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

发布 2022-02-26 04:45:28 阅读 7596

公共管理学-2014_91922005

1.简答题。

非**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2.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构改革的简要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计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机构的改革也随之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机构分别在2024年、2024年、2024年和2024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2024年的**机构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求减少副职,提高素质。通过这次改革,***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同时也精简了大量的领导职数。此次改革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但没有摆脱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老框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实现**职能的转变。

因此,改革后在机构人员数量上有回潮的现象发生。

2024年的**机构改革首次提出了转变**职能的要求,强调**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通过改革,***部委、直属机构、非设机构数量、人员编制都有明显减少。

***的部委从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原有的22个减少为19个,人员编制比原来的实有人数减少了9700多人,减少了19.2%。但由于种种原因,职能转变没有到位,精简的机构很快又膨胀起来。

2024年开始的**机构改革,是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也是取得成效较多的一次改革。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此次改革同以住**机构改革相比较其主要特点:一是精简力度大。***的组成部门由40个减至29个,减量为11个,减幅为27%;**各部委办直属局公务员从2024年3.

4万人减少到1.7万人,***人员编制总数减少了47.5%。

二是在组织机设置上有了一些新突破,这主要表现为:⑴设立了由***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托管的国家局,即把原***工业经济专业管理部门全部降格转换成为国家经济**委员会下设的机构,同时对其职能做出了新的、明确的定位。⑵设立和加强了公共服务机构,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等新的职能机构。

尽管如此,此次改革的成本依然很高,**财政并未因此而节约,反而为此多支出了20%。除此之外,一些市场监管机构得到了强化,规格提高了。如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成为正部级单位。

而一些部门下面也设立了很多司局单位,比如外贸部建立在了世界**组织司,还成立了中国**世贸组织通报咨询局、进出口公平贸部。还成立了一些正部级单位:如***信息化办公室等。

这些部门职能的强化或许是必要的,但并非一定要通过提高机构行政级别来运作,这些现象都可以看作是2024年改革之后的回潮。

2024年3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这标志着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开始。

结合**职能转变和公共组织变革的有关理论,说明如何使**机构改革真正取得成效,摆脱“精简---膨胀”的怪圈。

答 1 特征:⑴非**性。指其组织的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的专业的服务,而不是经营性的以营利为目的的。

公益性。正规性。

专门性。作用:⑴广泛性。⑵针对性。⑶中介性。

2 如何使**机构改革真正取得成效,摆脱“精简---膨胀”的怪圈,关键性的问题还在于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其次,全面分析影响组织变革的阻力,采取有效的消除公共组织变革阻力的基本对策。(此处可参见**职能转变和公共组织变革的有关要点阐述)

614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倪星,付景涛。804行政管理学。复试 894政治学原理。我认为山西财经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比较好。下面是对其专业介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该专业以企事业行政管理 文秘为特色,主要学习行政学 政治学 管理学 法学 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导论第一章变革的时代。1.传统公共行政基石的基本原理。官僚制。最佳的工作方式。通过官僚制组织提供服务。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公共利益。职业官僚队伍。行政性。2.传统行政模式的基础是官僚制,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市场。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市场,表现在 据成本 收益分析来确定结果。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实现任务...

公共管理学

1.简述法制 的标志?答 1 行政权力的法制化。2 行政程序的公开化。3 行政执法的规范化。4 法律监督的体制化。2.简述在恢复重建机制过程中遵循生产自救,多样补偿的必要性体现在在哪?答 1 通过经济补偿来保障人员的基本生活条件,避免灾民因灾陷入困境。2 通过经济补偿来保障社会生产。3 通过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