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5-12 00:31:28 阅读 1564

立定跳跃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课标分析:

本单元按照新的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在和谐、友好、合作的环境中感受体育带来的愉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个体差异,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跳跃能力,诱导每位学生自由结伴并设计适合自己练习的方法,增强其自信心,满足学生“玩中乐”“导中学”的心理需求,在活泼的课堂中锻炼身体,使身心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2.教材分析:

立定跳跃是小学一年级跳跃教材的基本内容,它是在一些简单的单、双脚跳跃练习和基本的跳跃动作方法基础上,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因为一年级学生身体协调性差,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在瞬间完成蹬地跃起后展腹、展髋、身体充分伸展,然后收复举腿向前跃出这样复杂的动作过程,因此,本年级立定跳远主要是使儿童掌握双脚蹬地跃起,向远处跳出,并能双脚落地的方法。重点是双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难点是上下肢配合协调。

一年级立定跳跃要求的技术动作不强,因此本单元教学安排6课时,通过6个课时的教学,学生有足够时间掌握其动作方法,发展跳跃能力。并通过教学活动,增进学生对体育跳跃的兴趣,提高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精神。

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好奇心盛、乐于表现自我,上体育课积极性高,但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本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属于中等水平,个体间的差异较大,接受能力一般。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并认识了跳跃的简单动作技术,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有许多学生对跳出的远度都非常在意,但大部分学生的动作不规范,再加上立定跳远练习比较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主题式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和疑问,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导中练”。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掌握立定跳跃的基本动作。

2、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弹跳力、灵敏性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为学生创造相互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敢于展示自己,促进学生创新、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1. 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配合协调。

教学难点:1. 蹬摆配合,落地轻巧。

三、教学评价:

1.发展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能,为学生提供自己能力、水平和个性的机会,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2.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3.正确处理体育与健康学习,与体育中考的关系。

四、组织与教法。

1、设计新颖的组织形式:本单元通过设置一个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除了采用指令性集体练习外,也采用了非指令性的结伴练习形式,同时强调学生个体自由发挥的练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能力的广阔时空。

在练习中,注重鼓励学生自我表现,让学生显示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

2、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均较差,但是低年级小朋友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应抓住这一特点,在立定跳远教学时,综合运用情景、示范、练习、游戏、思考、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完成学习过程。

这样不但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使游戏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体育教学的进行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良性的学习氛围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

五、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引导、尝试、体验——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模仿练习——学生自主练习---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游戏活动——放松——评价。

六、课时教案。

七、场地器材:田径场呼啦圈24个,矿泉水瓶48个,小垫子24张,垫子16张,报纸48张。录音机1台。

《一年级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均较差,但是低年级小朋友具有好动 好玩 好思考等特点。应抓住这一特点,在立定跳远教学时,综合运用练习 思考 探索 讨论等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过程。这样不但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使游戏...

小学一年级“立定跳远与游戏”教学设计

重庆市人民 融侨 小学胡佳佳 教师简介 胡佳佳,男,28岁,小教一级,重庆人民小学体育教师,2010年毕业于重庆文理学院。曾获重庆市中小学体育录像课评比一等奖,重庆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个人全能二等奖,所撰写的多篇 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其中获全国一等奖一篇,重庆市一等奖一篇,所训练的女子篮球队在区 市的各级...

一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人教版

课标分析 在新的课程标准实验与体育教学改革中,本着务实 拓展 探索 创新的思路,依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师生共同扮演角色。根据故事情节的展开来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让学生沉浸在故事的角色中,使学习变为主动参与 不断体验的过程,在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自主发展的探索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