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

发布 2022-04-23 00:08:28 阅读 3372

心理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和成长方向。

1、有较丰富的人生经验,有良好的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能力对个人的广泛需要作出回应。假如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愿意改进,不断丰富现实生活体验,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

2、友善、乐于助人、喜欢与人相处,也善于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害怕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一同去面对生活中的愁苦。

3、珍惜和尊重自己有帮助人的权利,而不是把助人作为一种需要。

4、接纳自己,有健康的自我形象,能正视自身的优点与弱点,自信。

5、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并经常内省,不断清理自己。

6、尊重他人,亦自尊,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也都有潜在的动力和资源可以帮助他自己尽力、有效地生活,不轻易批评别人。

7、真挚诚恳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不虚伪,不刻意掩饰,在辅导中不扮演角色,可以以真实的自己投入辅导。

8、具有适度的智慧,能主动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更有效地帮助别人。

9、语言表达准确、具体、简洁、有幽默感。

10、注意身体健康,保证有旺盛的精力投入生活。

11、敢于冒险,在生活中不害怕接受挑战。

12、承认个人的限制,不事事追求完美。

——依据林孟平教授提出的辅导员的修养修订。

三、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和原则。

1、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含义。

在学校的情景中,心理辅导员针对辅导对象共同存在的问题,预先设定目标、形式、内容、活动、情境等,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团体情景下为其成员提供心理援助的辅导方式。

2、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

多维度沟通,感染力强。

多因素交互作用,效率高。

组织难度大,对组织者要求高。

适于干预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3、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

民主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四、学校团体心理辅导。

设计示范。自我意识辅导。

“我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一个人,我是独立的、独特的,我很重要,我有独立的人格,我能独立思考,我有能力反思自己,调控自己,我有信心应对各种问题,迎接挑战。我要不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心理训练分三个主题: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挥自我。

认识自我部分的主题。

1、了解自己的特征(如身体方面、个性方面、兴趣爱好、学业方面、价值观、人生观、理想、家庭等);

2、认识自己的优点、长处,弱点、短处;了解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3、认识自己可能具有的潜在能力;

4、分析那些弱点是可以改善的,那些是与生俱来的,不容易改变的;

5、在评价自己时,自我眼中的我与别人眼中的我趋于一致。

认识自我部分的活动设计。

1、了解自己的途径:自我反思,通过他人(师长、朋友)“照镜子”,在活动中证实自己。

2、活动设计:如自画像,价值观的反省练习,人生观的反思练习,一分钟自我介绍,相互采访,描述自己“我是……”等。

认识自我部分可参考活动。

镜子里的我”

我是什么样的人”

我的优点和缺点”

老师眼里的我”

别人眼里的我”

悦纳自我部分的主题。

1、肯定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接纳完全的自己,不自负也不自卑,抱有积极的自我观念;

2、正面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接纳、肯定自己,也觉得自己能为他人所接纳;

3、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对此有适当的自我评价,即使有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不妨碍感受自己较好的一面;

4、在感知自我时,较少受自己的动机和防卫心理的影响。

悦纳自我部分的活动设计。

1、活动设计:

如成功曲线、互相赞美、写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等。

2、可参活动设计:

“树立自信心”;“我喜欢我自己”;“可爱的我”、“欣赏自己”。

发挥自我的主题及活动设计。

1、主题:主动调控自己、设计理想的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迈向成长。

2.活动设计:如描述理想自己的形象,为自己设计目标等。

3、可参考活动设计:

“知己知彼进步快”;“把快乐带给大家”;“我会成功的”、 我能行”。

五、学校心理辅导课的评价标准。

学校心理辅导课的评价标准。

着眼于教学设计的评价。

着眼于活动的评价。

着眼于教师的评价。

着眼于学生的评价

着眼于教学设计的评价。

1、教学目的明确,表述简洁、具体;

2、了解常识,把握规律,熟悉技能、养成习惯、形成态度、调适心态;

3、使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参照。

教学目标表述示例。

“培养自信” “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教学目标表述示例。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自信(心);

2、了解自信的作用;

3、明确自信的**;

4、掌握培养(树立)自信的方法。

着眼于活动的评价

1、活动设计有针对性、创新、形式多样,2、活动实施规范、灵活变通、围绕主题,3、团体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支持与挑战相结合;

4、活动适量、适度、收放自如;

5、每位成员(包括教师)积极参与、充分投入。

着眼于教师的评价。

1、教师个人对辅导内容积极参与、感情投入,2、能做到适度的自我开放,3、对学生态度真诚,4、对每一个学生尊重、关注。

着眼于学生的评价。

1、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2、充分地参与;

3、每一个学生能获得适度关注、与尊重。

课堂气氛宽松、活跃、融洽。

五、我们的对策。

1、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级目标。

第一级目标——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第二级目标——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第**目标——预防心理问题的严重化第四级目标——症状的缓解或**。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学科渗透 2)校本课程 3)团体心理辅导 4)个别心理辅导 5)讲座。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自我意识辅导,学习动机、策略、方法,应试心态及技能辅导,人际关系辅导(亲子、同伴、师生),情绪调节,生涯辅导,生活适应辅导等。

2)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自我探索、人际融合、压力管理、情绪管理、婚姻家庭辅导、亲子关系辅导、职业倦怠应对等。

3、 陈家麟提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能正确认识现实并对之做出有效适应,思想高尚,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

热爱学习和工作,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才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乐于同人交往,人际关系十分融洽;

情绪乐观稳定,善于避免忧愁、焦虑等消极情绪;

有自知之明,能严格要求自己、自尊自制;

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应与年龄特点相一致,行为方式应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反应强度应与刺激强度相一致等。

相关数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两万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得出结论:32%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轻度心理问题占28%,中度占3.9%、重度占0.1%。

专家**: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成长过程**现的心理疾病较**更为严重。

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

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最新研究。最新公布的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抽样调查《2024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在16至30岁之间会形成一个“谷底”。

从12岁(初一)开始,心理健康指数逐年下降, 16至18岁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最低谷,19岁后开始较快上升,30岁后上升趋缓,直到老年阶段(55岁以上),到75岁之后随身体衰老而迅速下降。

什么是健康?

2024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和完全安宁。

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态、一种更高层次的身心协调与发展。

什么是心理健康 ?

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相对动态适度合理。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认知正常。基本的自我认识能力。

人格健全协调。

情绪情感乐观,有效调控。

自主独立。人际关系和谐。

生活适应能力,行为稳定。

心理成熟水平与年龄一致。

中小学生常见不良心理品质。

1.依赖 2.自负 3.偏狭 4.自卑 5.压抑 6.沉默 7.焦虑 8.胆小怯懦9.逆反易怒 10.嫉妒多疑。

几个重要观念

预防大于**,自身是第一道防线。

正确的“疾病观”,即要尽量避免问题的出现,也要帮助出现问题的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必须能够鉴别出一般性的心理问题,予以相应的帮助和引导。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学阶段]

1.学习:学习焦虑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是指对学习的过分担忧。

2.情绪:不稳定,时有焦虑自卑心理 。

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上 ,对考试的焦虑也衍生出对周围人和事的焦虑。自卑心理中常见自责倾向 。冲动倾向和恐怖倾向,也是情绪方面的问题。

3.交往:不主动,与同伴关系淡漠 。对人焦虑主要表现在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被人说了什么总是想不开,在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焦虑。

中学阶段】

1 .情绪、情感问题。

诱因:身体急剧发育积蓄了大量的能量,容易过度兴奋;

面对激烈的竞争,心理压力随年级升高增强;

欠缺情绪表达能力。

表现:●忽高忽低,喜怒无常,● 情感淡漠、情感单一。

●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等倾向。

2.学习问题。

诱因:中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可能导致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分散等多种躯体症状出现 。

表现:『厌学』动机不明、无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差或下降、迟到早退、不听讲、不完成作业、与老师家长冲突,甚至逃学。

『学习技能缺乏』学习效率低、阅读抓不住要点; 成绩与用功程度反差大;学习方法混乱,反映不出计划性;不知道如何学习。

『考试焦虑』分为忧虑性(突出认知成分);情绪性(突出躯体反应)

3.青春期性心理问题

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培训总结

班主任培训总结范文。为认真落实这次小学班主任培训,切实提升小学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我有幸参加了班主任的培训,接触到了教育方面的专家和班主任,通过聆听 交流,对自己今后的班主任工作真是受益匪浅,现对网上的培训作一下总结 一 培训课程内容针对性强。本次班主任...

小学班主任培训记录班主任培训记录

班主任培训记录。三灶中心小学班主任培训记录 1 培训时间 4月6日。培训地点 会议室。主讲人 王东来。学习人员 各班主任。学习内容 好习惯带出好班级。建设一个好班级非一日之功。一个好的班级,应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 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和遵规守纪的优秀品质。1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

班主任培训总结讲话班主任培训讲话

2 对学生因,为班主任处在学生工作。第一线,对学生的思想 学习 生活等各方面情况比较了解,学生对班主任也比较信赖,对学生影响最大。多年以后学生可能对任课老师有些模糊了,但班主任在心目中印记不会磨灭2.班主任的收获 收获真挚的感情收获创造性的劳动收获人才收获能力收获尊重,学校,社会 但班主任工作也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