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是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这章的重点,但并非难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食物链食物网,这些内容学生在初中生物中已近有所了解,所以要求学生达到本节的知识目标并不难,但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欲望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认识到人类是生物圈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并不容易。本节课内容是衔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
本节主要知识结构:
二、教学对象分析。
所教对象为高二学生,绝大多数学生一直在城市生活,对生态系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先展示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景观,使学生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教学点。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阐明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概述生态系统、食物链及食物网的概念;
3)理解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2.能力培养点。
1)通过分组讨论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归纳并总结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生态学上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1)通过学习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
2)明确人类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我们应当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道理。
3)通过**视屏资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使命感。
四、教具准备。
多**课件、森林生态系统视屏、食物链及食物网示意图。
五、教学方法设计。
1.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并总结,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特点,本节课多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教学设计思想。
充分利用现代多**技术等直观手段,动静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化抽象为具体,以突破重点,易化难点。教学设计中有大量学生活动,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路。
七、教学流程。
展示各种生态系统的生物景观→讲解生态系统的范围→学生**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食物链、食物网→消费者级别→练习。
八、教学过程设计。
1.导课。展示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生物景观,并出提问:这些生态系统有范围么?它的边界是什么?最大的生态系统?
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
1)什么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有边界么?
3)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呢?
教师做点评和陈述: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根据研究的需要划定,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成分。
学生观察某一森林生态系统视屏和典型**,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其中动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并以问题引导:“这个生态系统中有那些生物?尽可能多的列出它们的名称。
”“除生物群落外,这个生态系统还有那些成分呢?”“将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进行归类,并指出划分类型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分析并归纳出生物可分为:
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按照代谢类型划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以下结论:
森林里除了生物以外,还有阳光、土壤、空气、水和无机盐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森林中的自养生物有树、草、苔藓等等,它们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森林中的异养生物有昆虫飞禽走兽等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食草动物称为初级消费者,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之为次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称之为**消费者;以此类推。此外,营寄生性生活的也属于消费者。这就是说,从活的生物有机体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所有生物都称为消费者。
教师设疑:森林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残枝败叶落于地面,但从录像中我们却只见到较薄的一层,试想:它们哪儿去了?
引出生态系统的另一种成分--分解者。
教师陈述可见,森林生态系统中还存在另一种成分,它们属于异养生物,功能是分解有机物质为无机物,它们就是分解者。所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四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在教师的引导下,促使学生的活动更加深入,为下一步的突破打下基础。
请学生完成下表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内容:
根据刚讨论过的知识,快速完成表中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3.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思考问题: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是不是相互独立的呢?
教师讲述: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或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生产者完成物质与能量的第一次转变将无机物转变有机物,光能(或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能,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利用有机物,通过自身新陈代谢,转变为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腐生细菌与真菌作为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分解成无机物。
ppt展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关系图:
设疑:一个生态系统如果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能正常运行吗?(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下节课老师再讲解)
4.食物链与食物网。
请同学们看下图,然后,,教师提问:这些生物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展示简洁明快,,吸引学生注意,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轻松引出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种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按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碎食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
刚才讲的食物链是捕食食物链。
讲述:前面我们讲了食草动物称为初级消费者,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之为次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称之为**消费者,所以在这个食物链中,草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兔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蛇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老鹰则为**消费者,属于第四营养级,依次类推。
我们再来观察教材p91图5-4,请同学们思考青蛙、蛇、老鹰分别属于哪个营养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前面讲的老鹰属于第四营养级,现在属于第五营养级了),得出结论: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提出问题:食物链上的营养级个数是不是可以无穷多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提示能量流动要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1页倒数第二自然段,归纳出食物网的概念。让学生阅读思考、总结、表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5.小结与讨论。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你对生态系统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系统)的理解?(提示:从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三者的关系,从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角度来回答)
2)人类作为生物圈(最大的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人类应该怎样才能和自然界和谐共处?激发学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使命感。
3)目前在许多餐桌上经常看见一些野生动物(如大鲵、野猪、蛇等等),对此你有何看法?
6.目标反馈。
1)下列哪一项最适于描述生态系统中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d )
a.种内斗争 b.种间关系
c.竞争和捕食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d )
a.蛔虫 b.硝化细菌 c.螺蛳 d.蘑菇。
3)下列各项中,最可能属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c )
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厌氧生物
c.分解者、腐生生物
d.生产者、异养生物。
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征的是( b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c.食物链的营养级数无限的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至少为( c )
a.2个 b.3个 c. 4个 d. 5个。
6)判断题: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错)
九、板书设计。
1.生态系统概念: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生态系统范围:模糊,随研究需要而定。
3.生态系统的成分。
5 1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高二生物组。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r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学习重点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2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学习难点 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3 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d 5个。小结 食物链...
5 1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二生物自主学习 学案。主备人 杜巧娥乔娇编号 19 学习目标 1 通过问题 内容讨论,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性。2 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3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学习重点 4 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问题 1 阅读课文 问题 相关内容,用关键词 方框 箭头等,建构生物与非...
5 1生态系统的结构
学习目标 1 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 说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3 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营养结构,学会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4 大胆质疑,合作 体验学习乐趣。学习重难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及食物链与食物网。预习案 使用说明 1 依据学习目标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