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发布 2021-12-26 11:23:28 阅读 8271

九年级一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武安六中马庄校区武利军。

一、试卷命题原则、难度系数及结构等原则:严格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命题。。全面考查三个维度。。

科学考查“双基”。.坚持能力立意,注重积累,联系生活。考查**能力,体现正面教育。

难易适中。

难度系数及其分布:试题总体难度系数:0.70。难度分布:容易题:50%,中等题:45%,难题:5%。

试题结构:积累运用(20分)、阅读理解(50分)、写作(50分)。

试题分值:120分。

试题时间:150分钟。

试题材料:两内两外,文言诗文10分左右,现代文章40分左右。

二、命题思路:

积累与运用:强化积累,注重运用。在5个小题的命制中,1小题---围绕“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表示同情”这一主题,共考察了小学初中六篇古诗文,全部来自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篇目,此题的用意在于指导教师学生重视语文中考近年来流行的“主题积累”默写。

2小题考查字音,让学生注意音同字不同的汉字现象。3小题考查修辞,关键是修辞运用,侧重语感的考查。4小题考查名著。

5小题考查综合性学习---为蟒河风景区写一则广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阅读理解:记叙文、议**、说明文、文言文各一篇。文言文为最新流行考查方式---比较阅读,一篇为《岳阳楼记》,一篇为《醉翁亭记》,考查名句名段及文言基本知识。

记叙文为《换票》,选自2023年《读者》,议**为《快乐的真谛》,选自2023年《意林》,说明文为《谁来为最大的恐怖主义买单》,选自《语文报》。三篇文章短小精美,既规范又严谨,既涉及当前热点,又有一定的思想性,对学生的教育感染显而易见。命题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重点词句段的理解,要点把握,内容**和个性化的理解。

作文:紧扣生活热点,弘扬正气。是一篇材料作文。

去年冰雪袭击南方,好多省市出现断水断电情况,全国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唐山市七里铺村农民宋志永自筹资金3万元,和12位农民在大年30租车南下,支援灾区。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说,30年前唐山大**,全国人民支援他们,今天他们也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这就是感恩之心。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通过作文教育学生要有爱心,要懂得知恩图报。

三、从阅卷看学生答题情况:

(一)积累应用。

“积累” “运用”题紧扣课标,无论是古诗文填空,还是字音、词义考查均来自于课本,但由于学生对“主题积累”这种形式训练不多,所以在《蚕妇》、《悯农》等诗句的考查答题情况很不好。有的虽然记得,但却写不对。至于名著阅读赏析、语文综合性学习,题目虽小,但考察学生阅读、背诵、积累、赏析等多方面的能力,具有引导学生积累名著中名句的导向作用。

从答题上看,部分学生对名著中的三句话不理解,不清楚是出自哪部名著,很多学生把作者写错,有的虽然知道,但却把字写错了。如很多学生“施耐庵”写成了“施耐安”。广告的考查,大部分学生都能紧扣要求,设计新颖,得分率很高。

在字词考查题目中设置了一些审题障碍,具有一定迷惑性,如2小题d选项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不认识“愎”字,在选择与其他三个读音不同的字时,只能乱猜,加强对苏教版每册书后的字词积累复习至关重要。第3题,部分学生不清楚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应从感**彩方面考虑,语感较差,以至于选不对。

二)阅读理解。

第一语段是记叙文《换票》此文没有文字障碍,浅显易懂,主旨明确,12分的题目得分大多在9分以上。丢分较多的在2和3两题上。2题不少学生不能按要求结合文章语境品味其含义,如:

上海人精明中的“精明”在文中的理解应为,有经济头脑,善于捕捉市场信息。但有的同学却从贬义方面解释,说上海人只知道赚钱,造成失分。3题不少学生没有文体概念,张冠李戴现象比较突出。

如把对比的写作方法答成“作比较”“对比论证”等。还有的学生对此题理解成叙述顺序等情况,说明教师在指导学生总结一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时,没有进行规范的训练。能谈到三次对比来展开故事情节的甚少。

第二语段是议**《快乐的真谛》,12分的题目得分大都在10左右。此文积极向上,论证全面而有说服力,对学生写议**有一定帮助。

此题丢分较多的主要是题题学生答非所问,对个别句子语段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到位,缘于对议**整体内容感知能力不强,教师应告诉学生:答某句或答某段文字的作用时,一定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考虑,否则会因答题不全而丢分。第5题失分严重,学生对这句话理解不透彻,还不能准确概括作者的意思,学生的表述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还不够严密。

对于两题论点、论据的考查学生答题情况比较理想。

第三语段是说明文,此题10分,得分多在8分左右。这是一篇具有震撼力的说明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很容易引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不再仅仅为答题而阅读,选文文字浅显,思路清晰,阅读时极易把握,问题不大。第题是从不同角度对说明内容、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进行考察,学生答题情况较好。

文言文考查的是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这两篇文章都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重点篇目。文言文对比阅读是近两年来很时髦的题型。16分的题目学生大都在10-15分之间。

试卷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词语的解释不准确,如“微”译成了“如果”;“尝”译成了“经常”词义不清;句子翻译不能做到字字对译,造成丢分;对于“互文”不清楚,造成答案不全面、不完整。

三)作文。本次作文题目“感恩”这一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议。所以在本次考试中涌现了不少佳作。这样在真正中考时,语文分数可能还有一定的上浮。

本次作文主要暴露出以下问题:(1)中心不明。部分学生文章写的也很长,但不知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有的脱离“感恩”,写一些生活琐事。(2)文体不清。部分考生把“文体不限”当成取消文体,致使所写的文章文体特点不突出。

(3)语言基础差。主要表现在错字、病句、语句不连贯,书写不够规范、条理层次不清等。(4)不重视细节。

通篇文章是粗略的流水账,在人物、事件的处理上,没有一段或几句精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描写,只看到“骨头”,看不到“血肉”。⑸不写作文。这就是出现个位数分数的原因。

四、针对本次模拟考试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语文“主题积累”式训练。对于古诗文背诵,除了督促学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篇目熟读记诵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如离别、边塞、虚写、春天、冬雪等)“主题积累”式训练,减少默写错误,消灭错别字。

二是加强语文专题、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苏教版规定的12个活动、10个专题要认真完成。如奥运专题等。

三是加强答题技巧训练。概括题、理解题、拓展题要根据题目要求,紧扣文本,进行归纳整合,答案要语句通顺,条例清楚,具备总-分-总的结构,杜绝语句不同,重复累赘。不能让3分的题目得2分或1分。

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来,不能空。

四是写作训练从生活、情感、哲理三大内容出发。第一类:生活类。如:校园生活:班级、学习、课堂、宿舍、升旗、考试、下课、作业、复习、初。

三、答案、预习、回答、操场等。家庭生活:父亲、母亲、亲戚、亲情、家庭变化等。

社会生活:上学路上、放学回家、乡村邻里、城市、街道、市场等。其他热点生活:

禽流感、环境保护、奥运会、扶危济困、好人好事、暴风雨、冰雪、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台海问题、中美关系等。第二类:情感类:

爱:母子、师生、朋友、人与人、家庭、祖国、世界等。恨:

难忘、仇恨、悔恨。喜:自己、家庭、集体、国家忧:

残疾人、国家、世界等。第三类:哲理类 :

生命的哲理、理想与人生、做人与做事、启迪与启示、责任、谦虚、植物、动物等。

送两个作文题:《一道没有完成的作业》、《爱在身边》

给我的启示:作文训练要重视消灭错别字,注重书写。教育学生无论如何要写作文,不能懒惰不写。

九年级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本试卷由四部分组成 积累与运用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与作文,共计21小题,满分120分,时间为120分钟。下面以90份试卷抽样,做简要的分析 一 试题得分情况 1.客观题 共计4分,满分18人。失误点在于多音字的把握上。2.排序题与古诗词默写共计10分,满分25人,8...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2012年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 一 试题分析。本套试题为一卷制,共四个大题。第一大题为积累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考查学生语音 字词及古诗文掌握情况,第二类题法较灵活,让学生在了解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又注重了学生基本功的考查,同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第二...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由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模拟考试结束了,试卷由学校统一安排评卷组流水阅卷。通过细致地阅卷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本次九年级语文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答题态度认真,发挥出了正常水平。但是总体成绩还是不够理想。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 试题评析。本次九年级语文题是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难度适中,题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