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对小学生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

发布 2021-11-12 14:41:28 阅读 3994

—动画对小学生的影响。

一、课题的提出。

背景:当今动画片制作飞速发展,制作精美、情节精彩、语言有魅力、**有感召力、动感效果强的动画片特别吸引小学生,《动画对小学生的影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动画对小学生的影响。

一、课题的提出。

背景:当今动画片制作飞速发展,制作精美、情节精彩、语言有魅力、**有感召力、动感效果强的动画片特别吸引小学生,小学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很多学生对很多动画片耳熟能详,对很多动画角色崇拜至极,为什么小学生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因为这是一个接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也正是一个很好的综合实践课题。

我们准备这样来引导学生开展这个课题的研究,在综合实践课上,我们先**很多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片段给学生看,然后问学生你们喜欢吗?你们还喜欢那些动画片?为什么?

激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思考。然后建议:我们以《小学生与动画片?

》为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好吗?**动画片为什么这样吸引我们,它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二、设计理念:

1.体现学生个性化的特点。这次主题的选择,完全是学生喜欢的,在活动中,让学生们自己去收集,自己去表演,自己去展现。

由于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喜好不同,性别不同,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多方位的展现自己的风采。

2.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本着以学生为研究主体的原则展开,如一开始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目标和讨论确定**的方向和方法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进了学生与**主题的距离。

3.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辨别是非的能力,合作进取的能力,社会交际和言语表达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等等;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的目标。

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

情感目标。1.通过合作课题小组的集体**,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能力目标。1.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信息,培养查找、搜集并简单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在活动交流中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知识目标。1.知道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动画片。

2.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为什么动画片吸引小学生。

3.从客观的角度认识动画片对小学生的影响。

三、活动的对象及课时。

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课时:15课时左右。

课时采取弹性课时制,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每周2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与其他学科打通使用。

四。注意事项。

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2.教师事先要了解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并争取家长的支持。

3。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学生。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合作伙伴。

5.在进行总结评价时,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五、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活动。

六、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题生成制定计划(2课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分组活动看动画片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调查(4课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小组汇报分享成果(4课时)

第四阶段:汇报展示阶段(1课时)

第五阶段:评价阶段(1课时)

八、活动实施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自由组合制定计划。

具体目标:确定子课题,建立研究小组;撰写研究方案,准备实施。

活动时间:课内2课时。

1、讨论定**方向和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看动画片好不好?看动画片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思考在遇到问题时除了问老师、家长外怎样自己找答案,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说),然后老师总结学生说的方法。

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小学生喜欢看什么样的动画片2)看动画片对我们好的方面3)看动画片对我们不好的方面4)为什么小学生喜欢动画片。

3、建立子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1)、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三大组:采访组、考察组、网络组。)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子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指导,但以学生意愿为主,不必过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师生共同评议,完善方案。注意事项:

一般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上网、图书馆或书店看书、采访(同学、家长、路人、专家等)可能学生还会想到其它的方法,这时老师要对这些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老师预期审视学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提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学生在收集资料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上网搜索的技巧问题、采访时有要注意的事项(如采访前准备好本次采访的问题,衣着整洁,有礼貌)、采访专家要在老师的带领下等。

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研究**方法和具体措施。这里由学生自己活动,老师已经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前给学生提出。但是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老师还是要审视学生的方法是否可行。

1)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信息等方式收集信息2)采访同学、家长、行人(老师)、专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分组活动看动画片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调查。

一。具体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看动画片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采集信息、数据并分析的能力。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等能力,引导学生作好记录等工作。

二。研究形式1、调查、访谈2、统计、资料汇编活动时间:课外1—2周。

三。活动过程:

1、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各“研究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上网、查阅书籍、调查、访问他人、明白看动画片对他们成长的影响,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家长、老师一起**、研究。采访组:

小学生喜欢看什么样的动画片考察组:看动画片对我们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网络组:为什么小学生喜欢动画片。

2、作好活动记录和研究工作。设计**如下,发给小组长,负责记录填写。

整理:各“研究小组”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及过程进行整理,并填写“走访记录”、各小组分工协作在收集信息之后各组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整理。

四、活动指导:

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要运用上网、访问、调查、观察等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指导学生调查研究要客观真实,不能弄虚作假,提高研究的真实性。

4)、指导学生注意活动安全问题。课外外出活动,必须先征得教师和家长的同意,告知具体的活动地点。

5)、引导学生克服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和技能障碍,提高学生交际、口语等能力。

6)、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过程的碰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灵活应对。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小组汇报分享成果。

2)、交流活动,反思汲取经验,体验成功。

活动时间:课内1课时,课外一周。

活动过程:1)、各小组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归类、汇总、筛选、整理、分析研究,形成结论。教师作相关指导(如资料有效性分析,剔除无关材料,表述语言的斟酌,还需要补充调查的材料收集等)。

对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

作者 陈靖顾佳甜。文教资料 2016年第31期。摘 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为此,我们对小学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总结成功的做法,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现状分析 影响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生基础课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对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作者 马超。科学与财富 2017年第02期。摘要 结合实际,针对综合实践活动对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作用进行了论述。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农村小学生 语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不断地推陈出新,新的教学方法 模式层出不穷,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001年颁布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小学生综合实践的活动总结

综合与实践 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收集的小学生综合实践的活动总结,欢迎阅读。小学生综合实践的活动总结1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以 创新 实践 发展 为主线,以 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学会学习 学会创造 为目标构建知识,使学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