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
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我们的目标:
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鉴赏诗歌的用词之妙。
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三.方法指导:
看提示知作者明意象品语句。
一)看提示。
提示从何而来?
就是诗中的标题、背景提示、注释等,这些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
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诗,一题目中有“送”字,一题目中有“忆”字,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句,这两首诗的情感就容易把握了。分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练习:1、《春夜喜雨》,你能从标题中找到诗人感情的提示吗?
“喜”字,已暗示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欣喜、赞叹之情。
2、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①泊:停船靠岸 ②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③京口:在长江南岸,属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④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园所在地。
这首诗歌,我们可以从**了解到诗人当时所要抒发的内心感受?__故园虽近却难以归乡的无奈、惆怅之情。
二)知作者。
每个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的不同,他们的诗歌往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中考常考的均是一些名家诗作,因此如果能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那么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分析了。
辛弃疾: 爱国词人,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报国无门的悲愤。
杜甫: 忧国忧民的情怀。
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
李白:雄奇夸张,愤世嫉俗
苏轼:一贬再贬,旷达豪放。
练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从全诗看,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侧重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写出了诗人日夜渴望收复失地、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心愿。
三)明意象。
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诗中抓住“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几个意象表现了秋天郊外凄凉之景,烘托了作者的愁思。
小技巧:归纳古诗词中一些特定的景物表达特定的情感。
菊-高雅。莲-高洁。
柳-惜别。月光-思念。
落日-惆怅。
春风-得意。
浮云-飘零。
落叶-失意。
秋雨--忧愁。
流水--叹惋。
梧桐--凄凉悲伤。
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吹笛、笙箫--离别之苦,乡思之情,内心孤独。
练习:《黄鹤楼》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此联相同,请写出一例。
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愁绪。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品语句。
前面三点还只是把握情感的辅助手段,体会诗中情感更重要的还是应从诗句本身出发,细加品味。
学会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的关键词句来把握诗歌的情感主题。
练习:鹧鸪天。
(北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最后两句: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一个“岂”字一个“奈”字就表达了作者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与无奈。
四.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给出语句,品味关键词语的妙用。
二是对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
山中与幽人①对酌。
唐)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②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注释】①幽人:指隐居的高士。②卿:对好朋友的称呼。
“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这有什么好处?
极写饮酒之多”或“极写饮酒之痛快”。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而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的满头青丝如今已纷纷断落,已短得无法再梳髻插簪了。
五.表达技巧:
抒情方式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表现手法烘托(衬托、反衬)用典、虚实、象征、比兴、欲扬先抑等。
修辞方法常见的有:比喻、夸张、反复、反问、双关、对偶等。
六.练一练。
练习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_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练习二: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2.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导学案。一 复习目标。1 明确中考考点 2 掌握常考题型的答题技巧。二 2015年柳州市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试说明 考查范围 古诗词阅读的选材均出自本届使用的七到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考查内容 1 侧重整体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诗词中的形象 2 欣赏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歌语言 ...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5 找诗眼,悟主旨。1 看题目明感情 略讲 请大家看这些标题,看能否看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天净沙秋思 表现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情。归园田居 其三 表达了诗人归园后恬淡的愉悦心情和对污浊官场的憎恶。渡荆门送别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和对故乡的思恋。送友人 李白 依依不舍,离情别绪 2 看作者晓...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导学案。复习目标 1.熟悉诗歌鉴赏常考题型。2.明确中考考点。3.掌握答题技巧。重难点 掌握答题技巧。课前预习区。知识链接 相关知识 1.诗歌常用表达技巧 修辞方法 比喻 对偶 拟人 夸张 借代等。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表现手法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