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之作文教学 教学反思之提问艺术

发布 2021-05-31 02:04:28 阅读 2859

教学反思之作文教学。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生活”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释。笔者认为,不能将“生活”抽象化。

“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

一、观察要立体

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对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观察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单一的,虽然人从外界得到的信息约有90%来自视觉和听觉,但还有10%左右的信息需要用其他感官去感知,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不能只注重视觉和听觉的训练。

笔者曾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试验,问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来感受秋天的到来,绝大部分同学说从落叶或黄叶,很少有同学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秋风的声音,秋天的气息,还有秋风掠过脸庞的凉意等等。这些体验学生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被激发,或者说没有被有效地训练。国学大师钱穆写的一组回忆散文中谈到当年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讲的:

“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周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

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今有一景,诸生多未注意。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

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风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

”(八十亿双亲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版第117页)由上文观之,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教师也应该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事物,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下去进行观察。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感受要真切

感受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但还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没有情感的参与是不行的。

我们从“感”字的字形来看,“感”是从“心”的,“心”就是情感。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刘勰言“感人心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诚感人,以情感动人,则作者必须是一个精诚的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

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面对同一事物,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因之激起无限的情感,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学生却不能,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积极调动起内心的情感因素。“触景生情,睹物生情”并不是说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个互动体,一个内心没有多少情感冲动和体验的人怎么可能对外物生出情来呢?而对于情感丰富的人来说,一个平常的动作,一片普通的树叶都会触动他(她)的情思,有情才会使他(她)所表现的事物灵动而富有韵致。

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为什么会感动几代人,这正是因为作者赋予了父亲的动作、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同样如此。普通、平常的事物正是有了情感的浸润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于漪老师说:

“一书一画,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声赞叹,一次批评,一个场景,无不是诱发情感思维的因素。要让学生懂得,习作时不能拿到篮里就是菜,至少要把握两点:不是着力写景状物,描摹事物的本身,而是仅仅以它们文章的由头,为思绪的触发剂,认清它们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选择的事物须和自己的心灵有沟通之处,外物和内情碰撞,才可能闪现火花,否则,物与情隔离,思路就阻塞,难以流出新鲜的思想。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50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因此,要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进**感浸润的意识和习惯,让入眼入耳入鼻的事物最终入心。只有入心,方能写出感人的文章,否则只是文字的堆砌而已。

三、思考要深刻

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感受是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思考,则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那是不完整的。

认识生活既要感性,又必须理性。任何优秀的文章、作品都体现着作者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这些认识都是思考的结晶。文章从生活中来,又要反映生活,因此,写作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又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有思考才会有思想。人是有思想的动物,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思考不是简单、平面地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而是要能够从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得出一个人生或社会的命题,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深刻性。

最新的高考考试说明明确地提出了对作文深刻性的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对生活的思考,是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至普遍、从表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一般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经验为基础,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由表及里,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由个别到一般,将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情感的概括。

这种概括越广泛就越具有典型意义,就越能引起共鸣。且看2023年一高考考生对“茶”的一段思考:“用温水泡茶,茶叶漂于水上,平静但无茶香、茶味;用沸水泡茶,茶叶几经沉浮,终于落定,茶香袅袅,茶味宜人。

浮生若茶,你可以厌恶苦难,但换个角度,也得感谢苦难。不正是若沸水般的苦难让你在人世中翻转沉浮,才使你最终释放出生命的翠绿与人生的清香吗?”(高考优秀作文《野茉莉的幽香》)这篇作文之所以能够获得高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者对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出了独特而深刻的生命感悟。

对观察、感受、思考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而要真正在作文中得以体现,则必须依靠写作实践活动。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勤,要让学生的观察、感受、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在观察的同时有感受,且进行思考,三者最终融为一体。另外还要让学生勤于练笔,把观察、感受、思考的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坚持着做,相信同学们的作文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教学反思之提问艺术。

“提问”或者“问题”是组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重难点的突出,课堂教学知识的迁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

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度,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

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历来习惯过多地提问,特别是新课标要求的“互动”教学,完全把整街课当成“师问生答”的“问答”课。“碎问碎答”的危害年深已久,“提问群”的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绵延自己讲析的桥梁,“随口而至”的问与答没有美感与激发力,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网络,信口而来的“追问”在很多时候窒息着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问的繁杂细碎,成为课堂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 进行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

教学中的“主问题”,指的是对课文理解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和问题。研究怎样设计出在教学中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论,品味,欣赏的重要的问题。

如下面的提问就能够从整体上将学生深深引进课文:

①《故乡》这篇**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怎样一幅景呢?

②苏教版《我的四季》作者将生命的哪几个阶段浓缩在了“四季”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③苏教版《想北平》主要通过对比写出北平的特点,举例说明?

“主问题”的设计,应表现出如下鲜明的特点:

1与课文有血肉的联系,能够牵一发而动课文全身。

2适应课文的教学特点,从课文内容,语言,手法,主旨等方面突出其一或其二。

3应生动,巧妙,有趣,适应学生理解与应对,能激发起热力的课堂教学情绪。

“主问题”的设计,应表现出如下重要的作用。

(1) 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诗句有描写,有叙事,有抒情,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②.《香菱学诗》:香菱学诗如痴如醉,请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描写语句,体会这些描写的传神之处。

③.《出师表》:课文中的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

如下面的提问设计;

①.《回延安》;朗读这首诗,说说每一部分的饿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②;《雨说》;雨说了些什么话?这些话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3) 有利于在教学中“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

①.〈孔乙己〉〉提问设计;课文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试找出来分析一下,作者用哄笑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为什么那些人对一个不幸者没有同情,没有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

②.〈故乡〉〉的提问设计;〈〈故乡〉〉重在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那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二。精心设计以组织“比读”“联读”为目的的提问,以整合教学内容。

①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和席慕容的《乡愁》,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两首怀古词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自己感情的但是他们抒发的饿情怀又有什么不同。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

③《南园》和《十一月四日风月大作》都包含爱国忧思,但在格调上有所不同,试做比较。

三..巧设“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之中进行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①《采薇》中的最后一节将写景与抒情结合来具有和强的艺术感染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作为名句被历代传诵,反复诵读,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饿鉴赏体会。

②阅读《祝福》请顺着以下虚拟的线索和情境展开想象,并把你想象的“故事”和原文进行比较。

a假如祥林嫂没有死…….

b祥林嫂逃到很远的地方,婆婆家找不到他。

c贺老六没有死于伤寒,阿毛也没有被狼吃掉。

d“我”对于祥林嫂的疑惑不是说“我也说不清”。

四.设置课堂教学活动的“话题”或“微型话题”,以组织“自主,合作,**”试的课堂阅读活动。如;

①.苏教版《我的四季》一文中说“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这指的是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你有类似的经历与感受吗?同学们讨论并记录发言要点。

②.阅读《第一次真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下列问题:每个人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尝试?

作文教学之作文评改的创新及反思

作者 胡胜民。文理导航 2012年第26期。一 背景。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是为了不教 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 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传统的作文评改中往往存在两种倾向 第。一 作文详批详改,大包大揽。老师批改作文既圈点 勾画,又写旁批 眉批,写出了学生的优点 缺点,最后还总结性提出...

高中作文教学之反思篇

老师讲得头头是道,有板有眼,学生依旧如故,困惑不已。最后,困惑的还是我们老师自己。功利之心,人皆有之吧。面对作文教学,几多忙碌困苦,几多忧愁烦恼。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久了,还要穷。穷则思变。读了我第一位高中语文老师陈洪昌老师的 写作教学 系统规划创新机制激发热情 很受启发,此文对写作教学从宏观和...

高中作文教学之反思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 按钮 本文档 有偿 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高中生 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而我们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也一样在这三个方面存有太多的困惑吗?穷则思变。易?系辞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作为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