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集合一轮复习

发布 2022-01-11 03:42:28 阅读 3198

1.1 集合。

一、选择题。

1.设a=,若b=,若ba,则x=(

a.0b.-2

c.0或-2 d.0或±2

解析:因为ba,则x2=4,或x2=2x,当x2=4时,x=±2,但x=2时,2x=4,这与集合的互异性相矛盾,当x2=2x时,x=0,或x=2,但x=2时,x2=4,这与集合的互异性相矛盾,综上所述,x=-2或x=0,选c.

答案:c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已知集合a=,b=,则( )

a.a∩b= b.a∪b=r

c.ba d.ab

解析:∵x(x-2)>0,∴x<0或x>2.

集合a与b可用图象表示为。

由图象可以看出a∪b=r,故选b项.

答案:b3.(2013·山东卷)已知集合a=,则集合b=中元素的个数是( )

a.1 b.3

c.5 d.9

解析:当x,y取相同的数时,x-y=0;当x=0,y=1时,x-y=-1;当x=0,y=2时,x-y=-2;当x=1,y=0时,x-y=1;当x=2,y=0时,x-y=2;其他则重复.故集合b中有0,-1,-2,1,2,共5个元素,应选c.

答案:c4.(2014·广州模拟)已知集合a,b均为全集u=的子集,且u(a∪b)=,b=,则a∩ub=(

a. b.c. d.

解析:画出venn图可知a∪b=,∵b=,∴a∩ub=,选a.

答案:a5.(2014·孝感调研)满足m,且m∩=的集合m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由m∩=得:a1,a2∈m,a3m,又m,所以集合m只可能是或,选b.

答案:b6.(2014·佛山段考)已知集合m=,集合n=,则有( )

a.m=n b.m∩(rn)=

c.n∩(rm)= d.nm

解析:对于函数y=x2-2,由于x2≥0,所以y=x2-2≥-2,故函数y=x2-2的值域为[-2,+∞且函数y=x2-2的定义域为r,∴m=[-2,+∞n=r,故a、d均错误,对于b选项,rn=,∴m∩(rn)=,故选项b正确.

答案:b二、填空题。

7.(2014·阜宁调研)集合a=,b=,则a∩(rb

解析:由题意知,a==,由b=知,b=,所以rb=,所以a∩(rb)=,即a∩(rb)=(0,2].

答案:(0,2]

8.(2014·扬州月考)已知集合m=,n=,如果m∩n≠,则a

解析:n==,因为m∩n≠,所以a=1.

答案:19.(2014·新余联考)已知集合=,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即ax2-ax+1<0无解,当a≠0时,得0<a≤4,当a=0时,不等式无解,适合题意,故0≤a≤4.

答案:0≤a≤4

三、解答题。

10.(2014·荆门月考)已知a=,b=.

1)若a=1,求a∩b;

2)若a∪b=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1)当a=1时,a=,b=,∴a∩b=;

2)∵a=,b=,且a∪b=r,∴1<a<3.

11.已知y=2x,x∈[2,4]的值域为集合a,y=log2[-x2+(m+3)x-2(m+1)]的定义域为集合b,其中m≠1.

1)当m=4,求a∩b;

2)设全集为r,若ar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1)∵y=2x,x∈[2,4]的值域为a=[4,16],当m=4时,由-x2+7x-10>0,解得b=(2,5),a∩b=[4,5).

2)由-x2+(m+3)x-2(m+1)>0得。

x-m-1)(x-2)<0,若m>1,则rb=,m+1≤4,1<m≤3,若m<1,则rb=,此时arb成立.

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1)∪(1,3].

12.已知集合a=,函数y=lg的定义域为集合b.

1)若a=2,求集合b;

2)若a=b,求实数a的值.

解析:(1)当a=2时,由>0得4<x<5,故集合b=;

2)由题意可知,b=,若2<3a+1,即a>时,a=.

又因为a=b,所以无解;

若2=3a+1时,显然不合题意;

若2>3a+1,即a<时,a=.

又因为a=b,所以解得a=-1.

综上所述,a=-1.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集合与逻辑题材

2011年高考复习题材集合与逻辑。1.2010 上海文数 是 成立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所以充分 但反之不成立,如。2.2010 湖南文数 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b.cd.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逻辑语言与指数函数 二次函数 正...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一。一 动能。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ek mv2,其大小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相对量。二 动能定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1.反映了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引...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18 统计。18 4 线性回归方程及应用。知识网络 1 能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 了解线性回归的方法 了解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问题的思想方法 会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不要求记忆系数公式 典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