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复习专题文言虚词教案

发布 2022-01-14 09:37:28 阅读 6322

新田一中高三语文复习方案。

文言虚词。一、何。

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大王来何操? 其间旦暮闻何物?

以上的规律是。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以上的规律是。

3、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徐公何能及君也?

以上的规律是。

作疑问代词和作疑问副词的区别是,前者需要作出回答,后者用在反问句中,无须回答。

4、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以上的规律是。

5、复音虚词。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何以战。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小结:“何”的三种用法:1 疑问代词 2 疑问副词 3 表感叹的副词。

练习。1、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2、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5、然则何时而乐耶6、豫州今欲何至?

7、作计何不量8、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

二、乎。语气助词。

表示( )语气,相当于( )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表示( )语气,相当于( )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 )语气,相当于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表示( )语气,相当于( )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用在( )表示( )语气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有时相当于 (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介词 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 )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表示比较,可译为。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因为我比您们年龄大一点,不要因为我(年龄大这一点就不说了)。

练习。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7、吾尝疑乎是8、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三、且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状态,可译为。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表示动作行为即将出现,可译为。

若属皆且为所虏!

用于数词前,表示接近某一数字,可译为。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连词 表示( )关系,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表示( )关系,译为( )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表示( )关系,相当于 (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表( )关系,译为( )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表( )关系,译为(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复音虚词。且夫”连用,表示下文更进一步议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练习。1、王公直虽无杀人之事,且有坑蚕之咎;法或可恕,情在难容。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诺,且留待之须臾5、不出,火且近

6、且战且退边7、河水清且涟猗。(《伐檀》)

四、之:代词

指示代词,表近指。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

我见相如,必辱之。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狼》)

活用为第一人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助词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久之,目似瞑,意遐甚。 (又如“顷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课堂检测。解释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

1、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2.人非生而知之者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4、姜氏何厌之有

5、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9、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五、其 代词(请注意翻译)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副词(翻译和表什么语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连词。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助词。①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诗经·氓》)

②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复音虚词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

课堂检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

4、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7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0、安陵君其许寡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国无主,其能久乎?

4、霰雪纷其无垠兮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六、而。连词(翻译和表什么关系)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 文言虚词

第二章古代诗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虚词。课时作业 基础自测。一 2010年梅州曾宪梓中学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5 题。黄贞文传 清 杨凤苞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嘉定县人。少即以圣贤自期。尝作日历,昼所为,夜必书之。缊袍粝食,不苟取一钱。崇祯十六年,试礼部,有要人谕意,欲荐为...

2023年高考文言虚词二

2016年高考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把握常见的 之 其 于 为 的用法与意义。2 结合 高考链接 练习。3 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之 一 辨析下列语句中 之 的用法与意义。1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 作 师说 以贻之。师说 3 輮使之然也。劝...

2023年高考语文 文言虚词

1.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而 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1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屈原列传 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3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4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5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6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