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发布 2021-05-18 22:01:28 阅读 2568

地球:1.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各行星中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

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又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2.地球上拥有生命的条件:

适宜的自身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地表温度适宜,有液态水。

体积质量适中:吸引保存大气。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大小行星公转轨道互不干扰,并且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运动: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光照条件稳定:生命演化连续。

3.天体。天体主要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地球知识。

1)纬线:平行于赤道的圆圈。

特点:自成圆圈。

长度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相互平行。指示东西方向。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特点:都是半圆,正对经线组成经线圈平分地球。

长度相等。交于极点。

指示南北方向。

3)纬度:某地纬度是该地与地心连线与赤道的夹角。

划分:人们规定赤道为0°纬线。

低纬:0°~30°

中纬:30°~60°

高纬:60°~90°

4)经度:某地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所在夹角。

划分:人文规定以通过伦敦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

5.自**1)绕转中心:地轴(空间位置稳定,北端始终朝向北极星附近)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

4)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15°/小时。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级递减至0

5)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地偏力。

6.公转规律:

1)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不科学)

2)方向:自西向东(同自转)

3)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4)速度:约1°/天。

5)近日点:1月初。

远日点:7月初。

7.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形成:地球绕轴自**赤道面,绕日公**黄道面;二者相交——黄赤交角23°26′

2)大小及变化。

①黄赤交角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黄赤交角度数=回归线度数=太阳能到达最北度数-太阳能到达最南度数。

极圈度数=90°-回归线度数。

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度数变大,极圈度数变小,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8.有关季节:

1)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2)气候上的四季为春季。

为夏季。为秋季。

为冬季。别再掉坑里了~)

3)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移动速度:8°/月 1°/天。

9.昼夜交替。

1)昼夜:产生原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分界线:晨昏线(圈)

晨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线。

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的线。

2)周期:24小时——太阳日。

10.地方时、时区。

1)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2)规律:每隔15°相差1小时偏东+1 偏西-1

地方时以当地一日中太阳最高为12时。

直射点的正对经线地方时为0时。

直射点处经线为12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

3)时区划分:每15°分为一个时区,计算时可用数轴法,相邻时区相差一小时,还是东+西-

4)常用区时(记住比较好)

中国:东五区——>东九区。

国际标准时间:伦敦时间。

5)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180°经线。

10.地转偏向力。

1)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受到地转偏向力。

2)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南左北右赤道无,越向高纬越显著”

11.太阳高度变化。

1)太阳高度角:任一时刻太阳光线与地球面的夹角。

太阳高度角计算:90°-该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差。

所在半球同-异+

2)正午太阳高度角为最高角度。

3)正午太阳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从直射点所在纬度分别向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规律:(以下将太阳高度角称作h)

直射点南移(6.22~12.22):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h↓

回归线间h先↑再↓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h↑

冬至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h达到最大值。

北半球h达到最小值。

直射点北移(12.22~6.22):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h↑

回归线间h先↑再↓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h↓

夏至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h达到最大值。

南半球h达到最小值。

4)应用。影子问题:影子长短:h越大,影子越短;h越小,影子越长。

影子朝向:背向太阳。

正午日影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始终朝北。

北回归线:无。

两条回归线中间:或南或北或无。

南回归线:无。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始终朝南。

计算楼间距:l=h*cotα(我其实也不知道这是嘛,考试时会给出cotα或者别的具体数据,肯定能算出来就对了)

热水器安装角度α(热水器与地面夹角)

=该地与直射点纬度差。

12.昼夜长短变化。

1)纬度变化及季节变化很简单……不在赘述。

2)①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6:00日出18:00日落。

②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日出日落时刻与当地地方时12时对称。

③纬度相同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相同,h相同。

④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甚至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昼长-12|越大,纬度越高。

⑤纬度对称的两地昼长之和为24小时,其中一地昼长=另一地夜长。

13.五带。

北寒带:90°n~66°36′n

北温带:66°36′n~23°26′n

热带:23°26′n~23°26′s

南温带:66°36′s~23°26′s

南寒带:90°s~66°36′s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划分依据:**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波:横波:速度慢,只在固体中传播。

纵波:速度快,可在固液汽三态中传播。

分界面:莫霍面:横纵波均加速。

古登堡面:横波消失,纵波减速。

分层:地壳:由岩石组成。

大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厚。

(平均厚度17km) 软流层以上合称“岩石圈”

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

下地幔。地核:外地核:熔融状态。

内地核:固态(是固态哦~)

2)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物质的组成:

干洁空气主要氮气: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氧气:维持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

少量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对地面保温。

臭氧:吸收紫外线。

水汽因时因地而变。

固体杂质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

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水圈——连续性、无规则。

组成地表水。

地下水。大气水。

分类咸水(97%) 海洋水。

咸水湖。淡水(3%)

意义:水分和热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水溶解岩石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满足生物需要创造了前提;水循环可以调节气候,净化大气;水几乎伴随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了解就好,能背下来当然更好……)

生物圈——质量小但及其特殊和重要。

定义:生物圈是由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圈层。

范围: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地壳的上层。

好了终于这节完了我们愉快的总结一下:

在高空和地球内部,个圈层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但是在地球表面附近,各个圈层却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

15.大气受热状况和大气运动。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

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极少。

反射——无选择性云越厚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散射—有选择性——空气分子,微小尘埃散射蓝紫光。

无选择性——颗粒较大尘埃、雾、小水滴散射各种波长。

影响大气削弱作用的因素:

最主要:太阳高度(角)

其他:海拔(因为空气稀薄),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三种辐射比较温度: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波长: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温室效应:大气对短波几乎是透明体,吸收很少,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升温,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影响因素:

水汽二氧化碳增多。

4)热力环流。

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单位距离间气压差。

主要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高压——>低压。

决定风速大小: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南左北右赤道无。

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

减小风速影响风向。

6)两种风高空风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6.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1)单圈环流。

前提:地球不自转,地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

成因:只考虑高地纬间热量差异。

2)三圈环流。

前提:在单圈环流基础上考虑自转。

成因: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地转偏向力。

组成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3)气压带风带。

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一 宇宙。定义 宇 是无限的空间,宙 是无限的时间,宇宙是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特性物质性 宇宙由天体组成天体定义 构成宇宙的不同形态的物质。分类 按照天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星云 恒星 行星。卫星 彗星 流星。星际物质。基本天体 恒星和星云,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

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地球的宇宙环境。1 太阳从里到外分为光球 色球和日冕三层。2 地球存在生条件 外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大 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 1.5亿千米 适宜的温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水汽溢出形成水圈。附 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

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p21 22 1 波的概念 类型,纵波与横波的异同点。2 波显示地球内部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莫霍界面 平均深度17km,大陆部分33km 与古登堡界面 地下2900km处 横波与纵波的变化。图1.25 3 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 地幔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