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试卷

发布 2022-02-24 10:49:28 阅读 6200

第七章(3) 溶液基础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zn─65 s─32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白糖 c.牛奶 d.植物油。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均一稳定,且无色透明 b.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d.溶液中溶液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3.水中能较多地溶解二氧化碳气体的条件是。

a.高压、低温 b.高压、高温 c.低压、低温 d.低压、高温。

4.20℃时,某物质在100g的水中最多溶解了4g,则该物质的溶解性属于 (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

5.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现有下列操作:①配制溶液;②称取氯化钠固体;③过滤;④量取蒸馏水;⑤计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cd.③②

6.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

a.该物质在该温度时溶解在溶剂中的质量。

b.该物质在该温度时溶解在100g溶剂中的质量。

c.该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d.该物质在该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 a溶液。

b. b溶液

c. c溶液。

d.a、b溶液。

8. 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蒸发掉20**后恢复到20℃,则溶液中保持不变的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解度。

9.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硝酸钠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11.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

a.食盐b.硝酸铵。

c.生石灰d.氢氧化钠固体。

12.制作叶脉书签使用的碱溶液是12%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200g这样的溶液,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a.24g b.12g c.36g d.48g

13.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a.100**中溶解了10g食盐 b.将10g食盐溶解于90**中所得的溶液。

c.100g食盐溶液溶解有10g食盐 d.将食盐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14.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某维生素c泡腾片,每片含1g维生素c。将1片该泡腾片投入适量水中最终得到250g溶液。此溶液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 )

a. 0.4% b. 1% c. 2.5% d. 4%

15.右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16.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17.将100g10%的某固体物质m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蒸发掉10**,无晶体析出b.加入10g10%的m溶液。

c.加入10g固体m,并使之完全溶解d.加入10**。

18.在温度不变时,某固态物质的溶液x经如下变化:蒸发5**,无晶体析出,得到y溶液;把y溶液蒸发5**,析出2g晶体,过滤,得到z溶液。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y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z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y和z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将z溶液再蒸发5**,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2g

二、填空题。

19.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食盐水2)碘酒3)过氧化氢溶液

4)硫酸铜溶液5)碳酸钙溶于适量的稀盐酸。

6)锌与过量的稀硫酸混合。

20. 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1)加入少量氯化钠后,溶液的质量。

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则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的水,则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2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8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2)在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其。

数值为 g。

3)m点表示在 ℃时,在 **中最多能溶解

a物质 。4)将8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20℃,变成不饱和溶

液的是 。5)把40gc物质溶解在100**里,所得溶液恰好饱和,此时的温度是 ℃。

三、实验题。

22.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请回答:

a b c d e f g h

1)a的名称是提纯的步骤是:溶解、 过滤、 、计算产率;

2)“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

3)提纯后的氯化钠配制60g10%的nacl溶液的操作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面问题:

找出图中一处有错误的操作。

b操作中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 g,称量nacl时,误将nacl和砝码在天平上位置颠倒了(质量小于5g时用游码),称得的质量变 (填“变大”“变小”);

d操作应选 ml的量筒,e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四、计算题。

23.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zn 65 s 32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将下列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 面粉b 白糖 c 牛奶d 植物油。2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均一稳定,且无色透明...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溶液复习

2015 2016年度第一学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一1 c 12 o一16 ca一40 s 32 mg一24 考点疏理。考点1 了解溶液的形成,知道溶液 溶剂 溶质的概念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以及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1.溶液是 或 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叫做溶液。物质...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教案

教学重点。1 溶液的特征及溶质 溶剂的判断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及相互转化 3 溶解度的含义及应用 4 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信息。教学难点。1 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3 溶解度曲线的综合应用。教学过程 一 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