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诗歌鉴赏 汇总

发布 2021-08-21 20:15:28 阅读 9972

七(上)诗词赏析。

编写:李韦景。

校对:柏华之。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次:旅途中停宿。

1.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描述画面:潮水**,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挂起。

写法: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写出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一片白帆顺风而来。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生”和“入”用的很妙:“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蕴含着生活哲理:在描写自然的时序交替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

景中含情,景**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客游他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①折戟(jǐ)折断的铁戟。戟,古代兵器。②周郎:周瑜。

铜雀:铜雀台。④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

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

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此两句写法有什么特点: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可设置问题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主题内容:这首词是苏轼游览清泉寺时,见溪水西流,有感而作。词的上阕描写眼前生机勃勃、境界清远的自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词的下阕就溪水西流抒发感慨。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 、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画面。

答]“兰芽浸溪”,三月间,山下的兰草刚冒出短短的嫩芽儿,芽儿浸在兰溪里,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上阕之景。并说说画面的特点。

1)溪水边兰草初生,松林间沙路洁净。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

2)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清醒优美、淡雅宁静的氛围。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1) 句意:(就是下阕的翻译)谁说人老了,不可能重又青春年少?门前流水尚且能向西流呢。

因此,根本用不着为自己的白发苍颜而叹气伤感,说什么岁月无情,时光不再,仅听听黄鸡的叫鸣声就可以了。体现了作者不因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

2)哲理:此句富含哲理,引用白居易诗句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3)作者的情感:作者当时正是政治上失意处于逆境之中,本词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

★下阕表达作者怎样的性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3.曹操的《龟虽寿》中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也表达了这种精神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中庭:庭中,庭院中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主题内容:这首诗写中秋望月表达别离思聚的情意。

1.赏析“中庭地白树[, 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翻译。2)“地白”作用: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写出了月光的皎洁。使人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冷和无声的妙处:“冷露”的“冷”既指露珠的清冷,又指心境的寂寞冷清。“无声”二字细致的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2.赏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结尾两句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将情思表达得意蕴深沉。

2)一个“落”字,新颖妥贴,化静为动,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满人间似的,将无形的“情思”写得有形有声。

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思念友人、思念家乡之情。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子由:苏轼之弟苏辙。 归去:回到天上去。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宇。

宇,屋檐,引申为房屋。 胜:能承担,经得起。 何事:为什么。婵娟:这。

里指月亮。1.主题内容: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

由感伤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2.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翻译: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快乐,月亮也会隐藏晴出,月缺月圆,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2)这一句富含哲理,作者由自然现象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说明人月无常,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3.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婵娟是月亮的意思。但愿天下有情人的情谊能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共享这一轮美丽皎洁的明月。

2)表达词人对人类最真挚的美好祝愿。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主题内容:诗的重点是写早春之景,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

1.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答] 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后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答]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赏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两句抓住早春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小雨中的景色,描摹出早春所特有的精致:细雨蒙蒙春草乍生,远看有草色,近看却似有似无,若隐若现,准确地透出了早春的信息。用“如酥”为喻,让人感到春雨的可贵。

“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最精彩的一句。

5.赏析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这句诗揭示了以下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2)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进一步突出早春的可爱美好;“最是”一词,强烈的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主题内容:本篇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1.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上片描写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表现舒适轻快的心情。

下片描写夜行逢雨的焦虑心情,但路转溪桥忽见,心情又转为轻松。

2.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明月、清风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惊鹊”和“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的悠然神往。

3.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谁在说丰年呢?(至少答出两种说法)

中考诗歌鉴赏复习指导

教学目标 1 明确中考命题方向 考点 2 掌握诗歌鉴赏的复习方法。3 掌握诗歌鉴赏的几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教学重 难点 掌握诗歌鉴赏的复习的方法。学法指导 练习法归纳法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分钟幻灯片1 同学们,中考在即,同学们都在为中考作最后的冲刺。此时的复习,要抓重点,突难点 讲...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导学案。一 复习目标。1 明确中考考点 2 掌握常考题型的答题技巧。二 2015年柳州市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试说明 考查范围 古诗词阅读的选材均出自本届使用的七到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考查内容 1 侧重整体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诗词中的形象 2 欣赏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歌语言 ...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一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 鉴赏诗歌的语言 形象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 我们的目标 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鉴赏诗歌的用词之妙。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三 方法指导 看提示知作者明意象品语句。一 看提示。提示从何而来?就是诗中的标题 背景提示 注释等,这些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