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和简单逻辑。
知识点回顾。
一、 考试内容。
1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
2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3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二、 主要性质和运算法则。
1包含关系:
2等价关系:
3集合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0-1律:
等幂律:求补律:a∩ua=φ a∪ua=u uu=φ uφ=u u(ua)=a
反演律:u(a∩b)= ua)∪(ub) u(a∪b)= ua)∩(ub)
三、 有限集的元素个数。
定义:有限集a的元素的个数叫做集合a的基数,记为card( a)规定 card(φ)0.
基本公式:3) card(ua)= card(u)- card(a)
4)设有限集合a, card(a)=n,则。
ⅰ)a的子集个数为;
ⅱ)a的真子集个数为;
ⅲ)a的非空子集个数为;
ⅳ)a的非空真子集个数为。
5)设有限集合a、b、c, card(a)=n,card(b)=m,m(ⅰ)若,则c的个数为;
ⅱ) 若,则c的个数为;
ⅲ) 若,则c的个数为;
ⅳ) 若,则c的个数为。
四、 习题。
1.(年全国ⅰ理)设a、b、i均为非空集合,且满足,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b )
a) (b)
c ) d)
画出韦恩图,此题即可明了。
2.(全国卷ⅰ)设为全集,是的三个非空子集,且,则下面论断正确的是(c)
ab)cd)
随机画出一组满足条件的韦恩图,验证选项即可。
3.(湖北卷)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
p+q=,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b )
a.9 b.8 c.7 d.6
注意检查集合元素的互异性,避免重复。
4.设集合a和b都是坐标平面上点集,映射f: a→b把集合a中的元素(x,y)映射成集合b中的元素(x+y,x-y),则在映射f下,象(2,1)的原象是b )
a)(3,1) (b) (c)()d)(1,3)
按条件,找到关系式,直接解二元一次方程。
5.已知全集u=r,则正确表示集合m={—1,0,1}和n={}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c)
6.(北京理)函数,其中p、m为实数集r的两个非空子集,又规定f(p)=,f(m)=.给出下列四个判断,其中正确判断有a)
若p∩m=则f(p)∩f(m)=②若p∩m≠则f(p)∩f(m)≠
若p∪m=r则f(p)∪f(m)=r ④若p∪m≠r则f(p)∪f(m)≠r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安徽理)若集合则a∩b= (d)
a) (b) (c) (d)
8.(广东理)已知全集,集合和的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图1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b)
a. 3个b. 2个。
c. 1个d. 无穷多个。
9.已知是两个向量集合,则(a)
a.{〔1,1〕} b. {1,1〕} c. {1,0〕} d. {0,1〕}
10.知集合a=,,则的子集个数是( a )
a.1b.2c.4d.8
11.已知集合,,则为( a)
a. (0,2b. (2,)
c. (0d.
12.,合,则m的值为 ( a )
a.2 b.-1 c.-1或2 d.2或。
13.(上海卷)已知集合,,则等于b)
ab.cd.
14.(江西卷)设集合()=d)
a. b. c. d.
15.设f(n)=2n+1(n∈n),p=,q=,记=,=则a )
a) b) (c) (3,4,5) (d)
解答题。1.已知集合a=,b=,a=b,求x,y的值。
2.已知集使a=,b=,a∩b=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已知函数y=3x+1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b=求a+b+c+d.
4已知集合a=,集合b=,a=b是否可能成立?如可能成立,求出使a=b的a的取值范围,如不可能成立,说明理由。
5定义域为的奇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而f(1)=0,设函数g(x)=sin2x+kcosx-2k(x∈[0,])集合m= n=,求m∩n.
6.已知集合a=,b=,c=,是否存在正整数k与b,使(a∪b)∩c=φ?
2023年高考数学试题函数和集合
2007年高考数学函数和集合。一 选择题 1.07广东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则 a.b.c.d.2.07广东 客车从甲地以60km h的速度匀速行驶1小时到达乙地,在乙地停留了半小时,然后以80km h的速度匀速行驶1小时到达丙地,下列描述客车从甲地出发。经过乙地,最后到达丙地所经过的路...
2023年高考数学集合题汇总
2009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集合与逻辑。一 填空题。1.2009年广东卷文 已知全集,则正确表示集合和关系的韦恩 venn 图是 2.2009全国卷 理 设集合a 4,5,7,9 b 3,4,7,8,9 全集u ab,则集合中的元素共有 a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3.2009浙...
2023年高考数学集合难点突破
例2 向50名学生调查对a b两事件的态度,有如下结果 赞成a的人数是全体的五分之三,其余的不赞成,赞成b的比赞成a的多3人,其余的不赞成 另外,对a b都不赞成的学生数比对a b都赞成的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多1人。问对a b都赞成的学生和都不赞成的学生各有多少人?命题意图 在集合问题中,有一些常用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