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复习笔记 体质的分类

发布 2021-05-12 08:30:28 阅读 3864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复习笔记: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脏腑分类法、体型肥瘦分类法,以及禀性勇怯分类法等。二、正常体质。

阴阳平和质---功能较协调的体质。

偏阳质---具有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偏阴质---具有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形体。

阴阳平和质。

偏阳质。偏阴质。

身体强壮胖瘦适形体偏瘦但结形体偏胖容易度。

实面色偏红。

疲劳面色偏白。

面色消化。面色明润含蓄。

食量适中运化正食量较大运化食量较小运化一常。

旺盛性格外向。

般性格内向自调节适应力一般。

心理性格随和开朗。

自我调自身调节和适应自制力差节。

力强。易患病不易感邪证。

易于自(治)愈。

易感风、暑、热易感寒、湿之邪邪。

多从寒化而生。

易生热证实证,阴盛、阳虚之证。

且易化燥伤阴。

体质的形成。

一、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又称禀赋,是指小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特征。先天因素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人体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二、后天因素。

1.后天因素是人出生之后赖以生存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分为机体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两方面。

2.后天因素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

3.包括饮食营养、劳动和运动、年龄、性别、地理环境因素、心理因素。

体质的基本概念。

一、体质的概念(一)体质的含义。

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二)体质与素质、气质、性格1.素质:其含义有三。

1)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2)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等。(3)在生理学上,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

在体质学上,素质是指人在体质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包括形与神两个方面。

2.气质:指个体出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生理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人格心理特征,包括性格、态度、智慧等。

3.性格:是个体在现实中习惯了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体质与形态、体格、体型1.形态:躯体形态——体质的基础。2.体型: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

3.体格: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锻炼程度的状态—体质的标志。二、体质的标志(一)体质的标志1.身体的发育水平2.身体的功能水平。

3.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4.心理的发育水平5.适应能力(二)健康的具体标志v“阴平阳秘,精神乃治”v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内伤**。

v泛指人的情感或行为不循常度,超过人体自身调节范围,直接伤及。

脏腑的致**素。

一、七情内伤(-)七情的基本概念。

v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v五志,指喜、怒、思、悲(忧)、恐(惊)五种正常的情志活动。“内伤七情”七情成为**的条件(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1.

七情与脏腑的关系“脑为元神之府”

肝主怒、脾主思、心主喜、肺主悲忧、肾主惊恐2.七情与气血的关系。

气血是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三)七情与心神的关系七情统于心神。

四)七情与健康、疾病的关系(五)七情致病的特点。

1.与精神刺激有关:多发情志疾病。

2.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牌,悲忧伤肺,惊恐伤肾3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4.情志变化,影响病情。

二、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

1.饥饱失常2.饮食无时(二)饮食偏嗜。

1.种类编嗜2.寒热偏嗜3.五味偏嗜(三)饮食不洁。

三、劳逸失度(一)过劳。

1.劳力过度2.劳神过度3.房劳过度(二)过逸。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

细目一 概述。腹痛的概念。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 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细目二 病机。一 腹痛发生的常见内因与外因。内因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素体阳虚。外因 外感时邪。二 腹痛病机寒热虚实的内涵。腹痛寒热虚实病机 寒邪凝滞,阳气不运 湿热内结,气机阻滞 食滞中焦,升降失司 肝气横逆,...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 厥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 厥证。细目一 概述。一 厥证的概念。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内苏醒,醒后无偏瘫 失。病情重者,昏厥时间较长,甚至一蹶不复而。导致死亡。二 厥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细目二 病机。一 气厥 血厥 痰厥的常见 ...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 痉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 痉证。细目一 概述。一 痉证的概念及源流1.痉证的概念。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 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古亦称为 痉 2.痉证的源流。金匮要略 明确了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临证指南医案 首先阐述了痉证和肝脏的关系。二 痉证与西医学...