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忧与爱》受到了考生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有专家称这是“江苏高考命题作文以来第二个好题目。”试题依然秉承往年材料加提示语的命题方式,引用了唐代诗人孟郊、现代诗人艾青、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三句名言。三则诗文材料涵盖古今中外,给考生许多提示。
基于今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经历,同时结合我平**卷工作的经验,我对高考语文作文的备考有以下几点感想,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一、高考作文必须把好审题关。何永康教授在第一天培训时说,“高考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这镣铐就是命题方向,谁都不能违背,否则就难以比较鉴别了。
这是人才选拔的必然,谁都无法改变。”今年高考作文“忧与爱”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但“忧”与“爱”之间并非对立关系。“忧”,对立的词语是“乐”,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是如此;“爱”对立的词语是“憎”,所谓“爱憎分明”就是这样。
因此,“忧与爱”是一个有着多重甚至相悖的复杂关系的命题。“忧”可以是忧虑、忧患、忧愁、忧思甚至是忧愤,“爱”可以是情爱、慈爱、友爱、博爱甚至是溺爱,而“与”所传达的恰恰是两者之间的关联。忧中有爱,爱中有忧,忧源于爱,爱得越切,也就忧得越深。
忧得越深,就显示爱得越切。提示语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行千里母担忧,就表现了忧与爱的这种关系。小忧与大爱,大忧与小爱;爱自然、爱生命、爱社会,忧天下、忧黎民、忧生态等等都可以。
文章必须对“忧”“爱”关系展开多元的、对应的、有深度的思考。除了明确忧与爱的内涵,还要进一步明确忧与爱的对象,在这一关系型的题目中,忧与爱的对象应该是同一的。如果忧与爱的对象不一致,忧甲爱乙,其实根本没涉及忧与爱两者的关系,一律视为不切题,打到及格分数以下。
我们在作文阅卷的时候首先就是以切题与否来判定作文的档次的。所写内容为“忧与爱”两者间合乎情理的关系的,如“忧中蕴含着爱,爱表现为忧”为切题,属一或二类卷。所写内容虽涉及“忧与爱”之关系,但在情理上显得牵强的,如“在忧患中更能体现出人间大爱”;或在“忧与爱”关系中侧重某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所关联的,视为基本切题,属三或四类卷。
所写内容完全不涉及“忧与爱”两者关系,如对祖国的担忧是什么,爱是什么,或者简单把“忧与爱”整体打包且与题目没有任何关系的,视为不切题,属五或六类卷。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这直接决定着作文的档次。二、高考作文要把好选材关。
记叙文要突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议**要抒发自己的真知灼见,切忌胡编乱造、无中生有、瞎编故事。在印发的样卷中,有一篇记叙文,就是取材于平凡生活,写出了母子之间忧与爱丰富的情感,虽然只是写夏令营时母子之间互相的担忧和关爱,但是简单的故事中较完美地演绎了题旨。于细节中见真情,有韵味而不滥情。
所以,一定要摒弃“平凡生活中就没有好素材”的错误观念,于细微处挖掘生活的闪光点。何永康教授非常欣赏文字平实、内涵丰富的作文,对在作文中能把自己熟悉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与命题巧妙地契合起来,演绎自己对题意理解的本色作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另外,样卷中还有一篇精彩的议**,文章从刚刚胜利闭幕的“两会”说开去,抨击了少数代表一团和气,只顾举手的行为,指出他们只顾自身安危而没有忧患意识,只顾举手的行为,不足以称爱国。
这篇文章从当今社会现实入手,体现了作者“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过人胆识,且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关注现实的意识是难能可贵的,其实,我们生活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负面现象还是存在的,这位考生别出心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可见,高考作文要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用心关注、体验、感悟生活,才能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
从实际阅卷的情况来看,三类卷的上限到二类卷(51—61分)的议**要求并不高,之所以学生写记叙文拿个51分到61分的分数相对于写议**要容易得多,就我看来,主要因为想写议**的同学除了审题上“忧与爱”这种不确定的关系难以辨明之外,还有论据缺乏和趋同的痼弊,所以在高考中想写议**的同学特别要注重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平时训练中多思考,将掌握的材料进行深层挖掘、剖析,把最深层次的东西提炼出来,化为己用。这应该是作文训练的方向,是训练的新的价值取向。三、高考作文要把好表达关,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已被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高度。现有学生作文中文风虚飘的文章不少,华而不实,拼命堆砌,滥用排比,背影很妖娆,正面很潦倒,看似有文采,实则不知所云。甚至有些考生作文玩另类,玩微博上的各种流行语,就是不好好说话,对于这些内容结构差不多的作文,应该从语言表达上加以区分。
这次高考作文评分就是用分数告诉学生,作文应该提倡有内涵文采和自然书香,就是要求作文语言规范而明晰,清纯而有意蕴。还有些考生语文素养低下,文学、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常识都是稀里糊涂的,所以写在作文中的东西,常是胡编乱造,令人啼笑皆非。苏东坡在江岸边高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毅然投身于汨罗江;陶渊明一生潦倒,还依然心系百姓,大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张冠李戴,牛头不对马嘴,令阅卷老师及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痛心。
因此,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已成为我们语文老师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要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创设语文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看一些优秀杂志、报刊,多读一些经典作品;要求学生坚持摘抄,利用周记进行练笔、积累材料;注重作文实战训练,认真选题,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多加指导,在卷面、书写、标点等方面严格要求;坚持每周背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腹内空空,想让他道出点东西,真是难为他。相反,如果同学头脑中积累有许多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写出的文章就事实充分、材料翔实,就会得高分。
不会像挤牙膏一样,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
感受高考阅卷反思作文教学
参加了 年高考作文阅卷,感慨良多。所阅的作文,大多空话连篇,套路呆板,语言空泛,文体特征模糊。一天下来,难得遇见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 造成高考作文的保守 死气沉沉的现象,究其原因 作文教学没有夯实基础 对传统的 听说读写思 似乎有了错误的理解 只强调其中的 写 对 听说读思 有了本能的抗拒 老师们教作...
从高考作文命题看话题作文教学
作者 陈富洪。广西教育 b版 2017年第07期。摘要 本文分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改革趋势,指出话题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形式,并对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话题作文质量进行了 关键词 高中语文作文命题话题作文。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0 9889 2017 07b 0126 0...
从高考作文到语文教学改革
纵观今年高考作文,我们会发现这样几个特点 1.绝大多数题目是话题形式 2.多数话题属于动宾式并列关系型,比去年的偏正式并列关系型有所变化 3.材料内容多数属于矛盾型,让考生在充满矛盾的社会生活面前擦亮眼睛,提高辨别力,要有自己的想法 4.几个变体依然是话题形式,比如广东 天津 福建 湖北 上海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