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总体情况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材料题、综合**题(能力园)、穿越时空题)两大类;考试范围: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1课——10课;难度比例:
7:2:1;试题评价:
试题难度适中,充分考察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
2、试卷成绩情况:
全年级七个班级参加考试人数:195人;学生成绩年级均分:58.
9;优分率为:21.0;及格率:
51.8%;全年级不及格人数:94人,不及格率达49.
2%;最高分:96分,最低分:8分;差分率22.
2%。二、学生成绩具体分析。
1、各班成绩分析。
1)两个提高班:4班和7班均分分别是77.4和74.
3,最高分都是96,最低分分别是48和52,优分率分别是48.6和45.7,及格率分别是85.
7和82.9;两个班级均分分差3.1。
2)五个普通班班均分分别是.5,最高分分别是,最低分分别是,及格率分别是.0;班级高低分差5.1。
2、各分数段分析。
年级90分以上14人,仅占07.2%,其中4班9人,7班3人,1班1人,6班 1人;80分段共27人,占13.8%,其中2班2人,3班3人,4班8人,6班 1人,7班13人;70分段共37人,占19.
0%;60分段共23人,占11.8%;50分段共26人,占13.3%;40分段共24人,占12.
3%;40分以下共44人,占22.6%;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1)大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在老师的教导下,能认识到历史学科的地位,上课认真听讲,作
业按时完成,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例如23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请回答: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变法?(2分)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它的历史作用如何?(4分)
学生从材料中能正确判断出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历史上著名的成功的改革,是学习的重点,关于其内容和作用,学生大部分把握得比较好,得分率相对要高些。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例如选择题3.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学生知道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所以直接选出d的正确答案。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如能力园(3) 初一某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是大家意见不统一争论起来:
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上述材料中,三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3分)
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的主张思想来得出答案:主张法制(严惩)的法家,主张德治、教育思想的儒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不用管)的道家。
(4)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如22.改错题。
(4分)
梦回秦朝》的课本剧,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公元前211年的某一天,咸阳城内的一家小酒店,酒店的门上挂着一个正楷的“酒”字,酒店内有一个客人拿着刀形币向店主买酒。
(1)错在应该是。
(2)错在应该是。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学过的秦朝使用统一的文字小篆,使用统一的货币圆形方孔钱来作出正确判断。
2、存在问题。
基本功不扎实,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如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用火的区别,秦朝与秦国的混淆,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等。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特别多。多得让我“无语”。如:
司(写成“思”)母戊(写成“茂”、“戍”等)鼎,“齐桓公”写成“齐恒公”;“商鞅”写成“商秧”;“退避三舍”写成“退壁三舍”;甚至把“经济”写成“泾济”,“长城”写成“长成”等。
理解能力欠缺。如23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今受其赐。”
请回答:1)材料一中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结果如何?(6分)
有些同学看不懂,完全曲解材料的观点。再如:25时空隧道:(11分)
我们首先来到秦朝,秦始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你现在就是秦始皇,你会怎样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呢?
记者问:“陛下,您在地方废除了分封制,那您会采取什么新的措施来加强管理呢?” 2分)
2)“秦始皇”答:
学生抓不住关键词“地方”,竟答出了“**”或其它方面的措施了。
学生在规范试卷方面存在的问题。个别学生把试题答案位置写错;口语化太强,不会用历史专业术语。
四、反思及改进措施。
1、教学困惑:
1) 知识点繁多,课时量小,学练矛盾较为突出。
2) 所带学生较多,对学困生一一辅导,有一定难度。
2、反思及改进措施:
1)抓住课堂,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落实小班化教学模式,探索历史课堂“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 。通过多**的运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等措施来提高课堂效率。
2)继续加强基本知识,技能的强化练习,包括典型的错别字纠正。加强作业布置,检查,纠错,及时查漏补缺。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4)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每节课针对主干知识点,寻找典型材料,有一定难度的材料,进行阅读练习,适度拔高。
5)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7)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史地组朱玉珍。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分析
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题型分三大类 选择题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又分为材料题和问答题。满分100分。本套试题总体评价很好,但对于试卷的作答出现了如下几点问题 一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自信心不足,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如一些问答题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答不准确,其中很多优生都是吃亏在这一题上,书上现...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 试卷总体结构与特点。1 试卷结构。本卷为开卷试卷,共46个小题,总分100分,题型分选择题,读图题和材料分析题,分值比为40 60。1 40题为单项选择题,其中1 4小题是考查世界古代史,5 34小题是考查世界近代史,35 40小题是考查世界现代史,41 42题为读图题,43 46小题为材料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科试卷分析。期末考试已经圆满结束,为了今后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针对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对本次考试的试题和试卷做如下的分析 一 学生得分情况分析。九年级历史期末检测平均分约为74.26分 优秀率约为9.9 及格率约为79 a 33 人b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