个病人听觉器官正常,但不能理解口语。该患者受损伤的脑区域是。
分数:2.00)
a.布洛卡区。
b.威尔尼克区√
c.艾克斯勒区。
d.运动区。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的理解和掌握。
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motor aphasia)或表达性失语症(expressive aphasia)。患有这种失语症的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他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
威尔尼克区损伤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agnosia)。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但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艾克斯勒区又叫视运动语言中枢,主要负责语言书写的相关功能,损伤后书写的相关功能将受到影响。
运动区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以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因此本题选b。
5.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是。
分数:2.00)
a.桥脑。b.中脑。
c.延脑√d.间脑。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其中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因而又叫“生命中枢”。因此本题选c。
6.“马赫带”反映的感觉现象是。
分数:2.00)
a.感觉适应。
b.感觉补偿。
c.感觉融合。
d.感觉对比√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感觉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马赫带现象是指人们在明暗交界处感到明处更亮而暗处更黑的现象。这是因为形成了强烈的感觉同时对比。感觉的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同时对比是指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烈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
先后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的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补偿是指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进行补偿的现象。
感觉的空间融合是指感受器把对同时作用于它的不同刺激的反应联合起来而产生单一感觉印象的现象。因此本题选d。
7.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分数:2.00)
a.棒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短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b.棒体细胞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长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c.锥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长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d.锥体细胞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短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视觉的生理机制的理解和掌握。
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它们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椎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人眼对于不同颜色(波长)的光感受性不同,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50nm波长的光(黄绿色)感受性最高。
在暗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05nm波长的光(蓝绿色)感受性最强。这种现象被称为“浦金野现象”,如下图所示。因此本题选a。
8.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
a.刺激物的新颖性。
b.刺激物的强度。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对注意任务的依从性√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注意类型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有意注意。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注意目的与任务、活动的组织、个体的间接兴趣、过去经验和人格特征。
因此本题选d。
9.下列选项中,将明暗和阴影作为重要线索的知觉是。
分数:2.00)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颜色知觉。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空间知觉的理解和掌握。
深度知觉是关于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也叫距离知觉。知觉深度是根据外部环境和机体内部的许多线索进行的,包括单眼视觉线索、双眼视觉线索(双眼视差)、非视觉线索(眼的调节、双眼视轴的辐合)等。其中单眼视觉线索包括物体大小、物体的掩蔽或重叠、阴影、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清晰度不同)、运动视差等。
因此本题选c。
10.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注视一根点燃的熏香,开始你会看到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了一会儿,你会觉得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种现象是。
分数:2.00)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运动知觉的理解和掌握。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是动景运动。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叫诱发运动。我们把眼睛静止不动地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固定光点,不一会儿会发现刺激点飘忽移动起来,这种固定光点的似动现象叫自主运动现象,也叫游动效应。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运动后效。因此本题选c。
11.格列高里(认为,人们除了依靠网像运动系统获得关于物体运动的信息之外,还依靠。
分数:2.00)
a.特征觉察系统。
b.头一眼运动系统√
c.外周神经系统。
d.自主神经系统。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运动知觉的理解和掌握。
2024年格列高里将视网膜上映像的流动称之为网像运动系统,以此解释运动知觉。但是他还提出,网像运动系统不能充分解释运动知觉的复杂现象。人们在知觉物体的运动时,往往眼睛、头部和身体也在运动。
此时为了知觉到运动,人们不仅需要来自网膜映像流的视觉信息,而且也需要来自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动作指令的非视觉信息。格列高里把这种运动系统称之为头一眼运动系统。因此本题选b。
12.“小赵比小王聪明,小王比小李聪明”,据此得出“小赵最聪明”的结论。该推理属于。
分数:2.00)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概率推理。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推理类型的理解和掌握。
推理按照思维进程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性前提推出特殊或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或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由特殊或个别前提推出特殊或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包括三段论推理、线性推理、条件推理等。题中所述属于线性推理。
线性推理又叫关系推理,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因此本题选a。
13.下列关于语言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语言是人际交流中使用的符号系统。
b.音位是语言中可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c.有限的词语和规则可以产生无限的语句。
d.音位能被组合成语素,语素能被组合成词语。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语言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一般来讲音位和字母相对应。语素也称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过程中,人们可以自由使用的单位都是词。
因此本题选b。
14.“语言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沃尔夫(提出的这一假设被称为。
分数:2.00)
a.语言相对性假设√
b.语言生成性假设。
c.语言概括性假设。
d.语言交互性假设。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语言功能的理解和掌握。
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是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结构塑造了人们的思维过程。另外一种是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影响但不是决定思维。因此本题选a。
15.右图所示的是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但b线段显得比a线段长。这种现象是。
分数:2.00)
a.缪勒一莱耶错觉√
b.贾斯特罗错觉。
c.波根多夫错觉。
d.多尔波也夫错觉。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错觉种类的理解和掌握。
选项a是缪勒一莱耶错觉,也叫箭形错觉,相同的线段因加上不同方向的箭头而看起来不一样长。贾斯特罗错觉是指两条等长的曲线,包含在下的一条比上面一条看上去会长一些;同样,两个完全一样的扇形环,包含在下面的扇形环比上面的扇形环看上去大些(图a)。波根多夫错觉是指一条直线被两条平行线遮断时,看起来被分割开的两条线段似乎不在一条直线上(图b)。
多尔波也夫错觉是指两个面积相等的圆形,在大圆的包围中的看上去比在小圆包围中的小(图c)。因此本题选a。
16.小王开车行驶在马路上,突然从路边窜出一条狗,此时他顾不上多想,迅速转动方向盘并急刹车。停车之后,他才感到自己的心怦怦乱跳,呼吸急促,觉得害怕。
能够较好地解释该现象的情绪理论是。
分数:2.00)
2024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教育心理学
11 小明嚼口香糖玩耍时,不慎将10元纸币调到狭缝里,几经尝试,自己无法用手将其取出,最后在别人建议下,他用口香糖将其粘出。小明在开始时没有采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功能固着。b 原型启发。c 动机。d 知识的表征。15 根据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如果一个孩子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一...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
总分 193.00,做题时间 6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8,分数 8.00 1.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依据是 分数 1.00 a.学习的方式 b.学习的内容。c.学习的目的。d.学习的层次。解析 2.提出学习的认知同化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 1.00 a.桑代克。...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
总分 241.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21,分数 21.00 1.有些低年级学生在应用题学习中,一看到有 x比y多 的条件就采用加法进行计算,很多时候会出现错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分数 1.00 a.已有知识概括化程度低。b.消极的定势 c.已有知识不稳定。d.智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