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嫩江职业高级中学校关键。
一、课前分析。
1、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for循环语句。
2)地位:循环语句是算法语言中应用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语句,c语言的for循环语句虽然和其他高级语言的循环语句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书写上更加显示了它的简洁和多变的特点,其作用是使一段程序反复执行,for语句是循环运算的专家,在程序设计中频繁出现。本节课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算法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为实现独立编程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for的一般形式和执行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for语句的学习,写出简单的循环程序。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编程的兴趣。
4)教学重点:掌握for循环语句的一般形式,并能运用其来编制简单的小程序。
5)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通过for语句的执行过程绘制出流程图,确定循环变量和循环体。因为用流程图描述算法,能够把解决问题的步骤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二、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分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程序中有哪三种基本结构?
2)以前学过的循环语句的格式及使用。
2、讨论引入:分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师:同学们,请先看这个图形,想想看用以前学过的程序设计语言怎样来编写它的程序呢?
bye!生(稍做思考,然后回答):使用printf()函数。
main()
printf(“*n”);
printf(“*n”);
printf(“*n”);
printf(“*n”);
printf(“*n”);
printf(“bye!”);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那么,如果我想画10行,100行,1000行“**呢?难道就这样顺序写下去吗?
这样编写是不是太繁琐了。如果能让计算机去完成这部分重复的内容,而我们只要告诉计算机重复操作的次数就可以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呢?能!
通过我们今天学习的for循环语句,就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这个愿望。
3、给出程序,并通过流程图加以理解。
师出示上题程序**并通过流程图分析。
程序**:main()
int i;
for(i=1;i<=5;i++)
printf(“*n”);
printf(“bye!”);
师:循环结构也称重复结构,它的作用是使一段程序能重复执行,被重复执行的部分称为循环体。但重复一般都是有条件的,即在满足for语句中的条件下才执行循环体,否则退出循环体。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for语句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语句;
执行过程:首先求表达式1的值;其次判断表达式2,如果不为0(为真)则执行()后的语句;再求表达式3的值,再返回来判断表达式2,不为0则再次执行()后的语句,这样一直重复执行到表达式2的值为0时为止,不再重复操作,而去执行for下面的语句。
for循环流程图。
本例程序流程图如下。
4、阅读程序。
教学中通过分析已有程序,慢慢渗透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从模仿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独立进行程序设计。
师:请同学们分析下列程序,绘制出流程图,说出程序功能。
例题:main()
int i;
for(i=1;i<=10;i++)
s=s+i;
printf(“s=%d”,s);
功能:求1到10的和。
结果:s=55
流程图如下:
师:如果我们想要计算1到100的和,应该如何修改程序(提示:只需要修改程序中的一处即可)
生:将i<=10修改为i<=100
5、突破难点,尝试独立编程。
尝试是开始某种新事物所必需的。任何事情的第一次都需要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编程,在一次次尝试中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
师:刚才我们通过分析阅读已有程序,对循环结构又有了进一步理解,但我们不能仅局限在看懂、读懂程序上,我们的目的是要自己完成程序设计。首先要进行审题,认真分析题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然后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经过哪些处理才能解决问题。
再把分析出来的处理步骤用流程图表示出来,最后用c语言描述出各个解题步骤,程序设计就不会让你束手无策。下面我们就参照例题,按照老师介绍的程序设计步骤,试着来自己来编制1个小程序。
这道题在循环体这一部分稍有难度,采取分组讨论,共同写流程图的方法,最后由学生独立写出程序**,并上机调试。
编写程序求100以内的奇数和。
main()
int i;
for(i=1;i<=100;i=i+2)
s=s+i;
printf(“s=%d”,s);
6、小结。1、for语句的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语句;
2、分析循环程序时要注意重复处理的操作(循环体)和循环次数(循环结束的条件)。
各门学科之间、各学科的内容之间都是有联系的,都不是孤立的,同学们要把知识动态化,多角度、多方式地去思考,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解题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
7、作业:试编写程序求10!。
8、课后反思。
1、成功的地方。
本节课教师采用分析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教师通过对学生参与学习的启发、调整、激励来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气氛活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
2、经验和不足。
学生差异问题比较突出,因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水平不同,必然会有个别学生的底子薄、素质差、一些内容动手能力弱。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得好的同学互相搭配,以此来相互进行辅导和交流;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尽量多的到下面去巡视辅导,回答个别同学的不同问题,从而解决所存在的差异问题。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与反思
循环结构 教学设计与反思。一 教学内容分析。循环结构 是人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3 必修 a版 中 1.1.2的第二课时的内容。1 算法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增内容,算法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算法思想已逐渐成为每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2 本节课的内容是循环结构,它与顺序结构 条件结构...
初二物理水循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校课题课型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学具教具。本章前四节课学习的六种物态变化。1 水循环过程的认识2 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1 能用水的固 液 气三态的变化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2 树立学生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新授。主备人。五 水循环。课时。1 能用水的三态变...
九年级数学循环语句
案例 1.2.3循环语句。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了解循环语句的结构特征,掌握循环语句的具体应用 2 利用循环语句表达结局具体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2 过程与方法 借助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借助scilab语言中的循环语句来设计程序,进一步体会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