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

发布 2022-02-25 18:28:28 阅读 1790

1、目标管理这套设定组织目标的系统是由下级与上司共同决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并且定期检查。

2、(1)人类是有需求的动物,只有未被满足的需求,才是行为的动机或动力。

2)人类的需求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又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内容:1)生理需要。食物、水、所、性的满足以及其他方面的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

3)归属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的需要。

4)尊重需要。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

5)自我实现需要。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马斯洛的理论使管理者认识到,妨碍需要的满足或不能满足需要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换句话说,提供满足需要的机会可以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完成目标的进展情况,而奖励则是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确定。

mbo不是用目标来控制,而是用它来激励下级。

作用:mbo的吸引力在于提供了一种将组织的整体目标转换为组织单位和每个成员目标的有效方式。mbo的目标转化过程既是“自上而下”的,又是“自下而上”的。

最终结果是一个目标的层级结构,在此结构中,某一层的目标与下一层的目标连接在一起,而且对每一位雇员,mbo都提供了具体的个人绩效目标。因此,每个人对他所在单位成果的贡献都很明确,如果所有的人都实现了他们各自的目标,则他们所在单位的目标也将达到,而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也将成为现实。

3、(1)政治素质:这是最重要的,包括思想观念、政策水平、价值体系、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等。

具体内容包括:1)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2)现代化的管理思想;

3)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

4)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2)业务素质:领导者具有的管理现代化企业的知识和技能。

包括: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基本理论。

2)原理、方法、程序、和相应专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思想工作、心理学、人才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

3)业务技能:主要表现在:

1)分析、判断、概括能力;

2)决策能力;

3)知人善任能力;

4)组织、指挥、控制能力;

5)沟通、激励、协调组织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

6)创新能力。

4)身体素质:随着竞争的加剧,组织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组织管理者要有较好的智力、体力和精力去应付繁重的工作。

5)心理素质。

作业二。1、领导者的任务是要促使被领导者实现组织的目标。好的领导者不是高高在上进行命令和指挥,他们时而站在所领导群体的后面进行激励和推动,时而置身于群体之前,引导和鼓舞群体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领导的本质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被领导者能义无反顾地追随他前进,自觉自愿而又充满信心地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组织,促进组织目标的更有效实现。领导不是单方面的领导者行为,而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和过程。侧重于人的因素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领导职能与其他管理职能的显著区别之一。

与领导职能不同,计划、组织和控制一般都是偏重于方法、程序和结果的,它们可由管理者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完成,因而不具有或者说基本上不具有与人交往的特点。然而,领导却不是独自一人的事,而是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完成。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不知道人们取得预期结果的过程是如何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促动人们沿着组织的目标努力工作,那么管理工作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

因此,领导是开展有效管理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项职能,也是最充分体现管理工作的艺术性的一项职能。

2、一、情况明了原则。情况明了是进行决策的首要原则,要做到首要明了就要重视信息,加强**,只有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的决策,才是具有科学依据的决策。进行决策一定要坚持情况不明不决策;坚决反对“情况不明,决心大;知识不多,点子多”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决策。

二、系统思考原则。在现代条件下,决策对象通常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有机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它特定的目的和功能,各系统之间都有相关性,因此,系统性是现代决策的重要特点之一,系统思考是进行决策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

三、科学可行性原则。也就是要求决策必须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并运用科学的方法,严格按人的思维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办事。决策是为实施的,因此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各种条件和因素,经过科学论证,确定其可行性和优化程度,然后再进行抉择。

四、民主集中制原则。也就是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倾听不同意见,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

五、满意准则的原则。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决策的核心是选优,选优的前提是确定选优的准则。在现实生活中最优化往往是难以达到的,即使达到也要花费很大的代价。

因此,决策过程中,不能坚持要求最理想的决策,往往只有满足于“令人满意”的决策。

3、管理的人本观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人本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是人本观念应树立的基本观念。即在观察、处理、解决任何问题时,都把人的因素看成是首要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知识是人才的基础,人才是知识的人格化。因此,要加强科学教育事业,发现人才、使用人才。

c、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的观念。这是管理的人本观念的实质内容,是高层次的人本观念。d、“人和第一”的观念,在管理中树立“人和第一”的观念,既包括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团结合作,上下同心同德。

也包括团体或组织内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或组织外良好的社会关系。

作业31、人类的需要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同的个人就其需求模式或结构也不尽相同。许多经济学者研究和命名了人类的各种需要,所列出的需求**越列越详细,据说最多的罗列了1.4万个不同的需要。

而亚伯拉罕·马斯洛所设计的需要层次理论,是被大多数人所公认的需要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会需要。

(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将五种需要划分为两个等级,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称为低级的需要,而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为高级的需要。

高级需要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低级需要则主要是从外部使人得到满足。社会实际表明,在物质丰富的条件下,人们的低级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尤其在发达的社会里,大多数的人,都怀有马斯洛需要层次模式中所列的全部需要。当然,也需要你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操作。

比如你是基层生产管理人员,你激励员工的方法就是如何让他们认为他们在给你努力工作,如加班费,偶尔的聚餐,这些都是激励的一些方式方法。激励还有是以激励理论为依据进行的,其主要的依据还有以下:

1)、人的本性理论。人性假设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有效性,四种“人性假设”是指“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根据对人性的不同假设,激励方式手段也不同,“经济人”假设,强调管制、采用重赏重罚、集权控制。

“社会人”假设,强调协调,采用教育培训参与,给人以机会,后二者假设,强调通达权变,因地制宜。

2)、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可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通常来说,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要在分析人们需要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激励,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3)、环境激励。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影响环境激励主要因素有公平因素,工作及环境因素、强化因素、归因因素。管理者要不断改善内外部环境,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联系实际: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激励员工中注意按照需要的层次。84年刚上任时,职工吃不上饭,张瑞敏借钱发工资,以满足第一层次生理需求,85年、86年,企业好转,他就开始给职工做保险,改善动环境,满足第二需求。

到年,企业形势更好,建起了职工之家,丰富职工文化活动,满足第三层次社交需求。近年来,随着职工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激励的手段也随之不断发展。

2、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努力争取达到的理想状态或期望获得的成果,它包括组织的目的和任务,而这些目的和任务也包括时间的限制。目标是宗旨的具体化,表现为组织在计划期内要追求的结果。目标通常由一系列指标来体现。

经济组织的目标常用利润、产量、产值、利润率、成本等来表示。一个管理系统的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性(2)层次性(3)目标的多样化(4)网络性(5)时限性(6)可考核性。目标制定的原则是:(1)全面性原则(2)重点性原则(3)先进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灵活性原则(6)可测量性原则。

3、管理的战略看念,是指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对管理客体和管理过程进行总体谋划的管理观念体系。战略看念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表现如下:

1)确立战略看念,可以增强管理的目的艺术学概论学习总结性。

有了战略看念,就有了较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就能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根据未来控制现在,实现未来。

2)确立战略观念,可以增强管理系统的活力。

目前我国各层级管理主体都面临着从单纯执行者向决策指挥者,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的转变,这就要求管理主体确立战略观念,实行战略指导。

3)确立战略观念,有利于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始终坚持从全局、长遥观问题,树立牢固的战略观念,使战术服从于战略,近期服从于未来。

管理学概论

本章的主要内容 管理的本质问题就是如何在变动的环境中激发人的潜能,将组织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的目标与责任。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和控制是管理分工后的一些职能性管理活动,它们的存在将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管理有五个重要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性。在管理过程中,由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管...

管理学概论

第一篇管理导论。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1.效率 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2.效果 是指多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3.基层管理者 生产产品或者向顾客提供服务。4.中层管理者 管理基层管理者。5.高层管理者 卫组织做出决策,制定计划和目标。6.管理的普遍性 所有类型和规模组织...

管理学概论

1 有人说在管理中经常是 外行领导内行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管理者来说 正确答案 d提交答案 判题 得分 0分 a 授权和技术一样重要b 人际关系是第一位的c 人际沟通比技术更重要d 技术不是最重要的。2 组织文化的结构中,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正确答案 c提交答案 判题 得分 0分 a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