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教案

发布 2022-02-24 10:47:28 阅读 8109

教学重点。

1、溶液的特征及溶质、溶剂的判断;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及相互转化;

3、溶解度的含义及应用;

4、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1、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3、溶解度曲线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一、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1、溶液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2、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溶解过程的两种变化: 扩散过程: 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 放出热量。

2、几种表现:

1)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表现为放热,温度升高。

2)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表现为吸热,温度降低。

3)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表现为温度不变。

小结】(1)浓硫酸、naoh固体等溶于水温度升高;

2)nacl等溶于水温度不变;

3)nh4no3等溶于水温度降低。

练习】如图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活性炭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如果液面左低右高了呢?则加入的物质是( )

三、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征:乳状浑浊液体,不稳定,液体分层。

乳化现象。乳化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小液滴能随水流走。

特征:乳状浑浊液体,能稳定存在。

四、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指明温度和溶剂质量.

讲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要强调溶质。

2)浓溶液和稀溶液---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般规律 :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巩固练习】:

1)、在一定下,一定量的里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要使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3)、 30 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高温度至100oc,则杯底___有或无)晶体,则该100oc的硝酸钾溶液是___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给予改正。

a)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继续溶解原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还能继续溶解原溶质的溶液。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物质的溶解性。

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下列知识:

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相同。

不同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相同。

示例:碘几乎不溶于水,却易溶于汽油;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却几乎不溶于汽油。

五、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

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 100克溶剂(一般指水)

溶液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 质量(克)

例:蔗糖在20℃是的溶解度是203.9g。

在20℃时,100**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在20℃时,100**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练习】:1)在20℃时,100**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则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__g。

2)、在0℃时,100**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则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___g。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练习】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___溶物质℃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 ②溶解度曲线。

练习】六、气体的溶解度。

1、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2、 定义:

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想一想】: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

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 049体积氧气。

想一想】:1)、固体溶解度与气体溶解度的概念表示有何不同之处?为何不同?

2)、 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

a. 升温增压; b. 升温减压; c. 降温增压; d. 降温减压。

3)、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ab.③④cd.只有①

布置作业: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三十日。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教案

溶液部分复习。上海市嘉定区金鹤中学。蔡丽。一 设计思想。在一模考试前夕,各科密集紧张的复习阶段,不少同学对于每天重复性 较枯燥的练习和复习显得有些缺乏热情和兴趣,导致复习和练习的效果往往低于教师的预期。本节课以 卡卡的一天 的情境引入,并通过此主线故事将六个场景中卡卡遇到的有关溶液方面的问题串联起来...

8复习教案九年级化学溶液教案

2 溶解过程中温度变化。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不变。课题2 溶解度。一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溶液

课题 溶液。一 复习目标。1 认识溶液的组成 特征,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 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 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3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二 复习要点 一 溶液的形成。1 溶液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1 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