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1复习提纲

发布 2021-05-19 10:34:28 阅读 9400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

方法:1.拟定复习计划,按章节分解到每天。

2.熟悉记住提纲中的每一个问题。(基础题最好边记忆边用本子记下答案,以便再次复习用。)

3.按章节浏览配套导学与**相关练习题和单元练习试卷,错题必修弄懂。

提纲: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知道常见天体,区别恒星、行星、卫星。

2.记忆天体系统的概念和层次结构。记住日地距离和月地距离。

3.熟悉太阳系模式图,记住八大行星、小行星带与太阳远近位置关系。

4.记住八大行星类别及其三个运动特征。

5.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具体说明为什么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有适宜的温度、大气、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记住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

2.知道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是属于来自太阳辐射能。

3.记住太阳能量**。

4. 结合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图说出各层主要太阳活动类型。

5.说出太阳活动的标志和周期。

6.结合实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对比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旋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

2.根据太阳公转轨道图,记住近日点、远日点时间及公转速度的变化特征。

3.根据二分二至太阳公转示意图,判读二分二至位置并记住二分二至的日期、直射点位置及其移动规律。

4.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识别二分二至(*并能判读各自日期所在季节地理现象),记住直射点回归周期。

5.根据黄赤交角图识别并记住黄赤交角度数。

6.根据太阳光照图(侧视图、俯视图),能判定自转方向,区别晨线与昏线、昼夜半球,记住昼夜交替周期。

7.根据太阳光照图(侧视图、俯视图),能找出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了解这些点的时间及其他含义。

8.区分地方时、区时,并能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记住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地方时)

9.知道日期界线的划分。

10.根据太阳光照图(二分二至侧视图、俯视图)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1.学会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12说出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运用理解河流侵蚀与堆积,风向的判读。

13.知道四季的天文含义和气候学四季的划分,记住五带的划分。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知道**波(横波、纵波)传播特点。

2.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划分依据,了解地壳、地幔、地核的主要特点。

3.知道岩石圈的范围。

4.了解地球外部圈层(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1. 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图示,理解各箭头表示含义,说出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知道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知道等压面弯曲规律。

3.根据热力环流示意图,比较高空、地面气温和气压大小,判定地面天气和日较差的不同。

4.运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相关地理现象。

5.知道风形成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6.用图示法阐释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转力、摩擦力与风向的关系。区分高空与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7.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1.能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和三圈环流示意图。并记住其纬度分布、风向及其季节移动规律。

2.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理解记住北半球冬、夏季高、低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及名称。

3. 根据东亚季风图,记住东亚、南亚季风的风向、性质及形成原因。

4. 记住影响气候的四大因素并建立分析气候成因模式。

5.掌握气候分布模式图。归纳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征。根据图示结合大气环流重点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三类季风气候的分布规律、特征及主要成因。

6.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综合分析某地气候形成的原因。

7.根据气候资料,学会判读气候类型。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1.了解锋面的概念及分类。

2. 区别冷暖锋图。

3.记住三类锋面符号及锋面过境前后及过境时天气特征。

4.理解并区分气旋、反气旋水平和垂直气流运动方向、状态及其形成的天气特征。

5.知道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反气旋)。

6.分析常见自然灾害(台风、寒潮)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1.了解全球气候处于不断变化中,知道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特征。

2.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3.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说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从减排和固碳两方面入手)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1.知道水体类型和淡水主体。

2.知道河流补给类型。

3.理解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根据流量过程线理解湖泊(水库)对河流水位的调节作用。

4.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三种类型以及主要环节。

5. 结合生活实例说明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6.说出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知道洋流概念和性质分类。

2.运用盛行风(风带和季风)及地转偏向力知识分析世界洋流分布。

3. 绘制洋流分布模式图,归纳掌握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并记住主要洋流名称和性质。

4.举例说明洋流对沿岸气候、三大渔场、海洋航行、海洋污染等的影响。

5.知道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知道水资源的概念和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

2.根据大洲水资源图记住六大洲水资源排位。

3.知道水资源居前六位的国家。

4.记住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理解其产生原因。

5.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

6.举例说明水资源缺乏产生的自然与人为原因,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从开源、节流入手)。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从能量**、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比较内、外力作用的差异。

2. 说出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3. 识别景观**(海蚀柱、海滨沙滩、角峰、冰斗、黄土、沙丘、风蚀蘑菇等),并说出其产生的外力(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的侵蚀与堆积)作用。

4.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及其各环节所表示的地理意义。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1.知道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区别。

2.根据地质构造图,学会判读褶皱(背斜、向斜)和断层地质构造以及其构造地貌(山、谷等)。

3.理解记住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4.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记住板块名称、边界类型及形成的地貌类型。

5.分析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脉等成因。

6.分析我国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华山、庐山、泰山的成因。

7.知道岩浆活动形成的两大地貌,分析东非高原、长白山天池、富士山的成因。

8.了解找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找水、工程建设(如开凿隧道)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9.理解记住山地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线路的分布与延伸方向的影响。

10.根据实例说明交通选线考虑的自然与人文因素。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1.据图分别说明“v”型和槽型河谷形成时期、侵蚀类型、河谷特征。

2.识别河流凹、凸岸及其河流作用的差异。

3.举例说明河谷成因分析(从内力和外力考虑)。

4. 据图说明洪积-冲积平原(包括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分布特点和形成过程。

5.说出聚落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6.记住聚落沿河分布的原因,并能举例分析。

7.举例说明聚落规模、形态和分布与河流地貌的关系。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 说出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了解其相互渗透、制约和联系形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 以某自然地理要素(如生物)为例,分析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3.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4.举例说明某地理要素的变化(自然与人为因素导致)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理解“其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3.记住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分布以及对应的气候类型。

4.理解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及表现明显的纬度带。

4.根据喜马拉雅山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产生原因及其与所处纬度、山地高度的关系。

高一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 西周的建立 bc1046年。一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对象 王族 功臣 先代贵族 2 目的 加强统治 拱卫王室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3 内容 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

必修1复习提纲

必修一回扣教材提纲。第一章 集合 1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具有性,性和性。2 常用符号及其适用范围 用于与之间,而 应用于与之间。与 的区别在于。自然数集记作 正整数集记作 整数集记作 有理数集记作 实数集记作空集记作 3 常用的集合表示方法有。4 对于两个集合a和 b,如果就...

必修1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1复习提纲。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 天体的类型有等。2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相互形成天体系统。3 请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4 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5 请用图示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并标出小行星带的位置。6 八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