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发布 2021-05-14 01:57:28 阅读 7400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目录。

一、目录。第一章管理概论。

第二章影响管理的环境因素。

第三章管理的核心—管理决策和战略。

第四章组织目的的规划—计划与方法。

第五章分工与合作的工具—组织。

第六章组织竞争力的源泉—人力资源管理。

第七章保证人力资源活力的基本手段—激励。

第八章组织活力的关键—领导。

第九章有效管理的工具—沟通。

第一十章检验组织目标实现状况的手段—控制。

第二部分讲授大纲。

第一章管理概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什么是管理,成功的管理者所必须的素质和技能,管理者所执行的四种管理职能和扮演的三个管理角色,管理理论的演变,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考核知识点。

1、管理的含义。

2、管理职能和管理技能。

3、不同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教学要点。第一节什么是管理。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活动。

二、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这种科学与艺术的划分是大致的,其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且,这种科学性和艺术性在管理的实践中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管理的功能,促进目标的实现。

三、为什么要管理。

管理是伴随着组织的出现而产生的,是协作劳动的必然产物。

四、管理者。

管理者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一线管理者。管理者一般分为三个类型:一般管理者、职能管理者和项目管理者。管理者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实物资源和信息资源。

第二节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

一、管理者素质。

管理者素质是指管理者的与管理相关的内在基本属性与质量。

二、管理技能。

要成为一名管理者,需要三个方面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第三节管理者做什么。

一、管理职能。

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的管理必须具备的功能。为了通过他人达到组织目标,管理者需要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二、管理角色。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三、不同管理层次管理者所需技能和执行职能之间的差别。

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技术、人际和概念三种技能。所有管理者都执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项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由于所处位置、作用和职能不同,对三种技能的需要程度明显不同。

第四节管理理论的演变。

一、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及其追随者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即“泰罗制”;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创建的一般管理理论;在德国表现为韦伯创建的行政组织理论等。

二、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 理论的发展是从人际关系学说开始的,它的产生源于著名的“霍桑试验”。 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有马斯洛的人本主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的人性假定,维克托·弗鲁姆的期望激励模式,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的波特——劳勒期望激励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讲解了谁是管理者,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管理者,管理者做什么,以及管理者之间的差别。本章重点是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管理者技能,难点是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所需技能和执行职能之间的差别。

教学建议。教学中应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以生活中的实例论证管理的基本概念,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

复习思考题:

1、你觉得管理重要吗?你对学好管理学充满了信心吗?

2、大学生能否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真正开拓自己的管理技能?为什么?

3、对管理者来说,高效率和有效性哪个更重要?能否做到既高效率又有效?

考核点:不同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影响管理的环境因素。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管理的微观和宏观环境的构成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考核知识点。

1、微观环境中各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2、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

教学要点。第一节影响企业管理的环境。

一、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指的是企业内外对企业管理产生影响的各种力量与条件。

二、微观环境。

微观环境指的是对企业管理的资源投入、产品销售产生影响的力量与条件,包括**商、分销商、消费者与竞争者。

第二节宏观环境。

一、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力量中影响力较大的有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水平、利率与通货膨胀。

二、技术环境。

技术指的是管理者设计、制造、销售产品或服务时,所使用的知识、技能和设备的总和。知识、技能与设备总是变化着的,其变化的结果就形成技术环境。

三、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指的是来自特定的社会结构与民族文化的影响。

四、人口环境。

人口环境是指人口特征如年龄、性别、民族、种族、性别取向和社会阶级等的现状与其变化,以及人们对这些人口特征的态度变化的结果。

五、政治和法律环境。

政治和法律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政治力量发生变化而导致法律法规变化的结果。

对宏观环境的上述分析,又称pest分析。即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的含义构成,难点是微观环境中各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教学建议。通过具体企业面临的环境因素的例子,分组讨论,可收到好的效果。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宏观环境不仅对企业,也对其任务环境产生范围更大、更为深远而长期的影响?

考核点。哪些管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更直接,为什么?

第三章管理的核心——管理决策和战略。

教学目标。了解决策的重要性与决策的基本原则,知道决策的误区及其解决方法,掌握决策的六个步骤,初步学会使用swot分析法与五种力量模型分析法, 掌握三个层次的战略及其相互关系。

考核知识点。

1、决策的含义。

2、决策的类型。

3、决策的六个步骤。

4、制定战略的三个步骤。

5、swot分析法与五种力量模型分析的运用。

教学要点。第一节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含义与重要性。

决策是管理者在对企业所处的环境与企业自身条件进行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理论与方法选择企业目标,设计并选择备选方案,直至付诸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二、决策类型。

按照作出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为: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按照制定决策的层次可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三、行政管理决策模型。

行政管理决策模型有三个重要概念: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满意原则。

第二节决策误区和决策方法。

一、决策的五种误区。

事前假设偏见,代表偏见,控制错觉,递增承诺,集体思维的危险。

二、决策方法。

改善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方法有:魔鬼的争辩,辩证的质询,决策者的多元化。创造性的决策方法有:

促进个人创造性,促进集体创造性。促进集体创造性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名义集体技术,德尔菲法。

三、决策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认识决策需要;第二步,确定被选方案;第三步,评价被选方案;第四步,从被选方案中进行选择;第五步,实施选定的方案;第六步,从反馈中学习。

第三节制定战略。

一、制定战略的三个步骤。

组织使命,确定业务领域,建立主要战略目标。

二、swot分析法与五种力量模型分析。

swot分析法即管理人员在做出决定之前要对组织的优势和劣势、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确定,从而选定组织的战略目标。五种力量模型分析由迈克尔·波特建立的该模型用于分析环境中构成潜在威胁的力量,其内容是:行业内竞争对手的数量,行业进入难易程度**商的力量,客户的力量,替代产品的威胁。

第四节战略层次。

一、公司层战略。

公司层战略是关于组织为了完成其使命或目标,对在哪个领域或哪个国家进行投资的行动计划。包括:密集增长型战略、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

二、业务层次战略。

业务层次战略是在特定市场或产业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计划,包括: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

三、职能层次战略。

职能层次战略指在公司战略和业务层战略的统率下,目的在于改善各个部门创造价值的能力的行动计划,由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制定的战略,如市场营销战略(后面将有一个具体案例讨论)、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和财务战略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是管理的核心,难点是决策的方法和战略的制定,重点是业务层次战略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应提出不同的企业状况,课堂提问并讨论,各个企业应采取哪种竞争战略充分运用。

复习思考题。

1、决策的含义。

2、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的主要区别。

3、决策工作在组织中的作用与重要性。

4、头脑风暴法;名义集体技术;德尔菲法。

5、swot分析法;五种力量模型分析。

6、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职能层战略。

考核点。swot分析法与五种力量模型分析的运用。

第四章组织目的的规划——计划与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计划及其作用,掌握计划制定的方法并能加以运用,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在计划制定与实施中运用基本的时间管理方法。

考核知识点。

1、计划的含义和要素。

2、计划的作用。

3、计划制定过程和审定。

4、时间管理的方法。

5、时间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要点。第一节什么是计划。

一、计划的含义和要素。

计划是个人或组织为实现未来的目标,事先对未来一段时间所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规划和安排。

二、计划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计划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时间跨度划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按综合性程度划分:

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按职能空间划分: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按照计划内容是否明确划分:指导性计划和具体性计划;按照决策和活动的程序性划分:

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三、计划的层次和体系。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计划是一个体系,包括企业宗旨与使命、企业战略、各职能部门计划、作业计划。

四、计划的作用。

计划是组织成员参与决策并统一思想的有效方式,计划是明确组织及每一个成员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的有力工具,计划为组织资源的筹措和整合提供依据,计划是公司考核、评价各部门及成员工作的有效工具。

五、计划制定与实施工作中常见的错误。

认识有误,忽视计划的制定及其作用;知识缺乏,制定的计划缺乏可行性;固守教条,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运用不当,缺乏明确的交流与授权。

第二节计划的制定和审定。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概述。一 课程总纲。1.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2.教学内容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 124 教学内容体系。3.教学方法 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参与式 获取式大教学系统的教学方法体系。4.教学...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管理学基础 教学大纲。一 课程基本情况。开课单位 南洋学院经管学院。课程编码 总学时 72 总学分 3.5 修课方式 必修。考核方式 考试。先修课程 教材 管理学基础 赵有生主编,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出版。参考书 周三多编著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复旦大学出版社 王凤彬编著 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11141012 课程名称 管理学基础。英文名称 foundation of management 开课学期 6 学时 学分 36 1.5 其中实验学时 0 课程类型 必修课。开课专业 机械学院三年级本科生。选用教材 周三多,管理学 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主要参考书 1.哈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