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教学设计。
安宁一中。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沈从文的有关信息。
2)掌握课文中生字的写法与读法,并了解新词语的含义。
3)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文,分析作者描绘赛龙船的精彩场面,以及生动精炼的语言。
2)分析课文的详写与略写,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桨手的风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2)对我国传统节日和民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赛龙船的精彩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点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4.教学课时:一课时。
5.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先看到黑板上的这首小诗。(板书或者多**展示诗歌)
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
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
问:看看这首诗是在写哪一个节日?
答:端午节。
问:那端午节是在一年之中的农历的几月初几?
答:农历五月初五。
2、说到端午节,大家回想一下,我们这里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呢?都有哪些习俗呢?知道的同学请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告诉大家。(或点名回答)(教师作补充、总结、评价)
解: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饮雄黄酒,用雄黄蘸酒在额头上画王字,插艾蒲,系五彩线,踏青等,各地的习俗会因为地域、民族等不同而有差异。)
3、既然端午节的习俗会因为地域和名族的不同而有差异,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现代作家沈从文先生,到湘西去了解一下他们那里的茶峒人民的端午节风俗是怎么样的。同时也领略一下那里的茶峒人是怎么过端午日的。
二)引入正文。
1、预习检查:
关于作者:(可先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再由教师补充)
沈从文:(1902——1988),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岳焕,湖南凤凰人。
苗族。 他出生于风景如画的湘西凤凰县。小学毕业后14岁就按照当地风俗到地方当兵,先后当过文书、班长等职位。
以后接触了五四新文学,2023年独自到北京,读书不成,开始写作。他少年流浪,后名声大起,在大学里担任教授,成为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边城》、《长河》、《阿黑小史》,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生字词:展示需要着重注意的字词(音形义)。
如:蘸酒茶峒伶俐擂鼓嘭嘭铛铛呐喊老鹳戍军泅水)
2、诵读感知:现在,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走进茶峒人的端午日,感受一下那里的节日气氛。
要求:快速阅读课文,并在阅读时思考:①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②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说说理由?
3、交流讨论:接下来请大家先相互讨论一下刚才的两个问题。
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解:①穿新衣 ②用雄黄蘸酒画王字 ③吃鱼吃肉 ④赛龙舟 ⑤竞追鸭子)
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解:龙舟竞赛,竞追鸭子)
理由呢? (要求:简洁、凝练地表达)
解:因为热闹、有趣等)
三)细节品读。
1、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品味一下作者笔下的龙舟赛的场面。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一场面的。看看这一段描写到底好在何处,竟然会如此的吸引你们。
要求: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段文字:“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便使人想起**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1)现在,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赛的精彩场面的?
分析: 桨手---持、划。
带头的---缠裹拿挥动指挥
锣鼓手---敲打调理
总结:是从桨手、带头者、锣手、鼓手的外貌和动作两方面来描写的。
问1:对于桨手、带头者、锣手和鼓手各自的外貌和动作描写,表现出了比赛场面什么样的情状?
(解:外貌与动作的描写,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使我们的脑海中呈现出了一幅紧张、激烈竞争的比赛场面,表现出了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
问2::请同学们在找一下,这段文字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之外,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解:即“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故事中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故还从岸上的观众反应这个方面来突出赛龙舟的紧张和激烈。
问3:文字中提到了梁红玉在黄天荡老鹳河抗击金兵的故事,这与赛龙舟有关系吗?两者有相似点吗?这里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
解:无关,有相似点,因为这是由作者联想到的。①两者相似点在: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水战时擂鼓,伴随着激战喊杀声
作用:用所联想到的擂鼓激战情景,反过来突出龙舟竞赛的紧张、激烈、热闹)
问4:刚才说了,梁红玉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作者只是想通过这种联想来突出龙舟赛的热闹与欢腾。这在描写角度上说应该是什么?是属于正面描写,还是侧面烘托?
解:侧面烘托,或者说侧面描写)
2)教师总结:所以,这一段描写龙舟竞赛的文字,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和热闹氛围。
3)练习:刚才我们细致的分析了“赛龙船”这一活动的精彩场面,现在请大家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些**。(教师展示关于赛龙舟的**)
要求:注意观察画面中的各类人、各类物,并思考赛龙舟活动的场面有何特点?给你什么感受?
问:请你用一些词语来概括一下你看过这些**后的感受。
解:如热烈、紧张、刺激,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锣鼓喧天等)
问:通过这些**,我们能不能感受到龙舟赛的热闹与欢腾、紧张与激烈?
答:能。 2、大家刚才单单注意到了龙船上选手了,其实还有一大批人,他们虽是这比赛的配角,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他们都是谁啊?
答:观众。请大家先看到这两句:“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第一段行) 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什么信息?
解:端午这日,全茶峒的人不论等级,不论老少,倾家出去,全城出击,争睹龙舟竞赛,这一切的一切,又再次表明了龙舟赛的热烈和欢腾。)
问1:全茶峒的人们全都倾家而出,都到河边争睹龙舟赛,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家能否用一些成语来形容岸上的情形?
解:如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水泄不通……)
问2:既然龙舟赛如此紧张、激烈和有趣,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获胜者的奖品是不是一定非常丰厚呢?
答:不是。问3:那获胜的参赛者们的奖励是什么呢?(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答: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
问4:看以看得出来,奖品并不算丰厚。那是不是获胜的龙舟上的所有的船手都有呢?
答:不是,而是“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
问5:所以,奖品不仅不丰厚,而且还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对吧?(对)那这些参赛者们,他们图什么呢? 他们为什么还要参加比赛,而且这么卖力?
解:《在他们看来什么更重要?>为了获得荣誉,还为从中获得欢乐、热闹,共享节日的热烈氛围等)
问6:那他们如何才能获得这一个荣誉呢?不齐心协力,不奋力拼搏行吗?
答:不行。问7:所以,从赛龙舟这一活动,我们要明白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奋力拼搏精神对于我们一个集体来说重不重要?
答:重要!总结:所以,小而言之一个班级、一个家庭;大而言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成绩,要想获得进步,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齐心协力、团结合作。
3、好,龙舟也划累了,呐喊也喊累了,也该娱乐娱乐了。所以,接下来茶峒人又开始哪一项娱乐活动?
解:竞追鸭子)
问1:那追赶鸭子竞赛的目的是什么呢?(请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解:“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所以这一活动还是为了突出端午节的欢腾气氛。)
问2:请快速看课文第二段,作者对追赶鸭子竞赛这一活动的描写怎么样?是描写得比较详细呢,还是比较简略?
答:比较简略。
问3:对,相对来说,是写得比较简略,但通过这段文字,我们是否能感受到追赶鸭子活动的有趣和欢快呢?
解:能,仅从“于是长潭换了新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这一句,我们也能想象得出人们竞追鸭子的场景,所以,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追赶鸭子活动的有趣和欢快。)
练习:试想一下,如果你当时也在边上的话,请你用50到描写一下你想象中的人们竞追鸭子的场景。比如可以写一个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或者可以写一群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也可以写鸭子如何逃脱人们的追赶的。
(时间许可的话才开展此活动)
4)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随着沈从文去茶峒参观了茶峒人民的端午日风情,感受到了那里节日欢腾热闹的气氛。同时我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对于我们一个集体的重要性。
五)文化拓展。
知道了节日的文化内涵后我们才能更好的保护它。端午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此外还包括——春节和中秋节,请你从这两个节日的众多风俗中选择一种,来谈一谈它所蕴涵的文化或民族精神。(求福保平安、辞旧迎新、对幸福美好未来的向往、企盼丰收等;渴望人人平安、家家团圆幸福等)
六)课后作业。
刚过去的中秋节,肯定给大家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印象吧。家乡的中秋节有什么样的风俗呀?请你们试着回忆一下中秋节那一天,特别是那个夜晚,你和你的家人是怎么渡过的。
请把你回忆到的事情用文字写下来,尽量抓住重点,并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可适当进行联想和想象,把中秋节的氛围给突现出来。
六、板书设计
端午日。沈从文
描写(正面) 热烈欢腾
龙舟竞赛详写紧张激烈
联想(侧面) 团结合作奋力拼搏
竞追鸭子 (想象) 略写。
七、教学反思。
《端午日》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招热情 2 了解湘西端午习俗 3 学习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方法。教学实录 一 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生 中秋节 重阳节。师 谁来补充一下?生1 还有春节 端午端午节 儿童节。众生笑。生2 儿童节不是传统节日。师 对。还有补充吗?生 还有元宵...
《端午粽》教学实录
板块一导入。1.孩子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在这一天,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2.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3.那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刘老师一起来品味端午粽。4.板书课题 10 端午粽。5.在 端 这个字里有一个我们要认识的新偏旁,是立字旁 在 粽 这个...
《端午日》教学案
端午日 教学案。课程分析 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端午日 这篇课文是苏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的文章,属于 民俗风情 专题。这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文中洋溢着浓郁的湘西风情,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的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赛和追鸭子欢快场面。精彩的场面描写是本文最大的亮点,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