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畅想》教学设计。
授课人:兰州三十一中刘秀霞。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感受、解读、品味春天,能够欣赏评析、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合作**引导学生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悟,进行大胆的想象,构思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用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去表现春天,使学生初步学习和体验创作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欣赏、合作**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春日景象建立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
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春天,让学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春天。
四、教具准备:课件、课本。
五、学具准备
纸张(色卡)、剪刀、双面胶、水彩笔、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
六、 课业类别: 创作课
七、作业要求
完成一幅关于春天的创作画(可用多种形式表现,眼中或心灵中的春天均可。)
八、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
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自然界出现了哪些变化?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春天
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梦想的翅膀,去感受春天、体验春天、表现春天好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春天的畅想---表现春天》。
2、讲述新课,
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正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大自然正沐浴在春的怀抱里, 春天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季节。你发现春天都有哪些色彩,主要是以什么颜色为主?春天的活动有哪些?
(欣赏初春的景象)。
学生欣赏,小组讨论作答
同学们再想一下:你们学过或者阅读过哪些描写春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试举一到两个例子。
同学们想一想对于春的畅想、赞美,还可以通过哪种形式抒发?
我们知道有哪些歌唱春天的歌曲?(****春天在**)。
春天的景象可以用文字来表达,可用歌声来表达,当然还可用我们手中的笔来描绘,接下来重点来欣赏画家笔下的春天。
欣赏的同时想一想,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有什么关系? (**展示)
总结:艺术**于自然,取材于生活,艺术美是对自然美或现实美的集中概括。
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展示 )
3、**创作构思与形式。
讨论交流:如果画一幅表现春天的画,你会在画面中画上那些内容?采用什么形式?
4、自主练习。
展示不同形式的学生作品。用自己喜欢的手法、形式表现自己心中的春天。(可用多种表现方法,即可作眼中的春天也可以是心灵中的春天。)
5、作品展示评价**
完成作品的小组到前面解说自己的创意,且把作品展示给大家,先自评。
互评,其他组同学各抒己见,说说你们认为怎么样修改会更好?学生畅所欲言
6、小结及拓展
用激励赞赏的语言总结、表扬。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象征着生命、春天象征着活力、春天象征着希望,在座的同学们正值人生的春天、希望的春天,在这大好的时光里,大家要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年华!
课后思考题。
1、想一想还有哪些内容可以激发你的创作灵感?
2、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每个季节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能用画笔表现出来吗?
《春天的畅想》教学设计
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课时 一课时。学习领域 造型 表现。课件设计 采用 引发情感 发展认知 认知巩固 课后拓展 为模式展开教学。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 合作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 中拓展。充分挖掘并利用现实生活素材...
春天的畅想教学设计
春天的畅想 教学设计。庄浪县水洛中学万志炎。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 春天的畅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表现春天自然美的 感受春天的自然美。2.了解表现春天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3.展开想象和联想,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表现春天的绘画艺术表现形...
教学设计春天的畅想
第二单元第二课春天的畅想。教材分析 春天里万物复苏 万树萌绿 百花争艳 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人们穿上轻便漂亮的春装,迎着温馨的春风领略着生机勃勃的春意。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去观察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了解和感受春天的色彩美。本课旨在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