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发布 2022-05-06 20:35:28 阅读 7745

教学方法课程教育研究。

郝中华。汪清县第三中学。

吉林。汪清。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集创新、联想、实践的新型课程,所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同时也赋予了。

教育以生命的活力。它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完成课程总目标和课程成功实施的基。

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策略,有序高效地进行指导,以发挥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可操性多样性。

激励性。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一。课题确定要体现可操性。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选题能力。那么教师怎。

样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题选择进行有效的指导?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多方面寻找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常常会有一些学生觉得没有研究的问题或没有自己想参与研究的主题,这是很正常的,但又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大问题。这就像学科教学时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一样,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自己所处的自然、社会和学习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体会,细心辨析,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或活动主题。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有关活动选题的讲座、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与同学老师家长讨论、启发学生反省自己记忆中有价值的问题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和寻找活动主题。如:教材中涉及与实践有联系的内容;学生个人生活中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内容;学校、社区、家庭生活中人们已习以为常而不易被学生发现的不平常的问题。

2、选题指导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学生思想活跃,喜欢异想天开,有时候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老师对学生在选题中的突发奇想,哪怕它是幼稚可笑的,也要精心呵护。如“我与交通安全同行”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如有的想去认识交通标志,有的要编创交通童谣,有的则说要到马路上当一天交通警察,对于当交通警察这个大胆的想法我首先给予了“敢走出校园、大胆尝试”的肯定,接着引导孩子们发表各自的看法,让孩子们明白要去当一日警察必须事先与交警叔叔取得联系,而且要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这样才能使体验更有实效。

3、帮助学生反复比较筛选,选择力所能及的活动主题学生有了想研究的专题或活动主题以后,接着出现的常见问题是所研究专题的可行性问题。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最先提出的研究专题或活动主题往往存在不少问题,如:所选主题过大,远离自己生活,不明确实践活动的核心等等。

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比较筛选,选择力所能及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二、教学方式要体现多样性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使学生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呢?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而且还要有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个性,满足每一个学生**、获得认可和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等等,所以,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合作学习等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就显得非常必要。例如:

在开展《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调查活动中,我首先。

文章编号。开放学习目标。我给学生定了多个学习目标,让学生选择,学生也可在调查中发现问题,自定学习目标,这既可以达到预期学习目标,还可以通过调查的深入不断生成新的目标,使学生。

的学习兴趣不断生成;接着,我开放了学习内容。活动内容的。

认定,根据学生个人喜好而定,多种学习内容,适应学生对不同活动的渴望,让学生充分自主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人们为什么使用一次性用品,访问摊主、顾客,市场管理人员,对一次性用品的不同观点。这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体验生活。最后,分组开放。

我让学生自由分组,可以根据自己的活动目标,内容去自由组合,如到社会调查的可4人一组,写环保标语的2人一组,设计海报的可2—3人一组。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才能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结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适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如:

游戏、表演、访问、考察、调查、采集、收集、查阅等,还有设计、制作、测量、展示、竞赛、交流等等学习方式,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乐意采用的。这些学习方式,能以最大的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学生在这样。

的学习环境氛围中学习,学习就不会是枯燥乏味单调的苦差使,而是既有趣又轻松的一种快乐的事情。

三、教学评价要体现激励性教育教学的艺术主要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励。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在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学生实践活动中的每一细节上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的热情、自醒自悟的感想和独特的看法,实践操作中,在设计、制作、表演、展示时表现出的闪光点和在劳动成果中付出的辛苦,都应得到应有的鼓励、肯定和认可,可以采用学生喜爱的星星、笑脸、奖章等评价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

习的最大潜能和创造欲望。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多加鼓励,切切不可横加指责,即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不够投入,即使他们在活动**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使他们的实践报告写得乱七八糟,我们也要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的同时,真挚的给他们介绍同学好的活动方法,指一指今后活动路子。教学中,我在活动设计,小组实践、组织展示交流各阶段。

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自我评价,磋商交流式同学互评,教师相机点评等多元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行动。综上所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出发,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探索体验中,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法教法研究j13

谈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许多指导教师对如何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感到非常茫然,这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规范尚未形成,教师的指导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缺少计划性 系统性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作者 王娟。新课程 上旬 2015年第05期。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性教育行为,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师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 组织者,更是指导者。教师的有效指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关键词 小学 综合实践 有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主动 本文从...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指导要点

综合实践活动网整理提供。一 活动前。1 了解每个学生及其家庭 地区的实况,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以此为设计活动的基础。教师应备每个学生的详细资料。了解地区特点 对学生生活赖以展开的基础 地区 社区 的认识对把握学生的个体特点有重要作用,而且发现和开掘地区有教育价值的资源是扩展和深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